民國時期政客王揖唐生平簡介

  王揖唐,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政客,洪憲男爵,北洋上將,安福系主將。曾在日本留學,抗戰期間叛國投敵,淪為漢奸。抗戰勝利後被國民政府逮捕,1948年被以漢奸罪槍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王揖唐生平簡介

  王揖唐出生在安徽省,他參加了清朝末年的最後一場考試。這場考試是王揖唐生平的轉折點,他抓住了這次機會並考取了進士,開始進入朝廷做官。進入朝堂后王揖唐被分到兵部工作。同年,王揖唐又得到了出國留學的機會——被派往日本學習軍事。學成回國后王揖唐就進入了北洋新軍,擔任協統的職位。王揖唐隨著能力的提升,官位一直在往上升,他擔任過最高的官位是安徽省省長。

  從王揖唐生平經歷介紹可以知道,在抗日戰爭開始後,王揖唐的政治路線便發生了歪曲。王揖唐選擇和日本人合作,在和日本人溝通協商後,王揖唐便和其他人在北平建立了偽臨時政府,因為王揖唐在建立偽臨時政府的過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得到了日本所給與的賑濟部總長的職務。從此,王揖唐便當起了漢奸。

  在汪精衛偽政府成立後,王揖唐又擔任此政權考試院院長的職位。之後,王揖唐又想要擔任偽政府的總署督辦,他便藉著汪精衛的名號把對手趕走了,這一下使得王揖唐成為了華北地區的第一號大漢奸。此時王揖唐一直依附著汪精衛,可是不久後,他就和汪精衛產生了矛盾,無奈之下,王揖唐辭去了職務。他不但沒有實現自己的抱負,反而還成為了國人的敵人。

  在抗日戰爭結束後,王揖唐因為出賣祖國被抓起來了。鑑於他的賣國行為十分惡劣,在戰爭期間給日本提供物資裝備以及財物數量龐大,法院判處王揖唐死刑。

  王揖唐奴化

  王揖唐在投奔日本後,在華北淪陷區建立的偽政府擔任職務,在他任職期間,推行奴化政策。王揖唐奴化政策的主要形式是通過宣傳儒家傳統思想來奴化普通大眾,王揖唐之所以要宣傳儒家思想,就是想民眾在接受這種思想後,不會同偽政府做反抗,讓他們甘心受偽政府擺佈。

  王揖唐奴化政策不僅體現在思想上,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也都有體現。在偽政府裡,國歌是文言文、紙幣上印有孔子的頭像。孔子成為了王揖唐奴化政策的核心,一切都圍繞孔子展開。在偽政府中推行了這一政策後,每年他們都會舉辦一場祭祀孔子的活動。在學校中,原先的課程都被取消,學生一律學習孔子的思想。

  在20世紀30年代依舊宣傳孔子的傳統封建思想,這無疑是歷史的倒退。可王揖唐堅持要這樣做,他就是想通過對民眾思想的洗腦來達到他的“理想”。在這個時候,民主等思想已經深入人心,而王揖唐將儒家思想擺在首位,明顯是同新思想做鬥爭,因為他知道新思想一旦廣泛傳播,他漢奸的工作就不好做了。所以王揖唐極力推廣他的奴化政策。

  王揖唐在殘害抗日民眾的同時,還不斷擴大他的奴化教育,而且還是從幼兒階段就灌輸封建傳統思想,在假期,他還開設專門的補習班來傳授這些思想。王揖唐奴化教育政策在偽政府佔有重要地位。

  王揖唐漢奸案

  1945年8月抗戰勝利,是年12月平津開始逮捕漢奸。北平捕奸工作由軍統局北京站毛人鳳負責,12月5日,毛在北兵馬司汪時璟家設宴宴請北平鉅奸。酒過三巡後,一聲令下,王克敏、王蔭泰、汪時璟、殷汝耕等鉅奸數十人全部落網。當時王揖唐正在中央醫院養病、避風。6日晨才自醫院把他捕走。隨後,北平行轅主任李宗仁釋出捕奸佈告,內稱,不除漢奸,“無以對炎黃之神靈,慰死難之先烈,平受害之人心;更無以樹民族之正氣,伸國法之尊嚴”。訊息傳出,民眾無不拍手稱快。

  王被捕後即遭起訴,由冀高法院刑二庭長何承焯主審。王自知罪行重大,於是大耍花招,每次偵訊時都裝聾作啞。1947年秋,王委託律師劉煌等,突然舉行記者招待會並散發宣告。宣告承認附逆降敵,有罪於國,同時卻反戈一擊,聲稱刑二庭長何承焯曾在偽司法總署任職,是一小漢奸。稱“以小漢奸高踞堂上審大漢奸,將何以杜悠悠之口”。訊息傳出,九城轟動。南京司法部只得撤消何承焯職務,另委派吳盛涵為刑二庭長,重新審理王揖唐漢奸案。

  在以後的偵訊中,王仍裝病,對法庭詢問,哼哼哈哈,不作明確回答。如法庭命令他解釋訪日詩時,他推稱這是文人遊戲之筆墨,無深大義。1948年秋,王終被處決,身中數彈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