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導遊詞模板

  下面是小編整理整合的關於上海的一些導遊詞,歡迎閱讀借鑑,希望對你們喜歡。

  美麗的大上海導遊歡迎詞

  上海是灘 上海灘很開闊 開闊的上海灘有著非凡的氣派 上海不但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國最好最氣派的城市之一,或者說,是中國最“像”城市的城市,和北京一樣,上海也是全國人民最嚮往的地方。

  在全國許多地方,差不多都有所謂“小上海”。這種稱號無疑是一種“桂冠”,只能加冕於那些比較富庶、新潮、文明的城鎮、街道和社群頭上,就象當年把上海稱為“小蘇州”一樣。不過“小蘇州”好象只有上海一家,“小上海”卻遍佈全國,到處都是。今天的上海畢竟比當年的蘇州要風光得多。然而,“小上海”畢竟不是“大上海”。在“小上海”中看到種種好處的外地人,都向往著能夠親自到上海去看一看。很多年來,能夠被領導派到上海去辦點公事,差不多一直被視為一次“美差”。在物質匱乏、供應極差的那些年代,就更是如此了。即便是現在,對於從未去過上海的人來說,上海無論如何也仍然是很值得一去的地方。對於上了點年紀的人來說,上海總是代表著優秀和先進,代表著最正宗的現代工業文明,代表著那個文明“雅緻的時代”。這些是他們從“上海貨”那裡最直觀的獲得的感受和結論,比什麼書面的說教都靠的住。想想物資匱乏的年代,我們生活中差不多每一點小小的改善都是上海和上海貨賦予的。那時的老3件,上海牌手錶,永久牌自行車和蝴蝶牌的縫紉機。是很能讓人羨慕不已的,請別人吃一塊上海奶油蛋糕或大白兔奶糖,也不比現在請吃生猛海鮮掉面子。這不僅因為東西稀罕,還因為東西好,也不僅是質量好,經久耐用,還因為它們都很精緻,有一種特別的味道和情調***如果要做羊毛衫的話可以在這裡加一點羊毛衫的東西,點客人一下***上海,在全中國畢竟是深的人心的地方。幾乎每個中國人都知道,正如美國不能沒有紐約,中國也不能沒有上海。上海是長江流域的龍頭,而長江流域則是中國經濟的脊樑。更何況中國的現代化正是從上海起步的。

  1953年,有個美國的學者羅茲。莫非在他的一本關於上海的書中把上海稱之為“現代中國的鑰匙”,認為現代中國正是誕生於上海。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投資者則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表明他們更加看好上海。這不僅因為上海的投資環境好,而且勞動者和管理者的基本素質和整體文化水平較高,在長期的經濟社會生活中養成了一整套適合市場經濟的價值觀念、行為規範和文化準則。而且還因為上海能給他們“家園的感覺”。

  對於許多的外國人***不管是投資者還是觀光客***來說,北京讓他們感到神祕,而上海讓他們感到親切。在上海的大灘塗上有著他們先輩和同胞的遺蹟,開在歐式老房子裡的酒吧又能讓他們想起百十年前的歐洲。上海,不論對於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來說都是一個好地方。

  水上運動場導遊詞

  水上運動場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澱山湖東北,是國內一流水平的水上訓練基地,被亞洲賽艇聯合會稱之為遠東規模最大,裝置最先進的水上訓練、比賽場地。場內有陸地面積10公頃,水上面積50公頃。大堤中央的7米寬水泥公路可進行馬拉松、競走、自行車等運動訓練和小型比賽。

  水上運動場的主體工程按照國際比賽標準設寬150米、長2250米、深3米的主航道,為賽艇、皮划艇訓練場。起點有調節方便、機動靈活的棧橋裝置和遙控裝置。終點有7層25米高,玲瓏剔透、弧形玻璃窗的建築,電腦傳遞裁判指令,準確記載比賽的成績和名次。主航道車側是寬60米、長850米、用2座8米寬大橋和主航道溝通的副航道,作賽前訓練用。南側是5500平方米水上船塢,可停泊200餘艘的各式帆艇。還建有陸上健身房和劃漿訓練房、餐廳、運動員生活樓、招待所等28個單項工程,以及籃球場、網球場、標準田徑場。

  上海水上運動場是符合國際A級標準的船艇比賽場地,全國第五屆運動會的水上賽艇曾在這裡舉行,1987年第二屆亞洲賽艇錦標賽也在這裡舉行。

  大世界遊樂城導遊詞

  大世界遊樂城中心位於西藏路、延安路交叉口。"大世界"始建於1917年,以遊藝雜耍和南北戲曲、曲藝為其特色,12面哈哈鏡成了"大世界"獨有的吸引物。"大世界"的建築頗具特色,它由12根圓柱支撐的多層六角形奶黃色尖塔構成。主樓分別由3幢4層高的建築群體合壁相連,另有兩幢附屬建築,大世界遊樂中心由"遊樂世界""博覽世界""競技世界""美食世界"四部分組成,推出了八大系列的遊樂專案。特別是"競技世界",中的"大世界擂臺"及吉尼斯記錄擂臺賽引來了全國各地的高手前來競技。

  大世界遊樂城建於1917年,由滬上大商人黃楚九創辦經營。1930年轉由上海灘青幫頭領黃金榮經營,以上演全國各地戲曲為主,很受大家歡迎,因而名聲大噪,遊客不斷,成為當時遠東地區最大的遊樂場。大世界每天除演出十多種戲曲外,最具特色的就是"哈哈鏡"了,十二面大鏡子能使人變長、變矮、變胖、變瘦等,千姿百態,引人捧腹大笑,故謂之"哈哈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世界遊樂城曾一度改名為"上海人民遊樂場",後又恢復原名。1974年成為"上海市青年宮"。1987年初又恢復大世界,內有演出劇場、音樂廳、基尼斯廳、電影廳、錄象廳、遊藝廳、魔奇世界、迷宮、舞廳、KTV、卡拉OK、錄象茶座、滾軸溜冰場等,並新闢上海特色小吃廊、餐廳、精品商場等,是集娛樂、演出、觀賞、博覽、競技、美食等為一體的遊樂中心。現大世界保持了民族性、大眾性和觀賞性的傳統特色,又增添了具有參與性、遊樂性的符合時代氣息的新專案,所有劇場內,全天輪換演出京,昆,越,滬,淮,揚,甬,潮,評彈,滑稽,雜技,魔術等傳統劇目。還舉辦競技比賽,其中有“大世界擂臺”、象棋、智力競賽、歌曲、舞蹈、服裝、口技表演等專案它已成為上海的一個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