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愛戰爭的影響是什麼

  維愛戰爭——即古羅馬人與伊特拉斯坎人***伊達拉里亞人***之間的戰爭。維愛戰爭是古羅馬邁向統一義大利的重要一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維愛戰爭的影響

  維愛戰爭在羅馬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意味著羅馬擴張於東的開始。維愛戰爭是羅馬開始邁向世界頂尖大國的第一步。維愛戰爭後,羅馬這個小國最終成長為橫跨亞歐非的龐大帝國。羅馬統治了多個民族,它的地域囊括了地中海。

  羅馬通過維愛戰爭不僅剷除了這個北方的最大威脅,還威懾了鄰邦小國。羅馬在維愛戰爭中與其他拉丁國家聯合作戰,也控制了一部分東部山區。對伊特拉斯坎人來說,維愛戰爭的失敗讓他們的統治就此終結。失去維愛城這個重鎮後,伊特拉斯坎人由失去了好幾座城市,這曾經鼎盛好幾個時代的一族逐漸被淹沒在歷史中。

  羅馬與維愛之間的戰爭其實是對伊特魯尼亞的繼承權的爭奪。這場連續幾十年的戰爭在最後十年才達到了高潮。有人說,羅馬包圍維愛十年之久的事可能是假的。之所以這樣說是為了讓羅馬人民更大程度的接受希臘文化。畢竟這與特洛伊的十年之戰太過於相似。維愛戰爭的勝利讓羅馬最終得到了伊特魯尼亞的繼承權,以後羅馬在入侵別族時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打出瞭解放該地區的旗號。

  維愛戰爭的另一個影響是讓羅馬公民有了土地。羅馬是一個新的城邦,平民逐步獲得公民權後,政府需要向公民分配土地。羅馬不是一個農業城市,而是一個商業口岸。把土地分給公民並不會損害到貴族的利益。而且把土地分給公民會大大減少了貴族的負擔,增加了城市的稅收。可是羅馬沒有這麼多的土地,只能靠搶。在羅馬控制維愛後,羅馬的公民都分到了田地。這就是維愛戰爭的影響。

  維愛戰爭簡介

  維愛戰爭簡介是這樣的,它是古羅馬和伊特拉斯坎之間的戰爭。因為戰爭在維愛城進行,所以這場戰爭在歷史上被叫做維愛戰爭,它是羅馬邁向義大利的重要一步。維愛城位於羅馬城的東北,比羅馬強大,一直都是羅馬的勁敵。羅馬是一個新的城市,接受了希臘文化,一直認為自己是希臘文化最正宗的繼承人。

  雙方在很久之前就爆發過沖突。維愛戰爭一共爆發了三次。維愛經常騷擾羅馬城郊,發生過不少小規模戰役。維愛人非常精明,當羅馬軍隊大舉出動時,他們就撤退。當羅馬軍隊撤退時,他們就出來打劫。羅馬人對維愛很苦惱。當時的羅馬還有其他的強敵,沒有剩餘的精力對付維愛。一位氏族主動向法老院請纓,願意承擔所有的費用自己組織軍隊打擊維愛。在初期得到了勝利,可是後來遭到了瘋狂的報復,全軍覆沒,家族中只剩下一個小男孩傳承香火。這是第一次維愛戰爭。

  四十年後,羅馬的執政官親自帶領軍隊攻打維愛,殺死了維愛國王。雙方簽訂了二十年的停戰協議。二十餘年後,羅馬發動了第三次維愛戰爭,希望能夠徹底消滅這個敵人。這場戰爭羅馬打得非常艱辛,包圍了維愛城長達十年。最終維愛被攻破,羅馬得到了大量的財富,並且控制了臺伯河流域。羅馬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得到了大大增強。羅馬消滅維愛一是因為爭奪土地,二是因為羅馬想要成為伊特魯尼亞最無可非議的繼承人。這就是維愛戰爭簡介。

  維愛戰爭的經過

  第一次維愛戰爭

  大概發生於公元前477 年,這次戰爭羅馬人失利,雙方簽定了 40 年停戰協定。 從公元前5世紀開始,維愛便經常以費丹那為據點騷擾羅馬城郊各部落的農牧區,發生過多次小規模戰鬥,羅馬大軍出動,維愛人便暫時撤走:羅馬軍團撤退,他們又出來打劫,令羅馬不堪其擾。當時羅馬的外敵還有厄魁人、伏爾西人和薩賓人,因此沒有充足餘力來對付維愛。傳說當時戰功赫赫的法比烏斯氏族主動向元老院請纓,獨自承當財力人力組織軍隊對付維愛人。據說在初期取得了幾次勝利,還奪回了費丹那城,但不久便遭到維愛人伏擊,全軍覆沒,唯有一個留在家中未成年的男孩延續該族後嗣。

  第二次維愛戰爭

  40年後,戰事 又起,羅馬獲勝。公元前 428 年,羅馬執政官柯蘇斯親率大軍攻打費丹那,維愛國王被殺死, 羅馬人將其甲冑奉獻給了朱庇特神殿。公元前 426 年,維愛和羅馬締結了 20 年的停戰協定。此後雙方暫時平靜了二十多年。

  第三次維愛戰爭

  在公元前 405~前 396 年的第三次維愛戰爭中,羅馬佔領了 維愛城,城中居民均被賣為奴隸,土地併入羅馬,成為羅馬的四個農村部落。公元前405年,羅馬發動第三次維愛戰爭,目的是徹底消滅這個宿敵。這次戰爭被稱為羅馬征服世界大業的一個堅定步伐,按照傳統說法,此次戰爭打得異常艱苦,羅馬大軍包圍維愛長達10年之久,最後終於攻克維愛。破城後羅馬解除了北方的威脅,攫取了大量財富,並控制了臺伯河流域和它右岸的廣大地區,軍事實力迅速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