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與劉備戰役的勝負

  鑑於漢中地區對四川的重要性,劉備在這次戰役中投入了除荊州關羽兵團以外的所有主力。所有在四川的將領和主要謀臣也基本自始至終參加了整個戰役。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到你。

 

  

 

  法正在戰略戰術等方面對劉備的幫助非常大,連曹操也認為:“吾固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甚至連突擊夏侯淵的時機確定也出自法正。

 

  從公元217年冬到219年5月,劉備為爭奪漢中,與曹軍展開了全力以赴的作戰。經過一年多的苦戰,終於迫使曹操自漢中撤兵,劉備全部佔有了漢中地區。

 

  劉備一生中多次直接與曹操作戰,總是遭到失敗。這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與曹操的作戰,劉備不僅沒有被曹操打敗,還贏得了戰略上的勝利。其中的經驗值得好好總結。

 

  有人可能會認為,赤壁戰役劉備不是已經戰勝了曹操嗎?實際上,劉備雖然參加了赤壁戰役,但是隻是跟隨周瑜,即沒有投入作戰部隊,也沒有任何計謀貢獻,所以赤壁戰役只是周瑜以及孫權軍的勝利。劉備只是赤壁戰役勝利的直接受益者。

 

  一、 漢中地區的重要性

 

  漢中地區的重要性,對於魏、蜀兩方來說,是完全不一樣的。

 

  漢中地區位於秦嶺和大巴山脈所圍成的盆地之中。北面隔險峻的秦嶺山脈與魏國的關中地區相連,南面隔大巴山脈與四川盆地相通,是從關中進入四川的最重要通道。

 

  由於秦嶺比大巴山脈更為險峻,因此,對於四川的守衛者來說,以秦嶺一線作為對北方的防禦線比以大巴山作為防禦線在戰略和戰術上都要好很多。

 

  所以法正論述漢中的重要性時說:“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楊洪向諸葛亮強調漢中之重要時也認為:“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

 

  相對來說,漢中對於北方來說,並不是關係生死的地區。北方以秦嶺作為防禦線比以大巴山明顯要優越。只有在北方要進攻四川時,漢中才顯示出它的重要性。

 

  本次戰役的結果也證明了以上的觀點。劉備為了整個四川根據地的生死存亡問題,動用了在四川所有的精銳部隊和優秀將領、謀士,全力爭奪漢中地區長達一年半之久。反觀北方的曹操,不僅增援漢中的行動慢慢吞吞,最後乾脆沒有經過什麼作戰就放棄了對漢中的爭奪。

 

  曹操的放棄漢中,就等於暫時放棄了進軍四川、消滅劉備集團的想法。

 

  二、 雙方的參戰兵力

 

  曹操軍——分兩個階段投入兵力

 

  第一階段:曹操到達漢中前***217年冬到219年1月***。

 

  參戰將領有:

 

  夏侯淵、張郃、徐晃、曹洪、曹真、趙諮、郭淮、

 

  兵力不詳,估計2。5~3萬人。

 

  第二階段:曹操到達漢中***219年2月***後到戰役結束。

 

  曹操以及中央機動兵團,人數不詳,估計2~3萬人。參戰總兵力5~6萬左右。

 

  當時曹操手下最有名的五員大將,張遼、樂進在東線合肥,于禁在南線荊州,漢中則有張郃、徐晃;而曹操的親族將領中,東線有夏侯惇,南線有曹仁,漢中有夏侯淵和曹洪、曹真,說明曹操在漢中還是投入了相當多的主力精銳部隊。

 

  劉備軍——分兩個階段投入兵力

 

  第一階段:劉備從成都增兵前。

 

  參戰將領有:

 

  劉備、法正、張飛、馬超、黃忠、魏延、趙雲、陳式、高詳、吳蘭、雷銅、任夔、劉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