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和張遼相比誰比較厲害

  高順,東漢末年呂布帳下的中郎將,張遼則是曹操手下大將,那麼高順和張遼誰厲害?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高順和張遼誰厲害,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順和張遼誰厲害

  張遼、高順兩個人同為呂布的手下,在呂布與曹操的鬥爭中,也同是呂布陣營的猛將,同樣被俘虜,但是兩個人的命運卻完全不一樣。

  他們倆同時被曹操抓了去,結局是,張遼降了曹操得到重用,後來在“逍遙津一戰”將孫權打得滿地找牙,孫權還評論張遼說“張遼雖病,也勢不可擋。”縱觀張遼一生,盡顯其軍人的輝煌,還被歷史記載了下來,成為五子良將之首。

  而高順的結局卻令人不解,說是因為不屈服投降於曹操而被砍下了首級,還掛在城樓門前示眾。可是歷史上的高順面對投降一說,卻是當時曹操見到高順時,高順一句話也沒有說,全程保持沉默。相比呂布的乞求投降,張遼的破口大罵,高順的率直性格就連忠臣不事二主的話都沒說。

  至於為什麼兩個人的命運大不相同,或許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有所不同。張遼投降於曹操這是事實,另一方面可以留著自己的身軀,或許還能創造出一番事業。也許在他的心裡,呂布並不是一個值得跟隨的人。所以作為一個能武卻不能被重用的人來說,曹操或許是另一個選擇。

  然而高順卻選擇了死亡。看得出來他對呂布的忠義,就連關羽都投降過曹操,高順卻沒有。當初呂布奪了高順的兵權給他的親戚魏續,高順也是沒有怨言,到打仗的時候卻又讓高順指揮,高順還是沒有怨言。

  所以從結局上來說,面對智慧張遼確實要比高順強,但是要從忠誠方面來說,高順無疑要比張遼強。

  高順怎麼死的

  三國人物高順身上有很多優質的地方,曾在書籍《漢末英雄記》中專門寫到了關於高順的品行,據記載,高順經常對呂布進行直諫,敢跟自己的領導人諫言,看得出來是實打實的忠臣。然而呂布很個很要面子的人,但高順說這些話反倒沒生氣,因為呂布“知其忠”。

  在那個戰火紛飛年代,作為一名將士,高順堪稱是“完美”。他不僅自己凶猛能打,還很會訓練將士,他帶出來的隊伍還有“陷陣營”之稱。因此,他在軍中很是有威望。不論是什麼時刻都能給領導提出正確的建議,處理突發事件也相當有板有眼,是一名智勇雙全的大將。曾在《漢末英雄記》中記載說,他不飲酒,不受賄,史書中一般很少這樣誇一個人,說明高順確實與眾不同,單從人品和德行方面來說,高順無疑是同時代軍人的楷模。

  可惜在下邳之戰中被曹操殺死。那時由呂布親自率領的騎兵準備去截斷曹操糧道,由陳宮和高順一同堅守下邳城。然而因為呂布妻子的一番話說:“高順與陳宮向來不合,如果讓他們兩個一起堅守城池的話萬一將軍出城後,他們就可能密謀叛變,致使將軍出城後則進不了城。”讓呂布猶豫不已,錯失了良機。在十二月份曹操城破,將高順、陳宮捉拿,呂布也不得已而投降。

  後來,他們幾人被帶到曹操面前,高順拒絕投降於曹操而默然不語,於是曹操將他們都殺害了,還將他們的首級懸掛三在許昌城門前示眾,然後將其厚葬。

  呂布為何不敢用高順

  作為一代將軍,馳騁戰場,因此他也只能在戰場上才能顯示出他的英勇和計謀。雖然對呂布屢進忠言,但是在呂布心裡雖然知道他對自己是忠誠的,但要真正做起事情來還是有所欠缺的。

  曾經高順也曾常常規勸呂布說:“凡家破亡國的人,不是因為他沒有忠臣明智的部下,而是擔心他們不被重用啊。將軍做事情,不肯慎重考慮,所以常常會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失誤,不論說話還是做事都會有一些小差錯。失誤的事情發生一次就好了何必要發生多次呢?”雖然呂布知道高順是忠心自己的,可是呂布並沒有因此而重用高順。

  後來由於呂布的手下郝萌密謀造反,使得呂布與高順之間的距離變得更加越來越遠,呂布還憑藉著和魏續有外內的關係,將高順所領導的陷陣營士兵全部權利給了魏續,直到當要上戰場的時候,才還給高順統領的陷陣營部隊與交還兵符,就是這樣,高順也從來沒有對他有任何恨意。

  後來在呂布準備要親自率領將士征伐臧霸,高順見他如此衝動於是又勸道,說:“將軍親自要去斬殺董卓,威震四方,聲名遠揚,遠近周邊的人民都很害怕您,想要什麼東西不能得到,而要親自去要錢財呢?如果失敗了得不到,豈不有損害了您的威名啊?”呂布裝作聽不見的樣子。下定決心要去征討,而對方臧霸害怕呂布武力似的劫掠凌虐,於是他堅守城池,使得呂布不能攻克,最後無功而返。直至很久以後臧霸才又和呂布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