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油畫棒風景作品

  油畫筆觸的豐富變化可以給人以不同的感受, 每一個筆觸都表現著客觀形象,但每一筆又是自己情感的化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1

  2

  3

  4

  5

  《我的新朋友》教案人教版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1.教材簡析:開學已經8周,每一個學生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本課引導學生觀察自己好朋友的面貌特徵,並用繪畫、剪貼、立體制作等形式表現出來。

  2.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關心學校的新同學,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

  2、引導學生用繪畫、拼貼、立體制作等方法為新同學畫一幅肖像。

  3、通過繪畫,培養學生之間的友誼。

  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瞭解新同學的外貌特徵,並能較真實地進行反映。

  教學準備:教具:人像參考資料、一張對開大小的KT板、範作、錄音機、帶。

  學具:圖畫紙、彩筆、剪刀、膠水。

  3.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找朋友:

  錄音機播放音樂課剛學過的歌曲:《你的名字叫什麼》學生隨音樂在班裡找一個好朋友對唱。

  說一說:

  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好朋友的樣子,請大家猜猜他是誰。猜對的同學說說為什麼能猜準?通過思考、討論得出要抓住人物主要特徵的道理。

  二、發展階段:

  1、帶領學生從整體到區域性的進行觀察:

  ①有的同學的臉長長的,有的圓圓的,請認為自己是圓臉的同學站起來大家看對不對;再找出其他臉型的同學。

  ②同樣的方法引導學生找出彼此五官、髮型的特點。

  2、再次描述自己好朋友的樣子,要把特點抓住。

  3、選一名長相較有特點的同學做模特,引導學生分析他的特點,教師迅速的在黑板上畫出。

  4、引導學生觀摩不同風格的名家肖像畫,使學生懂得畫肖像畫既要抓住人物特徵,注重色彩和線條的表現力,又要體現自己的風格。

  作業要求:畫畫自己的好朋友的樣子,只畫臉,畫好後剪下來,貼到老師準備的KT板上,組成一幅“全家福”。

  學生繪畫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畫的要大,注意畫的五官協調,表現出物件的特點。

  三、欣賞“全家福”。

  從“全家福”中找一找自己的同學,評出畫的最像的,鼓勵學生多關心、觀察自己的好朋友。

  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環境整潔和衛生。

  四、課後問題:回去看看書,並動腦思考一下還可以怎樣表現自己的好朋友。

  第二課時:

  一、引導階段:

  提問:你喜歡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什麼遊戲?

  鼓勵學生說一說,或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一下。

  二、發展階段:

  1、出示教師製作的立體的小紙人,請學生分析一下它們是怎樣站住的,又是怎樣連線起來的。

  2、討論、研究一下還有那些方法可以使小紙人站住。試著做一下,看哪一組想的辦法最多最好。

  展示一下各組做的站立小紙人。

  總結一下使小紙人站住的方法:折、粘。

  3、啟發學生想出更多的表現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往的形式,最好做出來的是立體的。

  鼓勵同學們能大膽、自由的運用畫、拼貼和立體制作等方法表現新同學。

  在學生製作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表現出新同學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思想感情。如:表現幾位同學一起打掃衛生、一起做遊戲、一起學習等。同時強調一起製作時的團結協作。

  三、展示、遊戲:隨著“你的朋友是什麼”的音樂互相參觀作品,並向自己的好朋友獻上一句祝福的話。

  札記:在進行第一課時“畫朋友”時,我向音樂老師借了一盤錄音帶,上面有一首名為《你的名字叫什麼》的歌,請學生隨著這首旋律優美、唱詞正好是新朋友互作介紹的歌曲找自己最好的新朋友拉起手來跳舞的歌,這樣就自然的幫助學生確定了今天要畫的物件。在解決怎樣整體觀察這個難點時,我採用了“對號入座”的遊戲:在黑板上畫了幾種典型的臉型,當老師指著某一種臉型時,這種臉型的同學就站起來,其他同學可以評議是誰站錯了,他應該與哪一種臉型對應。在分析五官特點時,也用這種遊戲方式幫助學生輕鬆愉快地將自己的特點歸類。鼓勵學生畫出自己的頭像後,剪下來貼到老師事先準備好的一張KT板上,組成一幅“一年級X班全家福”。這種形式學生非常喜歡,畫的認真,做的積極,有的學生在準備往KT板上貼時,通過與別人的作品相比較發現了自己畫的有些小,又趕忙拿回去重畫,比老師為他指出缺點時才進行的修改要積極的多。

  ? 《美術課程標準》關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說明中指出:本學習領域在低年級階段強調感受、體驗和遊戲性,看、做、玩、畫、融為一體。而我在設計本課時就著重體現造型活動的樂趣,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和探究,同時在遊戲的過程中幫助學生解決了繪畫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符合《標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