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孤寂的散文

  每個人都會有孤獨寂寞的時候,但是能在孤獨寂寞中得到精神上的昇華,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孤獨

  我喜歡一個人靜靜的坐著,獨自擁有一處清幽的環境,可以做點什麼,也可以什麼都不做。任思緒或遠或近慢慢的漾逸,細細品味這其中的快樂與憂傷,親身感受內心帶給我的孤獨。

  孤獨,讓我認識了自己的真實。

  沒有喧囂,沒有瑣事繁雜,沒有別人的打擾,沒有電話 的 聒 噪,一切是那麼的從容不迫。只是一個人和音樂的飄蕩,享受著心靈的孤獨,獨自痛苦並喜悅著。孤獨讓我感到時光清冷,卻不會讓我虛度光陰,孤獨讓我保持應有的清醒,領悟到自己不過是滄海一粟,沒有自己的世界一樣會光彩,於是乎,豁然開朗,絲毫不覺鬱孤淚。

  孤獨,是天堂,也是地獄。孤獨讓人行走在刀刃上,要麼崩潰,要麼創造奇蹟。可這一切,就像時光的年輪,不可逆轉,不要讓孤獨轉變成一種寂寞,這並不是淒涼,而是悲哀,而很多人促成了這種悲哀。

  孤獨,不是魔鬼,而是披著黑色風袍的天使,只有真正懂她的人才會體會這其中的可貴。孤獨不是波瀾壯闊的大海,而是涓涓細流的小溪,是最為真實的歸隱與世無爭。環境的孤獨和內心的孤獨並不是一回事,在那裡流浪漂泊,在那裡獨自打拼,環境的孤獨阻擋不了內心的激情,怎麼區分,這就要看怎樣面對生活。唯有能在孤獨中自由行走的人,才能掌握生活的真諦,愛的藝術,不至於在生活的迷茫和愛的漩渦中苦苦掙扎。如果我們還沒有真正的享受孤獨而是被動的接受孤獨,那麼這樣的生活和愛,只不過是一種幻覺和瘋狂。

  夜半闌珊,思不能寐,那是孤獨最繁盛的時刻。孤獨把一切定格在時間的指標上,滴滴嗒嗒的鐘表聲化成了最清醒最真實的孤獨感。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終究會體會到離別和死亡的痛苦,也會遇到不幸的遭遇,而這一切均可以在沉默和孤獨中尋找到解脫,使我們重新振作起來。

  在黑暗,絕望的時刻,有時人們只有通過孤獨才能忍受而能面對醜惡,才能傾聽別人的責難,才能容忍最愛的人對你的傷害,這是孤獨帶給我們的價值。

  當孤獨來臨時不要退避三舍,要學會接受進而能享受她,這是生活給我們每個人提出的要求,也是自己給自己提出的要求。

  :請允許我孤獨和寂寞

  久別的文字生活,因環境而不得不續之,獨自躲在一個角落寫著屬於自己的文字世界。

  人都有很多長的麵皮,遇到不同的人換不同的麵皮,看來我的麵皮也並不少。寫下那淡淡情懷來,並非是為了什麼,而是因為寂寞,安靜的夜需要寄託。有些需要的,有些未知的,有些猶豫的,有些迷茫的,都讓它隨著文字的散亂的排列起來吧。***摘自木青的空間文字***

  也許是去前年養成的習慣,為了寫一篇報告或總結,在半夜裡輾轉反側,冥想在各種形式中做好的表達工作中包羅永珍輝煌成績。在這個黎明前的夜裡***凌晨4:00***,竟然失眠了,思緒萬千,難以入眠。

  有一首歌唱到:生活是一杯酒,飽含著人生酸甜苦辣。生活像七彩緞,那也是一幅難描的畫。生活是一片霞,卻又常把那寒風苦雨灑!生活是一首歌,吟唱著人生悲喜交加的苦樂年華。生活就像是舞臺,一場有著各式各樣伴奏的演繹,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是這個舞臺的主角,可是到最後,只不過是紅塵的配角。就像,再華美的舞會終究要曲散人終,再隆重的宴席無不散之宴席,再轟轟烈烈的愛情終究要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歸於平淡一樣,在白天再堅強的面具之下,很多人黑夜裡,終究卸下偽裝,來面對長夜漫漫的寂寥。

  也有一個首歌這樣唱道:“在東京鐵塔第一次眺望,看燈火模仿墜落的星光,我終於到達但卻更悲傷… ..”但是,我面對的不是這種所謂的悲傷,而是感嘆現在在這噪雜的城市裡,無法容易看見那名滿天的星光。淡淡的夜幕下,站在城市那段的制高點,看這燈火通明的城市,確實像那墜落的星光,但那是人為矯情。

  就如青春就像一場絢麗的煙火,像流星一樣的短暫,再也不會回來的感嘆。鉛華流年,流逝到最後,只歸於平常寂寞。這種寂寞,不可否認,人人都有,每一段時間都有,是人生的常態。所以,請允許我在深夜裡短暫的孤獨和寂寞,在思索於文字的表達中,來一聲嘆息,化解五味雜陳的孤獨和寂寞,迎接黎明的曙光.

  因為失眠,體會了寂寞,因為寂寞,學會了思索,因為思索,成就了文字,因為文字,將喜樂與大家分享,因為分享,自己不覺在寂寞。我們現在走的道路,擁有著生命美麗。不管是無奈,不管是坎坷,人生的道路的兩旁都充滿了美麗的景色,不管是天陰天晴,或是風雨多變,都有著獨特的美。

  所以,請允許我的孤獨和寂寞。

  如果,你體會不到這份無奈的寂寞,就如冬日水田裡那隻形影孤單的白鶴,難以輕易展翅高飛;

  如果,你也體會到了這種寂寞,就設法把寂寞在排擠掉,繼續阡阡陌陌的未了人生。

  :孤獨和寂寞

  李白的《靜夜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很能體現當一個人在獨處時,那種寂寞心境是怎樣的,當一個人孤獨無伴時,首先想到的是故鄉親人。不過李白這種寂寞這種孤獨也的確是太唯美了。想想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面對空曠宇宙中的明月時,人隨心動,觸景生情,吟出這樣唯美得讓人為之動容的詩,可以說李白的這種孤獨寂寞也太唯美了。李白的這種孤獨寂寞的心情其實跟普通人的孤獨寂寞沒什麼兩樣,只不過這是李白的才情所然。如果普通人有李白這種超凡的才情,我想我們每個人的孤獨和寂寞也會像李白這樣唯美。

  人人都有孤獨和寂寞,孤獨猶如一杯清茶,淡淡的清香。當你細品的時候,卻能品出多種的人生滋味。雨後的秋夜,孤獨就是一種遙遠的期盼。在生命的愛河裡,也許只要一次牽手,在那些難忘日子裡,讓彼此的心情走出喧囂,走向遠方,走出孤獨。不奢望有太多的回報,有那麼一種語言,說出心底的那一句話,讓你懂得,讓你理解,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生活。孤獨就是一種人生經歷,也是一種自然的心境。沉浸於孤獨的人,並不意味著一個孤獨的人生。無論內向還是開朗的人,都會有自己孤獨的時候,太容易孤獨的人也太容易傷感,也會在那種狀況下不停的上進,因為,他們知道怎樣在孤獨的環境裡充實自己,找回自己,整理自己,堅定自己,而不會孤獨的人,猶如大地的小草,繁多而無特色。

  我喜歡孤獨,喜歡孤獨的感覺和心境。但是孤獨並不代表著無聊,無聊的人是無事可做,是消磨,是浪費,是虛度。我很珍惜自己的一切,心態,時間,我都把它安排的有條不紊,該做什麼,該想什麼,都有著自己的原則和定律。我總是喜歡在忙的焦頭爛額之後,靜靜的,坐下來,享受著自己那個難得孤獨而清靜的空間,在那個空間裡,只有文字,只有思想,只有我自己。孤獨,是一種美麗,是一處風景。總是在孤獨的時候暢想,夢幻未來,留戀過去;總是在孤獨的時候給自己的心靈療傷,然後把微笑帶在臉上,去迎接明日的朝陽。孤獨的心是透明的,沉默也許是孤獨者的最有力的對抗與表白,就這樣常常端坐在孤獨的窗前,用孤獨的文字,描述著孤獨的靈魂,因為愛它,所以我不惜浪費自己許多寶貴的時間,來與它一起,為過去,為那些失意,為那些遺憾,為那些曾經的擁有,舉行一次告別的葬禮。

  物質生活那不是孤獨的終結,社會在進步,科學在發展,人類在前進,物質生活的豐富只是一個過程,精神的豐富和需求,永遠不可能以物質來填補,所以,在人類索取物質滿足這個過程中,根本無從滿足,因而孤獨已然開始滋生,人類永遠不能滿足於現狀的,於是,愈是不滿足,就愈加索求,索取、攀比、佔有、貪慾,當我們愈加沉迷於這個過程的時候,其實,內心的失落和孤獨的成份就會瘋長。

  我常常會在午夜,一個人燃一支菸,想想人生的前後,想想生與死的界限,想想存在與消亡的兩極,凝窗,看天上的星星,飄渺的眨眼,當萬籟俱寂的時候,孤獨開始漫延。那一刻,其實內心無從控制,偶爾有蟲嗚蛙叫,我此時會忽然想起,如若此刻的自己,便生就了它們的同類,該會以一種什麼樣的目光,來審視這個世界。每每這樣的時光,不用思考理想,不用思考工作和生活,不用思考生與死的意義,倘若是呼吸,只是存在著,就夠了,但唯有孤獨,還是明朗的,因為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現在,只是一個人活著,用一雙淡漠的眼睛,去透析著這個昏沉的世界,內心的那份落寂,終歸還是劃於孤獨,試問不是孤獨又奈何?

  當然孤獨並非與世隔絕,也不是置身事外,更不可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它只是一種心境,跟靈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卻又總是讓人難以將它們聯絡在一起。只有當一個人心靜如止水時,才會真切的感受到那股難以名狀的力量。

  但孤獨與孤寂、孤傲不同,它沒有寂寞之說,也沒有高傲之感,它所擁有的,僅僅是一種平靜與安寧,最為真實,也最為深沉。它是與生俱來的,從你發出第一聲響亮的啼哭開始,它便如影隨形,深藏在你的身體內。也許你,或者是我,至今都未曾真正的體驗過,當然,絕大多數人都會對此諱莫如深。但我對孤獨確實情有獨鍾,甚至可以說是鍾愛。

  領略孤獨,可以使我們站在理性的高處參悟生命之真諦。生活中,當我們不堪重壓時,當我們被喧囂奢靡排擠時,當我們在情感的邊緣踟躇時,其實我們已經缺少了世間的愛,愛別人亦或自己。正是因為缺少愛,我們才孤獨,也才在孤獨中體驗著沮喪、失落。但我們絕不能把自我長期地封閉在心靈的孤獨中。上帝之所以給我們孤獨,他是要讓我們領略這人性中至真至誠的孤獨美。這種美可以反省我們,讓我們清醒地認知自己,從而進化我們被世俗,各種偏見日漸侵蝕的心靈。孤獨,可以讓我們的人生在孤獨中澄清心靈,懂得取捨。領略孤獨,可以使我們明白進退,順應自然時勢。

  寂寞是有層次的,低度的寂寞叫空虛,空虛是需要填補的,而填補空虛的不外乎就是燈紅酒綠,在醉眼熏熏中欺騙自己已經趕走了寂寞,酒醒之後卻發現,寂寞如影隨形!似一首殘忍的歌,唱得你淚流成河!而高度的寂寞是享受,享受著靈魂的飛舞,品味千迴百轉的思念。“寂寞是一種清福,只有在寂寞的時候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這是一種難得的境界,這境界與環境有關,更與人心境有關。”——梁實秋

  曾經以為,孤獨比寂寞更深沉,活陷與寂寞裡,方知寂寞比孤獨更難敖更令人疲憊,孤獨不需敖,沒有盡頭的路只有無限忍受著走下去,而寂寞總到折磨人至疲憊不堪,又帶著更深的嘆氣浸入新的夢境。疲憊是每一次夢醒後的嘆氣,累積的重量,夢是寂寞開的花,寂寞繁盛夢所以多且頻繁,而疲憊是花落之後結的惡果。

  曾經以為,孤獨比寂寞更有價值,寂寞愈深的時候,方才明白比價值更令人在意的是感覺,只剩下一種虛無的感覺時,任何價值都變的虛無,虛無是感覺分明卻觸控不到的空洞,空洞衍生的沉默冬夜的空氣一樣的冰寒,而沉默被稱為言論,冰寒被稱為溫度,虛無這個矛盾的及至,是寂寞最後的感覺。

  每個人都會有孤獨寂寞的時候,但是能在孤獨寂寞中得到精神上的昇華,我想除了那種才華出眾,情思唯美或者是超凡脫超之人外,一般普通人是很難達到這種境界的。因為普通人是最怕孤獨寂寞的,孤獨和寂寞會摧殘他們的意志,會使他們不思進取,喪失信心,就更別說這樣的人能耐得住孤獨寂寞了,更別想在孤獨寂寞中進行人生的思考和認識,從而使自己的精神得以昇華。恰恰相反的是,那些才華出眾,情思唯美或者是超凡脫超之人他們在凡塵世界中長時間積蘊的關於生活的艱辛、懷才不遇、社會變革等方面的感觸,他們雖然表面上不孤獨不寂寞,但是他們內心深處常常是孤獨寂寞的,因為現實世界的無奈與他們心靈總是那樣格格不入,他們有時需要找一處安靜的地方,獨自發洩一下心中的不快,常常覽物抒情,慷慨言志!這時他們本人是孤獨寂寞的,但是他們的心靈卻在孤獨寂寞中得到了超然和昇華!

  我那人生如夢的人生哲理觀,實只是我一再的夢,一再的恍忽所至。我實分不清究竟是孤獨好,還是寂寞好。孤獨那是一世的寂寞,寂寞那只是短暫的孤獨。於世人來說,人生活一世,寧選那短暫的孤獨好過一世的寂寞吧。然這世上終究還是有著那麼一些人,靜靜的活著,一生的孤獨著,寂寞著。

  要說人生有起有落,寂寞那便是跌,孤獨那便是起,那是孤獨的人生觀。而寂寞的人生觀則是寂寞為起,孤獨為跌。起伏不定,也如那飄忽的笑聲,來去無影,孤獨時是純粹的孤獨,寂寞時是喧囂的寂寞,伴隨著有聲有色的物質世界,那些渴望與悲憤也就跌宕起伏,寂寞得錯落有致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很唯美的一種孤獨寂寞、憂愁情懷和一種思緒境界。當然這是一種在孤獨寂寞、憂愁情懷中比較唯美的一種釋放!雖然我們不能學李煜這種有著歷經蒼桑看破塵世的思想意識,但學學他的那種排洩孤獨寂寞、憂愁情懷的才情也是很不錯的。往往心靈在孤獨寂寞中得到昇華,是需要這種才情的。

  要想心靈在孤獨寂寞中得到昇華,除了才情還不夠,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為,學會在孤獨寂寞中生活。要知道,世界上最摧殘人的意志的也是最能磨練人的意志的是孤獨寂寞。如果你能熬住了孤獨寂寞,心靈在孤獨寂寞中得到昇華,在精神上你便可無所不能了。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