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生平簡介及故事介紹

  豐子愷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漫畫家和散文家,那關於豐子愷生平有哪些經歷和故事?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豐子愷生平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豐子愷生平簡介

  豐子愷出生於1898年11月9日,卒於1975年9月15日,祖籍是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是著名的散文家、畫家和文學家。原來的名字是豐潤,號子覬,後來才改成的子愷,豐子愷的筆名是TK,他從小就喜歡美術,對畫畫有著非同一般的熱情。主要的作品有《緣緣堂隨筆》和畫集《子愷漫畫》。

  豐子愷1898年出生在崇德縣,在他出生的時候,在家族這一輩中還是第一個男孩,所以小時候便一直被母親非常的寵愛,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讓豐子愷的心總是溫和平靜的,這一點在他的作品中也可以看的出來,只要是豐子愷筆下的文字都是非常平實和充滿內涵的,而他的畫風也一直呈現出一種純真和寧靜來。

  豐子愷從小就對美術有著非常大的興趣,在進入師範學校後,就跟隨著老師李叔同學習繪畫,李叔同對豐子愷給予了幫助和指導。在畢業之後,1919年,豐子愷在自己的學校內擔任圖畫老師,但是兩年之後,他又決定去日本學習繪畫和音樂,在日本過了一年後,回國繼續發展美術音樂方面的事業。

  豐子愷的繪畫和文章都幾乎保持著同一種風格,其中以繪畫更為著名,他的作品讓人不免被那種雍容華貴但是卻凝心靜氣的感覺,同時他的作品在這幾十年中流傳的也非常廣泛,但是失傳的也有許多,讓讀者十分的遺憾和心痛。

  豐子愷的故居

  也許是因為文人的浪漫主義情節,豐子愷在生前特別喜歡為自己居住的地方命名,他每居住一個地方就要給這個地方想一個溫馨的名字,所以現在的豐子愷故居也分別擁有自己的名號。例如豐子愷重慶故居就是“沙坪小屋”,而浙江的故居就是“小楊柳屋”等等,豐子愷故居的名字都非常的溫馨,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

  在豐子愷所有故居中,以上海的故居“日月樓”居住時間最長,也是他生前最後的住所。而“日月樓”是一幢西班牙風格的小洋樓,不僅擁有美麗的花園,周圍碧天大樹還將豐子愷故居映襯的更加清新脫俗,客廳裡是豐子愷平時用的桌子、長沙發等傢俱,而且還擁有一個大天窗,不管是看日出日落,還是看美麗的星空,都是極好的,“日月樓”也是因此得名。

  本來豐子愷故居都是像廣大人民開放的,但是上海的豐子愷故居卻早早的關閉了。本來這棟三層的小樓是豐子愷故居之一,但是在***時期被人霸佔,而豐子愷的親人也都陸續離開,直到2009年才被豐子愷的後人重新買了回來,但是因為價格的問題,只買了豐子愷故居的二樓三樓,一樓還是其他的人居住,也就是因為這樣,在豐子愷故居開放期間,一樓的住戶受到了非常大的干擾,所以只能暫時關閉,這也是非常遺憾的。

  好在其他地方的豐子愷故居依舊保持的比較完好,喜歡豐子愷的朋友們有機會也可以去看看。豐子愷作為一代偉大的文學家和漫畫家,他的故居也理應受到人們的尊重和瞻仰。

  豐子愷作品介紹

  豐子愷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漫畫家和散文家,豐子愷的繪畫和文章等作品一直流傳的非常廣泛,但是因為在流傳過程中遺失了許多,所以如今市場上豐子愷的作品也十分難得,當然價格也是比較昂貴的。

  在豐子愷的作品中,漫畫相對來說要更為著名,他的漫畫雖然一眼看上去佈局比較簡單,但是勾勒出來的意境卻十分的出色,讓人不僅輕鬆愉悅,也讓人從繁亂的世俗中迴歸到寧靜的狀態。而在豐子愷的漫畫作品中大多數都是兒童的形象,例如《阿寶赤膊》、《我的兒子》等,其實豐子愷的兒童漫畫都是以他兒女為主要形象的,這也讓豐子愷的漫畫充滿了真實的情感,在細節上也更加生動。許多人都說過,豐子愷的漫畫,這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童真童趣,同時也為豐子愷深深的父愛而打動。

  除了漫畫,豐子愷的作品中文章也是非常出色的,他以平實的話語,加上高水平的文學功底,一次次用文字向我們描述一個平和的世界。在豐子愷的文學作品中,最為主要的是《緣緣堂隨筆》、《甘美的回憶》和《率真集》等等,他的《白鵝》、《手指》等還被編入小學課本,在他的作品中,除了少量的評論性文章之外,大多都是記述他平時的生活經歷和接觸的事務等。

  也許是因為從小就享受著母親溫馨而柔和的寵愛,所以豐子愷的作品都充滿了溫柔的情誼,在他筆下的人物和形象,也都是溫和溫柔的,豐子愷的作品以平實的文字和柔和的形象讓讀者朋友們欣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