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規模最大的丘陵是哪個

  丘陵為世界五大陸地基本地形之一,是指地球表面形態起伏和緩,絕對高度在500米以內 ,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由各種巖類組成的坡面組合體 。世界上最大的丘陵是哪個呢?下文為詳細介紹最大丘陵。

  哈薩克丘陵

  哈薩克丘陵是全世界覆蓋面積最大的丘陵,亦稱“哈薩克褶皺地”。哈薩克中、東部丘陵。位於哈薩克中部。北接西西伯利亞平原,東緣多山地,西南部為圖蘭低地和裡海低地。東西長約1200千米,南北寬約400~900千米。海拔300~500米 。西部較平坦,平均海拔300—500米,寬達900公里;東部較高,平均海拔500—1,000米,寬400公里,地表受強烈切割。面積約佔哈薩克的五分之一。有克孜勒塔斯***海拔1,566米***、卡爾卡拉雷***海拔1,403米***、烏盧套、肯特***海拔 1,469米***和科克切塔夫等山。為古老的低山臺地。經過長時間的風化侵蝕,地表較平坦,多沙丘和鹽沼。由於深居內陸,地面又坦蕩單調,年降水量僅200毫米左右。7月平均氣溫24℃,冬季由於北部沒有高山屏障,北方冷氣團長驅直入,氣溫可降至-30℃以下,氣溫年較差大,是典型的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屬荒漠、半荒漠地帶。自北向南分屬草原帶***已開闢大片耕地***、半荒漠帶。東南部在巴爾喀什湖附近為荒漠帶。山區有松林。生荒地用作牧場。礦產資源主要有銅、鉛、鋅、鉻、煤、鐵、石油、天然氣和鋁土礦等。

  中國的丘陵

  中國的丘陵約有10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十分之一。自北至南主要有遼西丘陵,江淮丘陵和江南丘陵等。黃土高原上有黃土丘陵。長江中下游河段以南有江南丘陵。遼東,山東兩半島上的丘陵分佈也很廣。

  東南丘陵

  東南丘陵是北至長江,南至兩廣,東至大海,西至雲貴高原的大片低山和丘陵的總稱。它包括安徽省、江蘇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南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部分或全部。海拔多在200至600米之間,其中主要的山峰超過1500米。丘陵多呈東北--西南走向,丘陵與低山之間多數有河谷盆地,適宜發展農業。

  東南丘陵地處亞熱帶,降水充沛,熱量豐富,是中國林、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很大的山區。

  江南丘陵江南丘陵

  江南丘陵由一系列北東—南西走向的雁行式排列的中山、低山和位於其間的一系列丘陵盆地組成。平均海拔500~1000米,高峰可超過1500米。主要山地有雪峰山、幕阜山、九嶺山、武功山、九華山、黃山、懷玉山等。盆地主要由紅色砂頁岩或石灰岩組成,海拔100~400米。規模較大的有湘潭盆地、衡陽—攸縣盆地、吉***安***泰***和***盆地、金***華***衢***縣***盆地等。本區屬典型的亞熱帶景觀,夏季高溫,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天然植被為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包括中國浙西、皖南、江蘇西南部以及湘贛兩省中南部地區的大片低山和丘陵。

  地帶性土壤是紅壤和黃壤。這裡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除水稻外,棉花、苧麻、甘薯、經濟林木的油茶、油桐、鳥柏、茶以及柑桔等,都佔有重要地位。

  江淮丘陵

  江淮丘陵是秦嶺、大別山向東的延伸部分,是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東部、南部較高,海拔多在100---300米之間。東部張八嶺和鳳陽山地區,海拔一般在100---200米之間。江淮丘陵長期處於侵蝕剝蝕環境,地面基本上已被夷平,表現為波狀起伏的丘陵和河谷平原。江淮丘陵位於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帶上,氣候、植被、土壤等都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徵。江淮丘陵地處安徽省中部與江蘇省西部等地,主要包括有壽縣、肥東、肥西、六安、長豐、定遠、鳳陽、嘉山、滁州、天長、全椒、來安、巢縣、六合、儀徵、邗江等地。

  浙閩丘陵

  浙閩丘陵位於武夷山、仙霞嶺、會稽山一線以東的東南沿海,地形上山嶺連綿,丘陵廣佈,海岸曲折,島嶼眾多,平原和山間盆地狹小而分散。有二列與海岸平行的山嶺組成地形的骨架。最西一列是以武夷山為主幹,向東北與仙霞嶺、會稽山相連。其中武夷山、仙霞嶺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主要由古老變質岩和古生界地層組成。第二列由西南向東北有博平嶺、戴雲山、洞宮山、括蒼山和天台山等,平均海拔800米左右,高峰超過1500米,主要由流紋岩和花崗岩組成。這列山嶺以東則過渡到沿海丘陵和臺地,其中夾有一些河谷盆地和海積平原。本區依山瀕海,氣候受海洋影響很深,年降水量1400~1900毫米,≥10℃積溫5000~6500℃,作物一年二熟至三熟。植被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是我國南方主要林區之一。儲存有大面積的原始林和不少珍稀野生動物。已建有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盛產柑桔、茶、油茶、油桐等亞熱帶經濟林木。

  兩廣丘陵

  兩廣丘陵是廣西、廣東兩省大部分低山、丘陵的總稱。東部多系花崗巖丘陵,外形渾圓、溝谷縱橫,地表切割得十分破碎;西部主要是石灰岩丘陵,峰林廣佈,地形崎嶇,風景優美。主要山脈有十萬大山、雲開大山、蓮花山等。丘陵海拔多在200~400米,少數山峰超過1000米。本區屬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1月平均氣溫10~15℃,日均溫>10℃的天數在300天以上,颱風和暴雨頻繁。植被為季風常綠闊葉林,土壤為赤紅壤,盛產荔枝、龍眼、橄欖、香蕉、柑桔等水果。但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

  遼膠丘陵

  遼東丘陵,長白山地的延續部分,呈華夏向,構造上屬華北地臺遼東隆起帶。古老的基底變質岩系在鐵嶺、營口、丹東等地廣泛出露,含有豐富的鐵礦和菱鎂礦。千山為遼東丘陵的主幹,海拔500~1000米,少數山峰超過1000米,如步雲山、黑山、綿羊頂子山。山地兩側為400米以下的丘陵地,面積廣闊。因受海洋季風影響,年降水量可達650~1000毫米,偶有颱風過境,形成區域性洪澇災害。地帶性植被為赤松和櫟林為主的暖溫帶落葉闊葉林,隨著地勢增高,分佈有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和嶽樺矮林,是中國柞蠶和暖溫帶水果基地。

  山東丘陵

  山東丘陵位於黃河以南,大運河以東的山東半島上,面積約佔半島面積的70%。它是由古老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低山丘陵。突兀在丘陵之上的少數山峰,雖海拔高度不大,但氣勢雄偉,如泰山海拔1524米,巍峨挺拔,自古就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喻。

  半島中部的膠菜平原將山東丘陵分隔為魯東和魯中丘陵兩部,在魯中丘陵區分佈著一片方山丘陵,當地稱為“崮子”,如孟良崮、抱犢崮等。山東半島也是我國溫帶果木的重要產地,如煙臺的蘋果、萊陽的梨等都非常著名。

  川中丘陵川中丘陵

  中國最典型的方山丘陵區。又稱盆中丘陵。西迄四川盆地內的龍泉山,東止華鎣山,北起大巴山麓,南抵長江以南,面積約8.4萬平方公里。以丘陵廣佈、溪溝縱橫為其顯著地理特徵

  本區是四川東部地臺最穩定部分,大部分地區岩層整平或傾角甚微,經嘉陵江、涪江、沱江及其支流切割後,地表丘陵起伏,溝谷迂迴,海拔一般在250-600米,丘谷高差50-100米,南部多淺丘,北部多深丘,為四川省丘陵集中分佈區。同時軟硬相間的紫紅色砂岩和泥岩經侵蝕剝蝕後常形成坡陡頂平的方山丘陵或桌狀低山,丘坡多呈階梯狀,多達3-4級。僅劍閣和蒼溪一帶,屬由白堊系礫岩組成的地區,地表經褶皺後成為單面低山。威遠和榮縣一帶也分佈有石灰岩低山。

  川中丘陵西緣的龍泉山為東北向狹長低山,是岷江和沱江的天然分水嶺,亦是川中丘陵和川西平原的自然界線,長約210公里,寬約10-18公里,海拔700-1000米,最高處105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