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應對地震災害的措施

  地震災害是很無情的,如果一旦來臨,該怎麼應對呢?具體的地震應對措施也是要更新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地震逃生自救攻略

       地震後最重要就是逃生和自救,關於自救的措施是怎樣的呢?

  1、通過地震的搖晃情況,來判斷地震的遠近

  通常較遠的地震會左右要換,而較近的地震則會上下顛簸,而且根據搖晃的程度,採取相對應的措施,儘快的避開高達的建築,儘量的到空曠地帶,如果在高樓上,儘量躲入床底或者狹窄的衛生間廚房等地方,千萬不要去做電梯。

  2、身處野外避開危險地形 。

  如果是野外,避開山腳、陡崖、河岸等存在危險因素的環境,防止山體滑坡、地裂、滾石、泥石流等的出現;

  3.如遇山崩、滑坡,應向與滾石前進方向的左右兩邊奔跑,不要順著災害來的方向跑,可以結實的障礙物下躲避或蹲在地溝、坎下,而且要儘量保護好頭部;

  4.遊覽在城市中,需要選擇開闊的地帶避險,趴著或者是蹲著,避免摔倒;也不要亂到處跑,儘量避開人多的地方;用旅行包等的東西護住頭,地震過程中不要隨意返回室內;

  5.應避各種高大建築物,像是高樓、立交橋、高煙囪、水塔等都要儘量避開,避開玻璃材質的建築,防止地震過程中玻璃破碎遭受砸傷,也同時躲避變壓器、電線杆、路燈、廣告牌、吊車等危險和高聳或懸掛物;

  6.如果正在商場、展覽館、歌劇院、體育場等場所請不必慌亂,可選擇結實的櫃檯、商品、座椅等的下邊或各種柱子旁邊以及內牆角,承重牆交叉地帶等就地蹲下,用手或者揹包或者其他東西保護好頭部;不要在玻璃門窗和玻璃櫃臺前停留,高大不穩的貨架和吊燈、電扇等懸掛物都需要遠離,等待地震結束後有秩序地迅速離開到空曠地方;

  7.在汽車、動車或火車中遭遇地震,首先應該抓緊扶手,避免車輛制動造成摔傷,注意客運車輛行李擺放情況,以免掉落砸傷。待地震結束,儘快下車往開闊地方躲避。

  8.旅行途中建議提前備好相關應急救生用品,比如飲用水、一些食品食品和手電筒、蠟燭、收音機等物品,還要準備逃生可用的繩索、躲雨用的雨衣和常用藥品。在地震發生後及時政府權威釋出的地震、餘震及救災的資訊,聽從相關的安排,切不可擅自行動。

  9.如果不幸廢墟掩埋,保持冷靜,儲存體力。想辦法進行自救,如果沒辦法自救,盡力尋找周邊的食品和水,創造生存條件,根據聲音判斷救援人員到達情況,呼救或者敲擊發出聲音,耐心等待救援。

  地震後飲食注意事項

  震後災區容易受到各類水質汙染,災區民眾飲食、飲水衛生一定要注意:

  1、不喝生水,要喝燒開煮沸的水

  2、儘量喝瓶裝水

  3、飲用水儘量用消毒藥劑消毒後使用

  4、不在取水點附近排便、汙水與垃圾

  5、食品原料要洗淨,製作食品要燒熟煮透

  6、不採食野菜,不生吃動物性食品

  7、飯前便後及加工食品前要洗手

  8、不用來源不明容器盛裝食品

  9、剩飯菜要徹底加熱後食用

  10、不吃腐敗變質或過期食品

  11、不吃病死的家禽家畜

  12、生熟食品要分開

  我國的地震帶分佈

  我國約有20多條地震帶,地震分佈很廣,自古以來地震災害嚴重。全球大陸地區的大地震中,約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發生在我國。1900年至20世紀末,我國死於地震的人數達50多萬人,約佔同期世界地震死亡人數的一半。

  造成我國地震災害嚴重的原因,首先是地震又多又強,且大多數發生在大陸地區的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大多隻有十幾至幾十千米。

  其次,我國許多人口稠密地區,如臺灣、福建、華北北部、四川、雲南、甘肅、寧夏等,都處於地震多發地區;約一半城市處於基本烈度七度或七度以上地區,其中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達70%;北京、天津、太原、西安、蘭州等均位於八度區內。

  我國地震災害嚴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濟不夠發達,農村和相當一部分城市建築物質量不高,抗震效能差,抗禦能力低。

  地震區的人要做好日常應急準備

  ***1***傢俱擺設應牢靠

  家庭裝修儘量減少吊燈、掛鐘、空調掛機、鏡框圖片等懸掛物。高大傢俱要固定,頂上不要放重物。組合傢俱要連線,固定在牆上或地上。櫥櫃內重的東西放下邊,輕的東西放上邊;儲放易碎品的櫥櫃最好加門、加插銷;儘量不使用帶輪子的傢俱,以防震時滑移。

  ***2***臥室防震最重要

  地震可能發生在人睡覺的時候,而睡覺時人的警覺力最差,撤往室外的路線較長,因此按防震要求佈置臥室至關重要。

  床的位置要避開外牆、視窗、房樑,擺放在堅固、承重的內牆邊;床上方不要懸掛吊燈、鏡框等重物;床要牢固,最好不使用帶有輪子的床;床下不要堆放雜物。為預防地震的突然襲擊,睡覺前,應檢查眼鏡、手機、手電筒、防震包是否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3***準備好室內避震場所

  將堅固的寫字檯、床或低矮的傢俱下騰空;把結實傢俱旁邊的內牆角空出來;室內傢俱不要擺放太滿;內外走廊上不要堆放雜物;有條件的可按防震要求佈置一間抗震房。

  ***4***準備必要的應急物品

  生活日用品,如水、食品、衣物、毛毯、塑料布等;必要的常用藥品,如治療感冒、腸胃病的藥,一般外傷用藥等;照明用品,如應急燈、手電筒、蠟燭等;必要的身份證件等重要物品。這些東西集中存放在“家庭防震包”或輕巧的小提箱裡。

  ***5***隨身攜帶家人***

  地震時你和家人可能會失散,要寫下重要資訊,以便失散後相互聯絡,或緊急情況下使別人可以幫你聯絡。包括姓名、電話、工作單位、學校等,最好還有外地親友的姓名和***,以及家庭應急物資的存放地等資訊。

  日本的地震災害教育

  日本的地震災害頻發,在日本,大學既是學校災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可在社會災害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一年一度的日本京都大學校園開放日,是瞭解京大的絕佳時機。

  啟示一,利用開放日傳播科學知識,培育安全文化。大學等科研機構擁有先進的儀器裝置,眾多的科學家和教育家,通過開放日可以讓公眾接近科研工筆者,傳播科學知識,培育安全文化意識。具體途徑可以通過開放實驗室、專題講座、模擬實驗、互動遊戲等活動進行,要注重形式多樣,注重受眾的體驗參與和實際效果。

  啟示二,利用防災減災日開展主題活動。我國國內高校大多以5·12地震紀念日為契機,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僅以紀念標語代替一系列活動。可以包括海報、講座、災害地形野外考察等主題活動。通過高校帶社群,學生向社會傳遞減災意識與防災知識。

  啟示三,科研機構的網站建設。日本的天氣預報網站都有災害情報一欄,如日本氣象學會。國內的一些科研機構應該多些公眾參與,利用網站平臺進行防災減災知識傳播。多些視訊資料,而不僅僅是文字材料。也可以以遊戲、論壇的形式吸引公眾參與。同時,極端性天氣現象、地震、颱風都應該通過網站釋出。


猜你感興趣:

1.10種地震逃生自救方法是

2.地震的安全知識

3.10種地震逃生自救方法

4.地震逃生自救方法

5.地震來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