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幾個平原

  一望無際的平原能讓人心胸遼闊,放鬆自己的心情。一說到平原是不是想到了我國的平原,綠油油一片,這樣您就錯了,每個國家的地理位置不一樣,所擁有的平原也就有各自的不同。讓小編帶您去觀賞不同國家的景色。

  世界最大的平原:前七名

  1.亞馬遜平原

  亞馬孫平原位於南美洲北部,亞馬孫河中下游,介於蓋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西接安第斯山,東濱大西洋,跨居巴西、祕魯、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四國領土,面積達560萬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內220多萬平方千米,約佔該國領土1/3***,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沖積平原。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密佈,植物種類繁多並富特有種;動物種類亦很豐富,尤多樹棲動物。礦藏主要有石油。人煙稀少,總人口約1500萬,包括10萬生活在密林中的印第安人。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有計劃地組織移民和發展農牧業,開發自然資源,已建成貫通全境的亞馬孫公路。

  2.東歐平原

  東歐平原位於歐洲東部,世界上第二平原之一,其範圍北起北冰洋,南至黑海、裡海之濱;東起烏拉爾山脈,西至波羅的海,近400萬平方公里廣大區域,平均海拔約170米。東歐平原大部分在俄羅斯境內,因此又稱為俄羅斯平原。它是歐亞草原,尤其是欽察荒原的延伸。

  礦藏豐富,有世界著名的頓巴斯煤田、庫爾斯克和克里沃羅格鐵礦區、尼科波爾錳礦區、第二巴庫油田。人口稠密,工農業和水陸交通發達。俄羅斯東歐部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都在這片波狀平原上。平原南部地形較平坦。以流水侵蝕作用為主,沖溝、平谷地貌比較發育。東歐平原的平均海拔雖然只有170米,但平原上既有許多海拔300米以上的丘陵***如中俄羅斯丘陵、伏爾加丘陵等***,也有低於洋麵的裡海低地。由於地形波浪起伏,面積廣大,各地的氣候並不相同,動植物分佈的差異也很大。從北向南,依次是嚴寒的苔原帶、比較寒冷的森林帶、氣候適中的森林草原帶、最南邊的草原帶。其中森林帶佔了平原總面積的一半以上。平原上有伏爾加河、頓河和第聶伯河等著名大河。東歐平原上不僅有著豐富的煤、鐵、石油、錳等礦藏資源,而且人口稠密,工農業和水陸交通發達,以莫斯科為中心,分佈著很多重要工礦區,是俄羅斯的心臟部分。

  3.西伯利亞平原

  西西伯利亞平原,亞洲第一大平原,世界第三大平原。南北長2000千米,東西寬1500千米,面積260萬平方千米。南部海拔220~300米,中、北部海拔50~150米。自北而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景觀平行分佈,具典型的緯度地帶性分佈規律。大部分地區為亞寒帶針葉林所覆蓋。有葉尼塞河、鄂畢河、額爾齊斯河、塔茲河等河流。中部和北部人口密度較低,南部隨著對燃料、金屬資源的開發而不斷髮展,形成了以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田,託木斯克鐵礦為中心的工礦。

  4.拉普拉塔平原

  拉普拉塔平原是南美洲第二大平原,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其西面是安第斯山脈,北面是巴西高原,西南面是巴塔哥尼亞高原,東南面是大西洋,總面積150萬平方千米,自北向南跨越玻利維亞、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四國,其中60%的面積在阿根廷境內。拉普拉塔平原的北部稱為大查科平原;南部稱為潘帕斯平原。

  5.美國大平原

  位於美國中部的美國大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其外貌平整,緩緩向東傾斜,氣候屬於半乾旱的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地帶性植物型別為草原型植被,由於不合理的開墾,曾一度黑風暴肆虐,在採取一些列環境保護與恢復措施後,成為美國重要的糧食出口基地。

  6.圖蘭平原

  圖蘭平原***Turan Plain,俄語作Turanskaya Nizmennost***又稱圖蘭低地,是中亞的哈薩克西南部和烏茲別克、土庫曼西北部的廣袤低地。北起哈薩克丘陵,東接天山山脈和帕米爾高原,南抵伊朗高原北部之科佩特山脈,西臨裡海,面積150萬平方公里,在北緯35度—北緯47度,東經70度—東經55度之間。有海拔1,000公尺***3,300呎***山丘和低於海平面凹地。錫爾河和阿姆河下游流經境內。

  位於中亞地區哈薩克、烏茲別克和土庫曼。是一個廣大的內陸盆地,面積約150萬平方千米。在第三紀前,曾被古地中海所淹沒,第三紀後才抬升為陸地,今日的裡海和鹹海就是海侵的遺蹟。地勢低窪,大部分海拔不足100米,有不少地區低於海平面。由於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地區,故氣候乾旱,有大面積沙漠分佈,其中的卡拉庫姆沙漠和克孜勒庫姆沙漠是中亞兩大著名的沙漠。

  7.恆河平原

  恆河平原又稱“印度大平原”,在南亞喜馬拉雅等山脈和德干高原之間,面積約75萬平方千米,大部在印度境內;西部又稱印度河平原,大部在巴基斯坦境內。恆河平原以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蘊育和發源地而聞名,為古印度的誕生地,其平坦和肥沃地理條件,演繹了歷朝歷代多個帝國的興衰,包括摩揭陀、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臥兒帝國、德里蘇丹國等帝國的興衰史。

  恆河平原以種植水稻和小麥為主,其他主要經濟作物有玉米、甘蔗和棉花。西南季風為農作物帶來了充足的雨水,使得這一地區較少出現乾旱,同時喜馬拉雅山脈為這一地區提供了充足的灌溉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