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出現過最大的貓科動物

  貓是現在很多人的愛寵,那你又知道出現過最大的貓科動物是什麼嗎?下面讓小編來介紹一下。

  |——劍齒虎

  劍齒虎[1]***拉丁學名:machairodus***,是大型貓科動物進化中的一個旁支,生活在中新世——更新世時期。劍齒虎長著一對和其他貓科動物相比較長的犬齒,故得名,但遠小於刃齒虎的劍齒。狹義科學上的劍齒虎指劍齒虎亞科中的短劍劍齒虎大眾眼中的劍齒虎。劍齒虎也可以指整個劍齒虎亞科,則一般指刃齒虎***smilodon***。大部分劍齒虎亞科成員的捕獵物件是大型的食草動物。劍齒虎在早更新世滅絕後演化為似劍齒虎。美國洛杉磯市區的拉布里亞農場是世界上最不尋常的化石遺址之一,在這裡發現了兩千多隻劍齒虎的親戚刃齒虎的化石,使人們對劍齒貓科動物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在我國正規譯名中,劍齒虎其名指的是曾在晚中新世到更新世之初生活在亞歐非北美四大陸的machairodus屬,一個比較冷僻的族群。而並非我們耳熟能詳的smilodon屬***現用正規譯名為刃齒虎屬,舊譯名美洲劍齒虎***,由於國內的影視作品和書籍在外譯時廣泛沒有規範標準的翻譯導致了這個長期存在的錯誤。劍齒虎屬machairodus,舊譯名短劍劍齒虎,顧名思義其劍齒較短,但也可達10CM以上***毀滅刃齒虎的劍齒可達20CM***,擁有一條較長的尾巴,體型巨大,肩高可達1.25米,在此後的劍齒虎亞科族群中只有刃齒虎屬的毀滅刃齒虎重新達到了這個程度,晚中新世時候在我國西部如甘肅一帶也曾廣泛分佈過。劍齒虎的體型不如著名的刃齒虎粗壯強大,卻也是捕獵的行家,擅長偷襲並以彎刀狀的劍齒攻擊獵物要害。

  劍齒虎屬在早更新世滅絕,其原因可能是表親刃齒虎屬和後代鋸齒虎屬競爭和氣候變化的關係,此後刃齒虎和鋸齒虎成為了冰河時期的主要大型貓科動物。

  最大的貓科動物簡介

  滅絕時間:大約公元前1萬年

  滅絕原因:可能是人類獵殺所致

  曾經的生活地點:北美、南美洲

  體型:體長2米,重408公斤

  食物:捕食哺乳動物,例如:美洲野牛、鹿和馬

  事實特徵:被稱為加州劍齒虎

  研究表明通過美國洛杉磯拉布瑞阿焦油礦井中挖掘的骨骼化石包含著DNA可以使劍齒虎重新復活。

  劍齒虎亞科動物從早中新世一直生存到更新世末。在整個中新世和上新世棲息在北美洲和歐洲,非洲;至上新世已擴充套件到亞洲;在更新世存在於北美洲和南美洲。科學上狹義的劍齒虎概念僅指劍齒虎屬的幾個種,即短劍劍齒虎***machairodus***,更廣義的大眾概念可以指所有劍齒貓科動物***劍齒虎亞科動物***,包括副劍齒虎,劍齒虎***短劍劍齒虎***,似劍齒虎***鋸齒虎***,異劍齒虎***異刃虎***,後貓,恐貓,巨頦虎***巨劍齒虎***,刃齒虎***美洲劍齒虎***。其中以刃齒虎***smilodon***最為著名。最有名的劍齒貓科動物是更新世刃齒虎屬***Smilodon***,劍齒最發達。它是北美和南美的一種短腿的大型貓科動物,比現代獅、東北虎粗大得多。巨大的上犬齒長達20釐米,可能是用來刺擊乳齒象之類的大型草食動物。斯劍虎屬的下述幾種身體適應性變化使人推想到可能存在這樣的狩獵技能︰顱骨能以附著強健的頸目肌調節以利低頭動作;下犬齒退化;顎能張開到約90°角,使上犬齒能不受限制地活動。臼齒形成剪刀狀,而無磨研表面的痕跡。這一屬許多成員的骨頭曾在加利福尼亞、洛杉磯拉布雷亞***La Brea***大牧場的瀝青坑裡找到,顯然是劍齒動物捕食大型草食動物時兩者同時陷入瀝青。此外在瀝青坑中還發現了大批恐狼化石。刃齒虎屬的祖先巨頦虎屬,是上新世舊大陸的中等大小貓科動物,身上已具備基本的刃齒虎特徵,但還未充分發展。

  最大的貓科動物外形

  在早中新世出現了副劍齒虎,後來的劍齒虎亞科一直生活到距今100萬年前的更新世。它是大型貓科動物進化中的一個旁支, 其中最著名的刃齒虎屬大約生活在距今300 萬~1 萬年前的更新世——全新世時期, 與進化中的人類祖先共同渡過了近300 萬年的時間。劍齒虎的體形最大與現代虎差不多,也有少數刃齒虎屬成員達到洞獅的大小。但是它的上犬齒卻比起現代虎的犬齒大得多,甚至比野豬雄獸的獠牙還要大,如同兩柄倒插的短劍一般。食肉類動物的犬齒作為捕食獵物的一種殺傷武器,正常的情況應該是上下犬齒平均發展,在攻擊時能夠上下相合,就可以咬死獵物。但是劍齒虎的上犬齒演化得如此巨大,而下犬齒又相對退化,根本不成比例,所以可能是專門用來對付象類等大型的厚皮食草類動物的。如此特殊而長大的犬齒,只需一對就可戮入獵物身體的深處,並且可以儘量地擴大傷口,造成獵物的大量出血而死亡。與此相適應,劍齒虎的頭骨和頭部的某些肌肉也相應地發生變化,以便口可以張得更大,使下頜與頭骨能形成90度以上的角度,這樣才能充分有效地發揮這對劍齒的作用。但是,這種極端特化的發展,顯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即大大縮小對環境和獵物的適應面,隨著更新世時期各種大型厚皮食草動物的絕滅,使得不善於快速奔跑的劍齒虎也逐漸無所用其長,競爭不過那些比較靈活的並且全面發展的一般食肉類動物,也隨著它的獵物走向了滅絕。代之而興的就是後來出現的現代虎以及其他大型食肉類動物。

  劍齒虎亞科的體型很大,其中最大的種非洲巨型劍齒虎肩高約1米,體重近300KG,雖不夠高大,但它們卻擁有壯實的身體,尤其是前肢。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無疑是頭部——兩顆長達10釐米的劍齒深深埋入上頜,幾乎與頭頂處在同一水平面上;下頜則向下伸出了小型護葉。這樣的護葉雖有利於保護突出的劍齒,但同時也增加了骨折、感染的危險,而且還造成頭部變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動的靈活性。

  劍齒虎經常被誤認為是長著獠牙的獅子,其實兩者大不相同。劍齒虎的體重比現代獅子重不少。它的後腿和尾巴非常短小,更像是一隻體格健壯的瘦熊。成年劍齒虎體重約300公斤,,以大型哺乳動物為食。

  在洛杉磯市區的拉布里亞農場是世界上最不尋常的化石遺址之一。不過,拉布里亞以發掘一種特定動物———致命刃齒虎而聞名。這裡已先後復原了兩千多隻,使刃齒虎成為最為人所知的史前貓科動物。

  劍齒虎笨重身軀表明,它是個孤獨的伏擊殺手。劍齒虎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它的一對獠牙,它是如何利用它們捕殺獵物的,對此,人們卻知之甚少。要想找到答案必須觀察它的肌肉結構。通過比較附著在美洲豹頭骨上的咬合肌,得知劍齒虎的撕咬能力相當驚人。

  最大的貓科動物生活環境

  刃齒虎生長的時代,正處於第四紀冰川時期,氣候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