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颱風

  每一年全球都會有幾個颱風刮過,有的很大,有的很小,那麼是什麼呢?小編帶大家去探究探究。

  熱帶風暴馬可簡介

  熱帶風暴馬可***英語:TropicalStormMarco***是2008年大西洋颶風季中,第13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亦是全球有紀錄以來覆蓋範圍最小的熱帶氣旋。該風暴於協調世界時***UTC***10月6日午夜在墨西哥特爾米諾斯潟湖上空形成,並於半天后增強為熱帶風暴,至翌日早上達到其顛峰強度約為每小時65英里。期間馬可的環流十分細小,其烈風圈半徑只有19公里,比1974年12月的熱帶氣旋翠西***其烈風圈半徑約為50英里***更要小兩倍多,其烈風圈面積僅有颱風泰培烈風圈面積之0.03%,成為全球有紀錄以來覆蓋範圍最小的熱帶氣旋。最後它在協調世界時中午12時登陸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米珊特拉***英語:Misantla,Veracruz***,並迅速減弱及消散。馬可的風暴覆蓋範圍很小,因而它所帶來的破壞相對輕微,但也使當地發生暴雨,造成嚴重水浸,水深達到10呎,並淹沒部份高速公路及房屋。

  馬可風暴歷史

  本段時間均以協調世界時***UTC***為準。

  2008年9月下旬,一個廣闊低壓區在西北加勒比海形成並持續發展。10月4日,有一股熱帶氣浪***英語:Tropical wave***抵達該低壓區,該系統遂在貝里斯上空發展出環流中心。最初該低壓區的發展因受地形影響而受到限制,隨著它移近坎佩切灣,周圍的對流迅速發展起來。10月6日午夜零時,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釋出,第13號熱帶低氣壓已在特爾米諾斯潟湖上空形成。受到位於它北方的高壓脊影響,它採取向西北偏西的移動路徑。因良好的高空輻散、微弱的垂直風切變以及高海水溫度,預報員預料它在登陸之前會增強。在同日中午12時,該熱帶低氣壓被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馬可。

  10月6日,馬可在適宜的發展環境下快速增強,於次日早間達到其顛峰強度每小時65英里,並錄得最低氣壓為998毫巴。此資料乃基於颶風獵手***英語:Hurricane Hunters***在系統中心內的監測任務所取得的,當時錄到高空風速每小時70英里,經換算後錄到海平面風速每小時61英里。由於馬可迅速增強,預報員預料它在登陸之前有可能增強成颶風。期間該風暴深層對流範圍仍然細小,平均對流範圍半徑只有9.2英里,烈風圈半徑亦縮窄至11.5英里,並繼續向西北偏西的移動。同日中午12時,馬可以每小時65英里的風力登陸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米珊特拉,並迅速減弱,6小時後被降格為熱帶低氣壓,不久後在墨西哥山區上空消散。

  10月6日的馬可***中***、颶風諾伯特***左下***及稍後增強成為熱帶風暴奧迪萊的低壓區***

  馬可風暴的影響

  馬可在登陸後為墨西哥東部帶來暴雨,韋拉克魯斯市內共有13個自治區受到馬可的影響,在聖路易斯波託西州普哈爾***英語:El Pujal***錄得的降水峰值達到了7.9英寸,馬可亦為韋拉克魯斯附近的近海城市降下了每小時約1英寸的雨水,造成當地水浸。馬可所帶來的降水也令到墨西哥部份早前受嚴重水浸影響的地區的水浸情況惡化。此外,韋拉克魯斯的官員在災後調查報告指有兩條河流──克拉河及特諾奇河因馬可帶來的暴雨而氾濫,其中一條河流更讓密納提特蘭***英語:Minatitlán, Veracruz***及海達魯戈提坦***英語:Hidalgotitlan***兩市造成水深達10呎的嚴重水浸。位於韋拉克魯斯沿岸的高速公路亦被洪水淹沒。此外,有一個湖及一條河的水湧出堤岸,將250座房屋淹沒。在維加德亞拉託***英語:Vega de Alatorre***有77人在其家園被淹沒後疏散到鄰近的庇護站。在米珊特拉市內有3宗山泥傾瀉報告,但無造成任何損害。以總量計,馬可所帶來的影響相對輕微,至今只收到輕微損毀報告,另有約40萬人因風暴的持續傷害而受到影響。

  在風災期間,墨西哥內政部國內警戒總協調中心宣佈韋拉克魯斯州內48個自治區進入緊急狀態,救災物品亦在10月9日被分發到受影響地區。墨西哥政府報告有4700張毛毯、2900張床墊、5554樽水***每樽含有500毫升***、26萬箱牛奶、25萬包餅乾及12400箱學校補給品已被分發。

  剛被升格為熱帶風暴的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