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史記中的故事有哪些

  《史記》是我國曆史名著,文化瑰寶。史記作者是我國古代文學家司馬遷。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有關史記中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史記中的故事:百轉輪迴

  范雎當上秦國的宰相以後,秦國人稱他為張祿,但是,魏國人對此並不知情,他們以為范雎早就死了。後來,魏國聽說秦國打算向東攻打自己。於是,派遣大臣須賈出使秦國遊說。范雎聽說須賈來了,十分激動,自己報仇雪恨的機會到了,我要好好戲弄一下他,讓他嚐嚐屈辱的滋味,再搞死他。於是便祕密地換上破爛的衣服,從小路到賓館求見他。須賈見到范雎後大吃一驚,剛想叫人抓他,但見范雎一副潦倒的樣子,生了惻隱之心,說道:“範叔原來平安無事啊!”范雎說:“是的。”須賈笑著問道:“範叔到秦國來發展了,不知道有沒有成果啊?”范雎回答說:“不是。前日我得罪了魏國丞相魏齊,所以才逃亡到這裡,怎麼敢來張揚呢?”須賈接著問:“範叔現在做些什麼事情?”范雎回答說:“為人家做傭工。”須賈見他穿得破爛,十分可憐他,就留他與自己座談、吃喝。談話間,須賈突然想起什麼來似的,就像家裡來了窮親戚,怎麼也得拿點東西送人家。於是左掏右摸,找出一件皮袍:“你看,時下天也冷了,這個你就先穿上暖和暖和吧。”

  見范雎收了袍子,須賈內心多少得到一種安慰。兩人間的氣氛也就變得融洽多了。過了一會兒須賈問道:“範叔來秦國這麼長時間了,不知道了解秦國的宰相張先生嗎?我聽說他深受秦王的寵幸,所有的國家大事都由他來決定。最近咱們魏國被秦國打的夠慘的,我今天是來求和的,能否成功,其實全在秦國的相國一句話,可我卻不認識他,不知道這人怎麼樣,唉!你可否熟悉宰相身邊的什麼人,替我引見一下,如果事成,我必當好好報答您!”范雎回答說:“我家主人與宰相熟悉,即使是我也能夠拜見宰相。我願意為您引見宰相。”須賈有些擔憂地說:“我最近可能走了黴運,我的馬病了,車子也壞了。如果沒有四匹馬拉的大車,堂堂魏國的使臣竟沒法出門。”范雎說:“我願意替您向我的主人借用四馬拉的大車。”

  范雎回府,親自為須賈駕來了四馬拉的大車,載上了他進入了宰相府。府裡的人望見了范雎,都自動迴避。對此,須賈感到奇怪。到了宰相住所的門外,范雎對須賈說:“您在此等候,我替您進去通報宰相。”須賈在門外等了很久,不見范雎出來,便問看門人說:“範叔怎麼還不出來呢?”看門人說:“我們這裡沒有範叔這個人。”須賈搖搖頭,說:“範叔就是剛才與我一同進來的那個人。”看門人聽後,立刻嚴肅地說:“那位是我國的宰相張先生。”須賈聽後嚇得魂不附體,脫掉衣服鞋襪,赤身露體,光著雙足,跪到相府門前請罪。通過看門人向范雎認罪、求情。范雎召集政府官員和賓客,大擺筵席,面色凜然,盛列帷帳,兩旁站滿了強壯的武士。

  須賈不住地給范雎磕頭,用顫抖的聲音說:“我萬沒有想到您現在身居秦國宰相的高位。我有眼不識泰山,一再冒犯您,這是應該烹煮的死罪,請求您開恩,把我流放到北方的少數族邊遠地區。我的死活,現在完全聽從您的發落了。”范雎范雎冷笑著對匍匐在地的須賈說:“你自己想想,你的罪過究竟有多少?”須賈說:“就是把我的頭髮一根根地連起來,也沒有我的罪過長啊!”范雎冷笑一聲,說道:“你有三條罪過。一,我的祖墳在魏國,是堂堂正正的魏國人。從前,你認為我私通齊國,而且在魏齊面前說我的壞話。這使我的祖先、家人承受莫須有的罪名,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二,魏齊痛打我以後,把我丟到廁所裡受辱,你沒有制止。三,你在喝醉酒以後,竟然忍心往我的身上撒尿。你罪該萬死,然而,之所以不殺你,是因為你送給了我一件袍子,可見你還有些人的良知。”須賈聽到范雎免自己一死,便馬上謝恩、告辭。范雎讓他回到了賓館,然後,進宮把這件事情報告給秦王。

  有關史記中的故事:胡亥的登基

  李斯對外宣稱,自己受了秦始皇的遺詔,讓他擁立胡亥繼位。同時,李斯、趙高等人還偽造了一封始皇給扶蘇的信,內容是:“朕巡視天下,向各處名山的神靈祈求延壽。如今,扶蘇與蒙恬率領幾十萬大軍駐守邊疆,已經有十餘年,你等不能擴充套件國土,而士兵的傷亡卻很大,軍隊沒有任何的功勞,你等反而屢次上書,直言誹謗朕的作為。扶蘇因為不能解除監軍的職務回京做太子,而日夜地怨恨朕。扶蘇為子不孝,因此,特命賜死!蒙恬不能糾正扶蘇的錯誤,顯然是有意挑撥離間我們父子關係。蒙恬為臣不忠,因此,特命賜死,隊指揮權交給副將王離。”他們封好書信並且加蓋上天子的璽印,派遣胡亥的親信將其送到上郡的扶蘇那裡。

  有關史記中的故事:另立旗幟

  到達邯鄲以後,張耳、陳餘聽說周章的軍隊進入關中以後,到了戲水便被打敗退了回來;同時又得知替陳王攻城掠地的各路將領,大多因為受到讒言的誹謗遭到陳王的誅殺,內心便產生了恐懼。另外,二人怨恨當初陳王沒有采納他們的計策,又不用他們做,而只是任命為校尉。他們認為陳勝的大業不會長久,便勸說武臣道:“陳王從大澤鄉起義,到了陳縣就稱王,可見,他不一定會確立六國諸侯的後代。現在率領三千兵馬攻佔了趙地的幾十個城邑,單獨駐守在黃河以北,如果不稱王,恐怕無法守住這些地方。再者,陳王容易聽信讒言,回去覆命,恐怕會有不測,這都是有前車之鑑的。所以,不如擁立自己的兄弟為王,要麼就擁立趙王的後代,號令燕趙大地,這才是長久之計。希望不要失去時機,此事刻不容緩。”武臣聽從了他們的意見,自立為趙王。他任命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陳餘為大,並且派人通報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