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大家故事

  所謂歷史演義是指 用通俗的語言,將爭戰興廢、朝代更替等為基幹的歷史題材,組織、敷衍成完整的故事,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晏子使楚是怎麼怎麼回事

  有史書記載:晏子身無五尺,封為齊國首相。身高不到五尺的晏子,按照當時的身高來計算,應該只有一米一左右,身高一米一的晏子,果然稱得上是短小精悍,但是沒人有想到,這個身材矮小的侏儒,頭腦裡竟蘊含了如此多的智慧,濃縮的都是精華,在他的努力下,齊國依舊沿著管仲的步伐穩步前進。

  眾所周知,晏子是齊國的相國,他作為三朝元老輔佐過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也是繼管仲這位改革大家之後,齊國又一位優秀的治理人才,太史公司馬遷覺得為晏子牽馬都是一種榮幸,而孔子也豪不吝惜溢美之詞。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子曰: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這麼多賢者都讚賞他,難怪晏子被稱為齊國第一賢臣。

  當齊國的國君還是齊景公的時候,晏子曾經出使到過晉國,可能晏子一直都生活在讚賞之中,所以顯得有些心高氣傲,所以出使晉國時,對晉國的國君和大臣都十分高傲,為此晉國很不滿意,為了教訓下齊國,晉國準備發兵齊國。起初,齊莊公沒有把這個事情當做一回事,他以為晉國一定是說說而已,不會真的打來的,結果,當晉國的軍隊圍困齊國時,齊莊公才開始重視起來,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兵臨城下。齊國沒有準備,無奈只得求助於楚國,出使楚國的任務自然就由晏子擔任了。

  晏子出使楚國,楚國的人想要羞辱晏子一番,便在楚國的大門上開了一個小洞,名曰:狗洞。他們看見晏子身材矮小,便要晏子從這個狗洞裡鑽進去,晏子沒有鑽進去,反而鎮定地說:“出使狗國才鑽狗洞,現在我出使的是楚國,難道楚國是狗國嗎?”楚人一聽,便讓晏子從大門進去了。

  面見楚王的過程,是晏子表現出色的說辯能力的時候,在楚國的宮殿上,他舌戰群儒,第一個與之辯論的是楚王,楚王問晏子:“齊國沒人了嗎?竟然請了你這樣一個人出使楚國。”晏子:“齊國物阜民豐,人民生活得很好,而且人們的的衣袖可以遮天蔽日,足以見得我們齊國是多麼的繁華。齊國選擇我作為使臣出使楚國,是因為賢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賢明的國家,無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無能的國家,我無能所以我只能出使楚國。”楚王無語,一時間朝廷的氣氛很尷尬。

  不久,楚王又請晏子喝酒,酒過三巡,一個侍衛帶著一個人上來了,來到楚王面前,楚王故意大聲問道:“這是什麼人?為何被綁了起來。”回答:“他是齊國人,在楚國犯了偷竊罪。”楚王轉身對晏子說:“難道齊國人都是擅長偷雞摸狗的苟且之事?”晏子笑了笑:“橘生淮南則為橘,淮北為枳,說明不同的風水養育了不同的人,齊國人在齊國不偷不搶,卻在楚國偷雞摸狗,難道是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於偷盜嗎?”楚王有些尷尬地笑笑,沒有再為難晏子,因為他在心裡佩服這位身材短小的賢者。

  晏子即使位居高位生活依舊過得很清貧,保持著樂觀積極的態度,所以他能夠高壽,也能夠得以善終。

  :廉頗最後是怎麼死的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史記》裡如是評價廉頗。名將廉頗的整個人生跟其他的名將一樣也帶著悲壯的色彩,廉頗身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他為趙國效力,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縱觀他的整個人生,他在早期是相當輝煌的,而到了晚期,他的處境甚至可以說稱得上叫做淒涼。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晉陽”,這應該是廉頗第一次登上史家的舞臺,真正在軍事上揚名。廉頗,嬴姓,廉氏,名頗,有說他是山西太原人,也有人說是山東德州人。不管是哪個地方的人,他為趙國做事是千真萬確。在眾人的眼裡,廉頗是個善於在疆場廝殺的名將,卻不想他也是與“文聖”孔子、“武聖”關公相媲美的華夏“德聖”,至於為何會被成為“德聖”,還要從藺相如說起。

  藺相如是趙國的一把匕首,他憑著一張嘴巴就把和氏璧成功送回趙國,還在秦國把秦王給糊弄了一番,搞得秦王也很難堪,秦國本想趁著這個機會好好敲一筆趙國的竹槓,沒想到藺相如的出現,讓秦王不僅沒得到和氏璧,反而被藺相如耍了,秦王暫時對藺相如沒有辦法就只有放他回去。經過這件事,藺相如成為了趙王身邊的紅人,位居上卿。廉頗就不服氣了,相比之下他覺得自己更辛苦,藺相如也不過就是能說會道點,也沒有什麼真本事,廉頗由此打心眼裡不喜歡藺相如,並在朝廷上、生活在處處與他作對。藺相如也不和廉頗理論,他依舊做好自己的事情,只不過比以前還要謙讓廉頗。

  他的隱忍在外人看來或許顯得十分懦弱,以為是他懼怕廉頗。後來藺相如解釋,自己這麼做是不想破壞了趙國的內部團結,出於國家利益的考量才處處忍讓廉頗的,廉頗聽說後,立刻覺得自己做錯了,二話不說便揹著荊條上門去請罪,由此二人結為至交,廉頗知錯能改,正應了大丈夫能屈能伸那句古話,為人坦蕩、直率,也是他的可愛之處。

  除此之外,廉頗也是個忠勇愛國之士。廉頗出生的年代,趙國的可以說是最英名的國君,趙武靈王已經去世了,繼任的趙惠文王趙悼襄王一代不如一代,趙國的國力在無形中減弱。況且趙國的處境並不是很好,秦國在他的西邊,而秦經過商鞅、秦惠文王、秦昭王的努力下,正在迅速崛起,秦國儼然成為了西方的大國,而東方的大國之位由齊國佔領。

  秦國侵犯趙國是必然之勢,趙國是塊不好啃的骨頭,秦國想要向東邊擴張,趙國定是秦國的第一個目標。終於,秦國傾盡兵力攻打趙國的這一天到來了,而擔負起這個重任的即廉頗。廉頗可以算稱作是受命於危難之間,面對強大的秦國,他並沒有自亂章法,反而一如往常,沉著應戰,屢次擊退了秦軍的進攻之勢。他分析了當時兩軍交戰的情況,推測遠道而來的秦兵定會因為長途跋涉,導致他們的戰鬥力有所下降,其實趙國的兵力雖比不上秦國,但是趙軍的戰鬥力也是不可小看的。在這種情況下,廉頗選擇了速戰速決,很快就戰勝了秦國的軍隊,此戰之後,廉頗聞名於各諸侯國。

  即使後來因為小人之言,他不再受到趙王的重用,甚至不得不流落到異國他鄉,但是他在異國依舊心心念念回到趙國,能夠再為趙國出生入死,只可惜奸佞當道,使得他最後的這個願望也成為了永遠的遺憾。晚期雖然也受到楚國的重視,卻始終不得志,最後在壽春抱憾而終。

  :藺相如最後是怎麼死的

  智勇雙全、顧全大局,應該是藺相如一生最完美也是最貼切的註腳。而古往今來,也有許多文人騷客對藺相如的氣節和大義凜然的氣度折服,紛紛留下文字對藺相如進行歌頌和讚美。宋代的徐均曾吟誦:“缶擊何分秦勝負,璧還不是趙存亡。最憐恃勇偏輕舉,直挾君王冒虎狼。”而詩人陳普也寫道:“長年霜骨白皚皚,廉藺羞顏似溼灰。白起殺心如未謝,二家隨璧獻章臺。”等等,藺相如雖已永遠塵封在歲月裡,但他的事蹟亙古流傳。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評價一個人,站的角度位置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對於藺相如他是大家心裡熟知的那個,怒髮衝冠敢於站在秦王的朝堂之上與秦王對峙的人,他是那個在澠池會上敢於血濺秦王的人。大家對藺相如的印象是勇敢、機智還有隱忍。藺相如,他的出生不可考,只知道在風雲交際之時,他在繆賢手下當門客,當時的藺相如平頭小子一個,無權無勢,他是無論也想不到有一天會和趙王發生聯絡,更想不到還和秦王有交集。

  藺相如是個能說會道的人,在趙王苦於找不到合適的送和氏璧的人選時,藺相如便出現了,經過繆賢的舉薦,藺相如成功擔任了趙國的使臣。他奉命出使秦國,並且見到了秦王。在秦王的地盤上,藺相如用和氏璧要挾秦王,要秦王答應之前的承諾,割讓十五座城池以換取和氏璧,秦王沒有答應,但是秦王放過了藺相如,並且還秦王也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賓大典,這樣他才獻玉。秦王照做,卻沒想到在這五天裡,藺相如早就讓人到著和氏璧回趙國了,秦王知道真相後很生氣,權衡利弊最後還是把藺相如放回了趙國。

  而澠池之會,一樣也體現了藺相如的勇氣和智慧。澠池之會藺相如依舊同趙王出使秦國,在這次宴會上,秦王百般刁難趙王,讓趙王為大家彈瑟,趙王在宴會上頗失顏面,為了挽回趙國的面子,藺相如挺身而出。手捧著缶來到秦王的面前,跪著請求秦王擊缶,用同樣的方式刁難秦王,並大聲說道:“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話一出口雖然秦王有一千個不願意,也沒有辦法。只得,勉強敲擊了一下。藺相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國家的尊嚴,雖說他的手段比較強硬,還用欺騙的手段換回了和氏璧,但是他站在國家的利益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趙國的發展,如果說藺相如是個虛偽的小人,那麼他也是勇士,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藺相如就是這樣的勇士,所以他才敢毫無畏懼地正視秦王的雙眼,毫無畏懼地隨時準備為趙國粉身碎骨。

  而他又是隱忍大度的,在澠池之會之後,藺相如的名氣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受到秦王的賞識。不久之後,被封為上卿,位居廉頗之上。廉頗是趙國的名將,也是戰國的四大名將之一。他很不服氣,自己辛辛苦苦打拼這麼多年,為趙國出生入死也才是上卿的位置,而藺相如才上任多久,連升三級。廉頗不滿藺相如,處處與他作對,但是藺相如一直隱忍,處處忍讓廉頗,大家都問他:“廉頗這麼為難你,你為何還能忍受得了?”藺相如的回答折服了所有人,他說:“廉頗和我都是趙國很重要的人,我們現在最大的敵人是秦國,不能在內部產生矛盾,讓別的國家鑽了空子,為了大局考慮,為了國家的安全,我是應該這樣做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覺得很慚愧,便赤著上身揹著荊條到藺相如府上請罪,從此二人冰釋前嫌,結為好友。負荊請罪,體現的是藺相如顧全大局的長遠眼光。

  藺相如的死有兩種說法:一說“澠池會”後,秦國要攻趙國,趙王便以太子郚作為人質。趙王為讓太子有人照應,派相如赴秦地侍太子。不料太子在秦得病而亡,相如因此獲罪,被處死。又說趙悼襄王時,秦攻趙,廉頗兒子廉丕戰敗,藺相如聞訊驚叫口吐鮮血而死。而《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孝成王七年藺相如病篤”。又說相如是病死的,按照中國古代的喪葬傳統,藺相如死後,官方或家族將其再由邯鄲回葬家鄉曲陽是符合習俗的,所以,相如很有可能是病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