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經典的中國神話故事大全_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大全

  瞭解中國的神話故事也是瞭解中國的一部分,可以從中瞭解到當時的文化和人們的思想觀,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最經典的中國神話故事大全

  最經典的中國神話故事:善對的先生娘子

  從前有個年輕的鄉下女子,人長得很漂亮,又讀了很多書,能吟詩作對。

  後來她嫁個丈夫姓馮,是個教書多年的先生。人們便稱她為先生娘子。馮先生秉性憨厚,為人正直,卻有點迂腐。他在刁姓蒙館教書,當地經常有些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很有才學的讀書人或落第秀才,來蒙館出難題考他,有時就是有意戲弄他,他也不生氣。

  這天,蒙館的東家來找馮先生取笑,恰逢先生娘子來探望久未回家的丈夫。東家根本沒把這村婦放在眼裡,便笑著對先生說:嘿嘿,馮先生!我出個對子你對,怎麼樣?馮先生不曉得怎麼對付,就隨和地點了點頭:那好啊,你出上對吧。東家搖頭晃腦地說:

  金水河,金水流,金水流入金魚口;

  先生聽後,皺著眉頭苦思良久,對不上來,慌得抓耳撓腮,不知如何是好。

  東家正要嘲諷,在旁邊洗衣服的先生娘子趕緊出來解圍,說了聲我來對——即吟出了下聯:

  玉簪園,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頭。

  她話語來得快,字眼又清亮,對得又工整。東家大驚,心想這先生娘子才學匪淺。繼而,東家仔細看先生娘子,只見她生得眉清目秀,白白淨淨,品貌很不錯啊,加上又有才學,善對子,可謂才貌雙全!

  這東家本來就心術不正,見先生娘子是個才女佳人,就笑嘻嘻地對她嚷道:真是‘有眼不識金鑲玉’,娘子竟這麼善對,今日鄙人領教了,現在我再出一上聯,請你對下聯。接著便語帶雙關道:

  香花不白,白花不香,此時看見白牡丹花,又白又香;

  先生娘子一聽,心裡想:哼,竟然衝著我來了。看來我丈夫在這裡不被人尊重,受了不少委屈,這個東家竟敢當著我丈夫的面調戲我!她冷盯了一眼對道:

  ***不響,響屁不臭,今日聞聽驢子放屁,又響又臭。

  東家聽了,啼笑皆非,教書先生卻在一旁掩口笑之。

  先生娘子善對的故事很多。話說又有一天,一個落第秀才外出遊玩,見先生娘子在木橋上淘米,便嬉皮笑臉地對她哼了一句合字對聯:

  有木便為橋,無木也念喬,去木添個女,添女變為嬌;阿嬌休避我,我最愛阿嬌。

  先生娘子聽了覺得好厭煩,瞪了他一眼,稍加思索,便回敬他道:

  有米便為糧,無米仍讀良,去米添個女,添女便為娘;老孃雖愛子,子不敬老孃。

  這位落第秀才被訓斥後,自覺沒趣,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新科狀元聽說先生娘子很會對對子,而且不少讀書人都敗在她手下,很不服氣,決定親自去會一會她。狀元要與先生娘子對對子的訊息不脛而走,那天,看熱鬧的人絡繹不絕,一時竟把先生家的小院塞得水洩不通。見場面這樣盛大,狀元得意洋洋,不禁搖頭晃腦吟唱道:

  嘴巴吃肉,肉吃肉,活肉吃死肉;

  先生娘子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筷子夾筍,筍夾筍,老筍夾新筍。

  先生娘子對得工整巧妙,簡直天衣無縫。狀元不由一驚,緩口氣後又吟出一上聯:

  天上下雪不下雨,雪落地上變成雨,雪變成雨多麻煩,何必當初不下雨?

  先生娘子冷笑一聲,即對出下聯:

  狀元吃飯不***,飯到肚中變成屎,飯變成屎多麻煩,何必當初不***?

  你,你!狀元的臉氣成了豬肝色,幾個隨從見勢不妙,趕緊護著他在眾人的鬨笑聲中打道回府。

  最經典的中國神話故事:狐山的傳說

  在滕縣的東南有一座山叫狐山,山頂上有一條青石群,在遠處看很象一條橫臥著的龍。它的四周橫七豎八地立著些大石頭,猛一看,都象曲在那裡的狐狸。要說,這還是個動人物故事呢。

  在很古老的年代,東海邊活動著一隻灰白色的狐狸,天長日久,成了精。它想昇天成仙,駕雲私闖南天門,被天兵逮住,把它壓在了東海邊的一座山下。過了不長時間,龍王要擴大海疆,就請二郎神把這座山搬到了滕縣的東南。

  那個隨山而來的狐狸,在十幾里長的葫蘆套裡定居下來,繼續做它的成仙夢。又修煉了不知多少年,不僅能呼風喚雨,還能搖身十八變。它有時變成一個白面書生,闖入民宅,糟塌少女。有時變成一個黃花美女,戲弄民間的小夥子。它還招來了很多狐狸,結成隊,到山下的村裡,偷雞拉羊,踐踏瓜果。

  狐妖乾的這一切,都被盤居在山上空興風布雨的玉龍看在眼裡。它想除掉狐妖,多次水淹葫蘆套,可那狐妖法術大,淹不了它。

  有一年,大旱,莊稼樹木都幹了葉,地上大部分生物死絕了。滕縣上空由於玉龍盡力相救,莊稼才勉強活得下去。在葫蘆套裡,狐妖施展法術,按時下雨,山林茂密,野果子壓彎了樹枝。一些野獸紛紛往葫蘆套奔,有些人沒有東西吃,餓得不撐,也冒險去採野果,但多都被野獸吃掉了,人們只好等地裡的莊稼活命了。

  狐妖又勾結螞蟻精,要吃光地裡的莊稼。一時,螞蟻滿天飛,過不了幾天,別說地裡的莊稼了。就是連房上的乾草也沒剩下。玉龍急得沒辦法,駕雲來到東海龍王那裡,請老龍王降雨滅螞蟻。老龍王說:“凡水治不了螞蟻,只有天庭裡的仙水能行。想除掉狐妖,沒有鎮妖珠不行,這鎮妖珠在天廷的寶庫中存放,有重兵把守,很難弄到手。再說鎮妖珠一炸,你自身也保不住。”玉龍下了決心,就是粉身碎骨也要闖天庭、盜寶珠,吸仙水,救百姓。

  玉龍告別老龍王,駕起雲頭,直奔天廷。到了天上一看,大吃一驚:寶庫外邊,兵三層,將三層,個個手持兵器;水池四周,水三層,火三層,八面不透風。玉龍見無法下手,只好用了個調虎離山計,放火燒了南天門。趁天上亂亂的時候,盜出鎮妖珠,又躍進水池吸足仙水,跳上雲頭,直奔葫蘆套。

  玉龍把仙水吐向大地,螞蟻變成糞上紛紛落下。枯黃的莊稼變青了,捲成筒的樹葉展開了。玉龍再一次用仙水淹葫蘆套,野獸被仙水淹死了。狐妖見了,駕雲竄出葫蘆套,玉龍緊追不放,一場撕殺在空中展開了。

  只見一團黑雲和一團白雲在空中上下翻飛,戰了十幾個回合,玉龍身上多處受傷,難以支援了,使出全身的力氣把鎮妖珠向狐妖擊去。珠子正好打在狐妖的頭上,一聲巨響,火光四射,狐妖變成碎石向下落去。玉龍也感到身子一沉,失去了知覺,向山頂上落去。

  後來,狐妖在山頂上變成了那些大石頭,玉龍也變成了一具石龍騎臥在狐山頂上。

  最經典的中國神話故事:龍山的傳說

  龍山的得名,有這麼一段傳說。

  龍山原來叫小東山。相傳,當年玉皇大帝派東海龍王三太子一一小黑龍掌管龍山下邊的薛河,讓他旱了行雨,澇了治水。哪知這小黑龍到了薛河之後,不為民造福,春天干旱不行滴雨,老百姓的莊稼都乾旱而死。夏秋之季,這惡龍又興風縱雨,薛河水漲,把眼看到手的糧食沖走。逢年過節,還要百姓用童男童女作為供品。弄得這一帶的百姓日不聊生,紛紛外出逃難。

  當地的土地爺和山神幾次勸說,都讓小黑龍打得鼻青臉腫,只好上天庭奏明玉帝。玉帝知道,龍顏大怒。就派天兵天將捉拿小黑龍。沒想到小黑龍的武藝十分厲害,每次來捉拿他的天兵天將都被它打敗。沒辦法,玉帝決定派小青龍領五千兵將,去捉拿小黑龍。臨走交給小青龍兩件寶物:一根銀針和一條銀索。

  這天,小黑龍正在薛河龍宮裡大擺酒宴,慶賀勝利,蝦兵蟹將狂飲亂舞,好不熱鬧。忽然值日官來報:小青龍率五千天兵天將,領旨前來討戰。小黑龍一聽,心中就有點驚慌,轉念一想:小青龍與我是同胞兄弟,我先給它點軟的,憑我三寸不爛之舌,定說他個神魂顛倒。他要是不買賬,我這幾年武藝也大有長進,料也不會有多大閃失。不多時,就聽天空響了三聲炸雷。接著天上烏雲滾滾,風雨大作。小黑龍連忙帶領蝦兵蟹將升起雲頭迎戰。只見小青龍率領天兵天將浩浩蕩蕩,甚是威風。小黑龍裝模作樣地說道:“原來是青龍大哥,多日不見,為弟十分想念。是什麼風把你吹來了?快請到我宮裡坐坐吧。”小青龍鼻孔“哼”了一聲,說道:“不要裝模作樣了!你違背了玉帝的旨意,禍害黎民百姓,今天玉帝派我前來捉拿你這個孽障!”小黑龍皮笑肉不笑地說:“大哥休聽他胡言亂語,我來到薛河之後,給這裡的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即使小弟有些小小不然的差錯,你我是同胞兄弟,也得看在兄弟的情份上,讓我三分。如果兄長真的不講情面,哼!我小黑龍也不是好惹的!”小青龍一聽,頓時火冒三丈,氣得“哇呀”暴叫:“呸,你這惡龍,少給我來這一套,你死到臨頭,還不覺。我不與你費這口舌,今日不捉你回去,誓不罷休!”舉起手中的方天化戟摟頭就打。小黑龍也亮出雌雄寶劍相迎。

  兩條龍搖頭擺尾,你來我往,上下翻騰,打在一處。這一場惡戰可不得了,只打得風沙遮住了日月頭,小東山上的大石頭被颳得亂飛。天兵天將與蝦兵蟹將也打在一塊。這片的老百姓,家家屋門緊閉,不敢出門。就這麼一直打了三天三夜。小黑龍的手下被打得七零八散,它自己也漸漸不敵小青龍。小青龍呢?卻越戰越勇。小黑龍一看不行,轉身要逃走,小青龍早預備著了,趁它一轉身,揚起方天化戟打了下去,就聽小黑龍“吱吱”怪叫了幾聲,朝小東山頂上落了下去。小青龍也不怠慢,按落雲頭,騎在小黑龍身上,用玉帝賜的銀針穿透了小黑龍的鼻子,用銀索鏈子拴好,奏請玉帝發落。玉帝降旨:將小黑龍打入千山腳下的黑龍潭內受苦,由小青龍掌管薛河。

  小青龍大義滅親,為民除害,後來又為千山一帶的人民造了不少福。當地人民為懷念它的功德,就把原來的小東山改叫青龍山。時間長了,人們把這座山簡稱龍山了。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最經典的中國神話故事大全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