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保養技巧

  玉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一般收藏家都懂得這點,愛護收藏品就如愛護自己的小孩一樣.擔心它們會受到損害。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和田玉保養的5個小技巧

  避免與硬物碰撞

  玉石硬度雖高,但是受碰撞後很容易開裂,有時雖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紋,其實玉內部的分子結構已受破壞,有暗裂紋,這就大大損害了其完美程度和經濟價值。

  儘可能避免灰塵

  玉器表面若有灰塵的話,宜用軟毛刷清潔;若有汙垢或油漬等附於玉器表面,應以溫的淡肥皂水洗刷,再用清水衝淨。切忌使用化學除油劑。如果是雕刻十分精緻的玉器,灰塵長期未得到清除,則可請生產玉器的專業工廠、公司清洗和保養。

  和田玉器最忌諱碰撞

  和田玉的保養最重要的是要避免碰撞。雖然和田玉的硬度很高,在摩氏6.5~7之間,硬度高於常見的小刀和玻璃。但是和田玉受碰撞後很容易開裂,有時雖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紋,但和田玉內部的分子結構可能已經受到破壞,出現暗裂紋,這將損害玉的完美程度和經濟價值。

  新玉不宜接觸汗液

  和田玉要避免接觸香水等化學液體。有人認為和田玉愈多接觸人體愈好,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新玉器不能接觸太多的汗液,如果接觸會使外層受損,影響其原有的鮮豔度,尤其是羊脂白玉雕琢的器物,更忌汗和油脂。羊脂白玉若過多接觸汗液,則容易變成淡黃色,不再純白如脂,因此不要把新玉器放在臉上和鼻子上去抹油。此外和田玉還要避免陽光長期直射、火烤。

  籽玉和古玉適當接觸汗液則比較有益。籽玉和古玉有一個轉化的過程,需要人的體溫幫助,汗液會使它更透亮。因為人的汗液裡含有鹽分、揮發性脂肪酸及尿素等,可使籽玉和古玉表面脫胎換骨,愈來愈溫潤。

  定期查掛繩防丟失

  和田玉保養要儘可能避免灰塵,如果表面有灰塵的話,擦拭時要用清潔、柔軟的白布擦拭,不宜使用染色布、纖維質硬的布料。玉戴的時間久了會有汙垢或油漬等附於玉的表面或者雕刻縫隙裡,可以用軟毛刷進行清潔。也可以用溫的淡肥皂水洗刷,再用清水衝淨,切忌使用化學除油劑。

  和田玉佩、掛件不用時要放妥,最好是放進首飾袋或首飾盒內,以免擦花或碰損。若是高檔和田玉首飾,切勿放在櫃面上,以免積塵垢影響透亮度。

  為了防止和田玉被割傷、磨花,和田玉飾品一般不會配以黃金、白金鍊,而是繫繩,因此要注意繫繩是否牢固,每一二年要更換系繩,防止丟失。

  和田玉的清洗技巧

  1、和田玉要養成定期清洗的習慣,如果沒有明顯的汙垢,可以按三月一次的頻率清潔一次,夏季天熱,頻率可以適當高一些。清潔的辦法比較簡單,將玉器置放於清水之中,用軟布或軟毛刷,輕輕拍打摩擦玉表面,然之後擦乾水分即可。

  2、當和田玉器受到汙染比較嚴重時,例如一些油跡汙染,清水不能勝任清潔時,則可以在清水中加入適量的中性清潔劑,再用毛刷仔細清洗。注意必須要用中性的清潔劑,因為酸性或鹼性的溶劑都可能會腐蝕玉質。

  3、儘量避免使用超聲波清潔儀清洗和田玉飾。這種方法是運用超聲波震動清水來清洗玉器,由於其簡單快捷,許多玉器店都有配備這類儀器。。但是,雖然這種清洗方法方便了玉器店,但是對玉器可沒有什麼好處,清洗時間過長會使玉石的細小綹裂放大,嚴重時會使玉石裂開,因此小P建議大家還是不要使用這種危險的高科技產品。

  和田玉的選購方法

  從感官上鑑別

  1.光澤,和田玉光澤多為油脂或蠟狀光澤,給人有如凝脂般的感覺,非常有質感;2.結構,和田玉顆粒細小,結構縝密,多為纖維交織的氈狀、絨狀結構,部分玉料較好的玉石,甚至於觀察不到玉內的結構;3.透明度,和田玉多在半透明至不透明之間,多為微透明,在寶石和玉石之中算是比較差了,但是從另一方面說透明度不高,玉石更顯渾厚穩重,因此透明度的鑑別需要結合其它因素考慮。

  看玉器的材料

  材料是玉器收藏的首要前提,優質玉材對於一件玉器至關重要。同等級別的子玉是山料的6--8倍。在市場或網上,更常見以無皮之山料或俄料,充和田子料出售。

  俄料亦屬山料且物質成份一樣,因出礦地在俄國境內而稱俄料,其價更低得多,特性是色白但玉質太水即是透明感過重,密度和油質感均比不上正宗和田子玉料好!若以俄料充和田子料件出售,經驗少者難以辨之。

  真正的羊脂玉,要求透閃石含量達到99%,它是產於冰雪覆蓋的冰河中。不但白且絕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達到羊脂級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敵的。 有些老玩家玩玉幾十年也難得一求。羊脂玉取得難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所以愛玉者常有尋羊脂玉難,難於上青天之感。可以這樣說,也不一定能買到精絕之品羊脂玉。

  現如今自稱羊脂玉的,其實大多數是高白色的山玉或子玉,如不帶皮的高白玉一般多是山料。玉工都知道子玉價佫高之山料數倍,在做工時一定想盡辦法的留皮。有些為了冒充子玉而想方設法做燒染假皮子的,也常可見之。無皮的玉是不是子玉,就要靠鑑定者的經驗和眼力來確定了,因此往往存在著爭議性。 按照和田玉的同等級來說,子料最為貴重,山流水次之,山料又次之。

  辨認造型紋飾

  造型是玉器審美的構架,也是決定玉器收藏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造型是由功能及玉坯形狀決定的,其比例權衡要適當。勻稱而不呆板,均衡而又穩定的是美的作品。 紋飾是玉器的裝飾,它的美醜容易為人們覺察、感受。一般說它服從於器型的需要,或者它們兩者都取決於社會功能的需要。裝飾要看結構、章法、繁簡、疏密等處理,凡結構章法有條不紊,統一和諧就具鑑賞價值。

  工藝細品藝術

  玉器工藝是由料變為器的技術條件,它的性質比較穩定,不易被人真正認識,是鑑賞上的一個難題。凡砣工利落流暢、嫻熟精工必然是美的或比較美的,反之,板滯纖弱,拖泥帶水,則是收藏價值銳減的標誌,不可貿易集之。 藝術是每件玉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難做到的。凡氣韻生動,形神兼備的都是藝術美的表現,反映了豐富的收藏價值。反之工藝差,藝術低劣,一味摩古者違反藝術美的作品,鑑賞價值就遜色得多了。 所以對玉的收藏除重視玉的材質,還要注重玉的工藝水平,關注玉的藝術性。原因很簡單,玉的材質越好,在大自然中的存量越稀少,其加工難度也越大,製造一件良玉就越難成功,價值就越高。

  選購皮色子玉

  和田子玉外表分佈的一層褐紅色或褐黃色玉皮,因此習慣上稱為皮色子玉。有秋梨、蘆花、棗紅、黑等等顏色,琢玉藝人以各種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子、虎皮子、棗皮紅、灑金黃、黑皮子等等。 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帶有此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麗。利用皮色可以製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稱為得寶。 和田子玉色皮的形態各種各樣,有的成雲朵狀,有的為脈狀,有的成散點狀。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 自古以來,同等的帶皮色的子料價格要比不帶皮色的仔料貴得多。自然燦爛的皮色,是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徵,也是真貨的標誌。但假沁色的帶皮子料非常多見,沁色多附著於表面。外表沒有油分比較乾澀,沒有水頭,需要注意區分。

  選購皮色子玉有以下優勢: 1.帶有鋼印***國家鑑定證書***的子玉,無爭議,能確定其保值及增值性。 2.行內有句話:“子料去了皮神仙認不得”。主要指有些優質的山料***甚至俄料***幾可與子料相比,而被無良商人充數高價出售,但進價上卻相差數倍之遠。 因此沒帶皮色的裸體子玉較易有爭議而難定其保值性。因此有人說:裸體玉有爭議,不能確定保值。裸體子玉是黑白照,而皮色子玉是彩照,它給藝術家充分的創作空間,也給了人們五彩斑斕的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