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機妙算成語故事

  成語是漢語詞彙重要的組成部分,成語凝結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文化。成語是人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固定片語,具有固定的結構方式和特定的文化內涵,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的主人公簡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的典故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準備一舉消滅劉備和孫權的勢力,一統天下。劉備派諸葛亮去東吳聯合孫權,共同對付曹操。

  東吳的都督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華,總想把他除掉。一次,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三天之內要造出十萬枝箭,否則就會被斬首。周瑜暗自高興,覺得諸葛亮肯定完成不了任務,可以藉機除掉他。可是,諸葛亮早已想出了完成任務的辦法。他私下向魯肅借了二十隻快船,每隻船上都立了一千多個草人。第二天凌晨,諸葛亮趁江面上大霧籠罩,下令將草船駛近曹軍水寨,裝作攻打曹軍的樣子。

  曹操看到這種情況,下令軍隊用箭射向對方。霎時間,曹軍一萬多名弓箭手一齊朝江中射箭。不一會兒,二十隻船上的草人已經掛滿了箭。諸葛亮讓船上士兵齊聲高喊:“謝丞相借箭。”等曹操明白時,諸葛亮的草船早已駛遠了,曹操悔恨不已。周瑜知道諸葛亮草船借箭的經過後,萬分感慨地說:“諸葛亮靈巧的心思已達到神奇的程度,我的確不如他啊。”諸葛亮巧借東風諸葛亮與周瑜制定了火攻曹營的計劃。但連日來江上一直刮西北風,用火攻不但燒不著北岸的曹兵,反而會燒到自己,只有藉助東風才能火燒曹營,周瑜為此心急致病臥倒在床。

  諸葛亮知道後,給周瑜開了個“藥方”:欲破曹兵,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然後,要求周瑜為他搭起九尺七星壇做法。

  幾天後,果然颳起了東南風。蜀軍藉助東風火攻曹營,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

  的延伸

  【成語解釋】:神、妙:形容高明;機、算:指計謀。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計謀。形容善於估計複雜的變化的情勢,決定策略。

  【成語出自】:宋·趙佶《念奴嬌》:“妙算神機,須通道,國手都無勍敵。”

  【成語簡拼】:sjms

  【成語字數】:4個字

  【感情色彩】:神機妙算是中性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語示例】:***周***瑜大驚,慨然嘆日:‘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近義詞】:錦囊妙計

  【反義詞】:無計可施、束手無策

  【成語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