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神話傳說

  回族是中國分佈最廣的少數民族,因為民族整體信仰伊斯蘭教又稱禮拜寺。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在回族人中間有這樣一段傳說:想傳在先知穆罕默德與異教徒作戰時,在一次戰鬥中穆斯林失利,異教徒們要追捕殺害穆聖。穆聖在逃跑中,被一位耕地的穆斯林救下來,藏身於犁溝壕裡。一會兒,異教徒們就追來了,他們圍住耕地的穆斯林問他見到穆罕默德沒有,這位穆斯林指了一個方向說:“往那邊跑了。”

  異教徒聽了,又一窩蜂地追去。當異教徒們被哄走後,耕地人的那匹騾子忽然大叫起來:“吱格吱格,在這裡,在這裡。”遠去的異教徒們聽了,又折了回來。穆聖一見,對騾子罵道:“不會生子的畜牲!”罵完了又往遠處跑去。半路上,又碰到一個放牧的穆斯林,放牧人又把穆聖藏到草堆裡,等異教徒追來問時,牧羊人指了指北面說:“朝北跑了。”

  異教徒們又信以為真,亂哄哄地向北追去了。這時,吃草的山羊忽然大叫道:“嘰嘎嘎,嘰嘎嘎,在這裡,在這裡。”遠去的異教徒們聽了,又追了回來,穆聖一見山羊壞了事,狠狠地罵了一句:“不顧羞恥的東西!”罵完又向遠處跑去。異教徒們也緊緊追在後面。穆聖跑著跑著,跑進一個果園裡,果園主也是一個穆斯林,他見穆聖被異教徒們追得很急,就忙請他老人家躲到果樹上去。一會兒,異教徒們就追進果園 來,他們問果園主見到穆罕默德沒有,果園主說:“向山上跑了。”

  異教徒們又蜂擁著向山上追去。這時,一隻喜鵲飛到穆聖藏得那棵樹上,叫道:”嘎嘎嘎,在這兒呢,在這兒呢。”跑到山上的異教徒聽了又折了回來。穆聖一眼喜鵲,很氣憤,罵道:“嘴裡吐蛋,眼裡滴血,五黃六月別想喝進水!”罵完就向山上跑去。穆聖跑進山裡,已經兩腿發酸跑不動了。這時,他發現前面有一個山洞就鑽了進去。穆聖剛剛鑽進洞內,就有幾對藍鴿子飛進洞內,一邊吼堂堂,一邊踏掉穆聖在塵土上留下的腳印。又有幾隻蜘蛛也開始忙活起來,它們飛快地抽細絲織起了蜘蛛網。在後面追趕穆聖的異教徒們,追過來發現這裡有一山洞,急忙停下來看,只見塵土上面滿是鴿子的腳印,連洞口的蜘蛛網也是新的,根本就不像有人進去過。於是,又向前追去,穆聖這才脫了險。從此以後,穆聖下了禁令,說金刀子也不能宰殺瓦藍鴿子,對於蜘蛛任何人也不能傷害。

  人們還傳說騾子以前是下駒的,只因那次向異教徒告密被穆聖罵了,以後就再不能下駒了;山羊從前也是有尾巴的,並且不比綿羊的小,只是長了嘴尾巴才脫了的,只剩下一點點尾巴杆子,連羞恥都護不住了。喜鵲也更可憐,每逢伏天,渴死都喝不進水,在“抱兒子”的時候,蛋要從嘴裡往外吐,每吐一個蛋,眼睛都要往出滴血。它們都是因為惹怒了穆聖,穆聖對它們做了都阿,真主準承了穆聖的都阿,給它們才降了這些敗倆。 在今天的回族人中間,至今還有人特別愛惜瓦藍鴿子和蜘蛛,禁止小娃娃們欺負和糟害這兩種生靈。

   篇【2】

  “回回不攜寶”

  公草鞋公的傳說之一:金雞嶺

  金雞嶺不是一座山,是建甌城裡的一條街。

  傳說古時候,建甌城裡有一個窮苦老人。老人沒兒沒女,孤孤單單,就靠打草鞋過日子,故此人都叫他“草鞋公”。草鞋公門前有一塊青石板,每天清早起來,草鞋公就在那青石板上用木棰捶稻草,稻草捶軟了,用來打草鞋。天天如此、日日不斷,那青石板上被捶了一個大坑兒。

  有一天,建甌城裡來了一個“老回回”。老回回在建甌城轉了一圈,對城裡那三山六水、三十六條街、七十二條巷,鐘樓鼓樓都沒心去玩,只單單在草鞋公門前停下來。那老回回對草鞋公說:“草鞋公,你門口這塊石板我買了。”“不賣。”草鞋公說,“我還靠它打草鞋呢。”“我給你十兩銀。”“不賣。十兩銀值什麼事?兩下半就花光了。我打草鞋收入少是少,也是細水長流流不斷呀。”“那我給你五十兩銀。”“不賣!”“一百兩?一百兩銀夠你買一座石山了,還買不到一塊石板捶稻草?”老回回說。

  那草鞋公本來不願意賣石板,但經不住老回回再三磨嘴皮、加價。最後只好答應。兩人商量好,大青石賣價二百兩銀,三日內成交,銀貨兩清。

  老回回取銀子去了。草鞋公目凸凸地看著那塊青石板。青石板上邊除掉自己日日捶稻草捶出的一個大坑外,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實在看不出來哪裡值得二百兩銀。又想:這大青石板這麼值錢,擱在大門口過夜,萬一丟掉怎麼辦呢?心裡不放心,在床上躺了半夜還睡不著,草鞋公索性下床來,使足勁一寸一尺地把大青石挪到厝裡來。

  第二天,草鞋公起床照例規要捶稻草。可那青石板被到厝裡來了。門口蓬蓬鬆鬆的泥地捶不得。在厝裡捶吧,厝又小,捶稻草又髒,一棰棰下去,草屑呀穀皮滿厝亂飛。草鞋公想想還是玩一天,反正第三天過後,大青石就賣得二百兩銀,還怕沒得吃?

  三天容易過,到第四天,老回回來找草鞋公,看見門口石板沒了,大叫“不好!”那草鞋公笑咧咧地從門裡走了出來,對老回回說:“大青石板,我搬入厝裡啦。”老回回趕緊問:“你搬入厝幾天了?”草鞋公說:“你走那一天晚上,我就搬了。”老回回說:“唉呀!現今莫說二百兩銀,就是一錢銀也不值得了。”草鞋公聽呆了,說:“本來這石板總是擱在門口的,是你說值得二百兩銀,我怕被人偷去,才把它搬到厝裡來。還花了不少力氣呢。你想賴賬?”老回回嘆了一口氣:“我說給你聽,實在是這石板不值錢了。你不曉得,這石板下邊,藏著一隻金雞。是你天天捶稻草,稻草裡捶出不少穀子,喂肥了它,使它成了一寶。我把石板買去,金雞也會跟著去。現在,石板讓你搬入厝,你幾天不捶草,金雞早餓死了,我買個死寶有什麼用呢?”草鞋公聽了半信半疑,就從放石板的地下掘開,當真掘到一頭剛死沒幾時的金雞。

  從那以後,草鞋公住的那一條街,就被人叫著“金雞嶺”。

  老回回呢,他一世人找了無數的寶,也破了無數的寶。這一次找寶又找不成,氣起來就病倒。老回回總想找一件寶貝進貢皇帝,病沒好爬起來又去找,剛走出建甌朝天門外,就跌倒,

  跌死了。後人就在老回回死的地方蓋了一座廟,廟名就叫“回回廟”。那回回廟還有跡可尋呢。一直到現在,要是碰到有人丟了東西,建甌人還常常會說:“找回回去吧。”“到回回廟去找吧。”那意思是說:找不到了,不用找了,被老回回帶走了。建甌還有一句俗話叫著“回回不攜寶”,那意思就是說土頭土腦的人,見不得好東西,也得不到好東西。

   篇【3】

  傳說是在很早以前,有位回族媳婦兒養活著一個老婆婆,因為家裡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她就到一個商人家去打短工,給人做飯。

  每次和完面,這位媳婦兩手都捨不得洗手,沾兩手面偷偷回來洗掉給婆婆做麵糊糊吃,這樣可以勉強果腹。過了一段時間後,突然有一天天空中電閃雷鳴、烏雲翻滾,婆婆和媳婦都很害怕,媳婦不禁懺悔不應該吃人家的東西,於是把手伸出去,把兩眼一閉,想讓雷劈掉算了。一聲巨雷響過後,媳婦睜開雙眼,發現自己的雙手不但絲毫未損,而且兩個手上都戴上了金手鐲。從此,回族媳婦戴手鐲也成了孝順老人的象徵。現在有的回族女性沒金手鐲的,也可以用其他材質的代替,如銀手鐲、玉手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