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兒流浪記讀書筆記

  《苦兒流浪記》是法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埃克多馬洛所寫的一部小說。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一***

  《苦兒流浪記》,一本滿腹悲情的書,使讀者不禁為主人公雷米而嘆息。他那艱苦的流浪事蹟,是每個人都無法體會到的。

  這本書主要寫了主人公雷米是英國貴族家的長子,其叔父為了霸佔他的財產,在他六個月時將他抱走,丟棄在巴黎街頭。可又被養父巴伯蘭收留,一直到八歲的那年,又將他賣給了馬戲團的團長維泰利斯,並和心裡美等小動物成為了朋友。後來由於師傅的病逝,小動物們也沒全部失去了生機,只有雷米一人繼續流浪,經過重重的困難,他終於和生母重聚。

  雷米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總能堅強面對,這正是我所缺少的。每當我遇到難題時,總是自己稍稍想一想,便去請教父母同學,這樣自己的腦袋就會和鋼鐵一樣,如果時常不用,不開動腦袋去思索,就會鏽掉,將來想要再開動起來就難了。雷米的養父巴伯蘭在他八歲那年在做工時被打傷,而當官司又輸了,沒辦法,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他只好將雷米的養母巴伯蘭夫人支開,自己偷偷地將雷米賣給了維泰利斯,為家裡暫時解決的困難。可憐的雷米只好跟著師傅浪跡天涯,以表演為生。雷米的養父是一個沒有感情的人,雷米在他們家生活了7年,可以說是養育之恩情勝過親情,不管怎麼說也有了一些親情,可他依然要賣了雷米,這是任何父母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主人公雷米頑強、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二***

  《苦兒流浪記》是法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埃克多?馬洛所寫的一部小說。小說的主人公雷米本是英國某世襲貴族家的長子,但是在他六個月大時,他的叔父為了霸佔侄兒的財產,偷偷將他抱走,丟棄在巴黎街頭。他的養父巴伯蘭將他撿回家,養到八歲後,又把他賣給了藝人維泰利斯。

  從這以後,雷米開始了他以流浪小藝人的身份浪跡天涯。在這段艱苦的旅程中,雷米經歷了生離死別,天災人禍,人情世故……

  在這艱苦的環境裡,不論颳風下雨,嚴寒酷暑,雷米一直以一顆堅定的心,堅忍不拔,頑強的意志,在遇到困難時,毫不退縮,終於克服了重重困難,與自己的生母,弟弟團聚。

  “陽光總在風雨後”是這篇小說所要表達的道理。是啊!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只有經過重重的考驗,才能得到最後的快樂。也許在父母的眼中你是他們的掌上明珠,但一旦離開了這烘托者—一一自己的父母,嬌生慣養的你又該如何在這“弱肉強食”的社會中生存、立足呢?失去了唯一的依靠,你將一無是處。這樣的你怎麼會懂得謀生?又怎麼會能堅強地屹立在這個社會上?

  看了這本書,我不禁感慨萬千,我曾在班級裡看到同學們遇到難題就會跳過、退縮,而不是苦思冥想,抱著“一定要做出來”的信念去面對;我曾在電視上看到在地震中,一些人們因為這突如其來的一切,驚慌失措,像無頭蒼蠅亂躲亂串,而不是馬上反應過來,鎮定地躲在一個安全的地方,思考該怎麼辦;我也曾在電腦上看到一些被綁架的人被綁架時的不知所措。在罪犯用刀抵著你的喉嚨時只是一味的聽從他的安排,任他宰割,而不是冷靜地判斷該如何與他周旋,不露出馬腳,取得其信任,等待著警方的營救……

  《苦兒流浪記》一文給我帶來了莫大的啟示:我要向雷米學習,學習他的勇敢,學習他的堅強,學習他的樂觀,更學習他面對困難永不放棄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和雷米一樣,見到最後的彩虹!

  ***三***

  這個寒假,我再次閱讀了《苦兒流浪記》這本書,雷米這個主人公一出現,就鮮活生動,緊緊地抓住了我的心。像雷米這樣一個柔弱的孩子,在那樣一個無助的社會裡是如何生存的,是貫穿故事始終的主題。

  書本一開啟就令我愛不釋手。雷米很小被叔叔偷偷的扔掉,被巴布蘭媽媽收養,他很愛她,然而養父卻把他賣給了一個江湖藝人。從此,他四處流浪,靠賣藝維持生活。後來江湖藝人也去世了,雷米於是到處漂泊,獨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在這段流浪的痛苦生活中,雷米經歷了許多事:他曾在漫天風雪的森林中受到野狼的襲擊;在礦井裡遇到洪水的侵襲;險些因飢寒交迫凍死在花農門前……他飽嘗了人間的酸甜苦辣,經歷了許多困難和挫折。最終找到了自己的家,自己的生母和幸福!

  在這個故事中,我一次次被雷米的精神所感動,比起雷米,我們的幸福太多太多了。我們從一生下來就衣食無缺。有家人捧著,有老師護著,有優質的物品,但雷米卻要賣藝生活,到處流浪。當我看到雷米與威特利斯班子沒有東西遮蓋風雨,沒有地方取暖入睡,更沒有食物填飽肚子時我覺得我們這些孩子太嬌生慣養了。不要說幹活、做事,就是連自己的生活起居都管不好,看著看著,我就想我以後要自己拿衣服,自己洗澡,自己的事情儘量自己做。雖然這聽起來有點笑話,我可是 12歲的人了,但是我知道在我們班裡像我這樣的孩子還真不少。過於優越的生活條件和長輩們的重重呵護讓我們失去了挑戰困難和挫折的勇氣。

  近段時間我在“1818黃金眼”新聞中看到有城裡的孩子到貧困鄉下去體驗艱苦的生活,爸爸、媽媽說太好了,“給你這樣一個艱苦的環境去試試,一定有很多感觸……”當時我就想如果這樣也好,生活肯定會很苦,但是也會有許多新鮮刺激的事情,說不定在那兒我還學會了“炒雞蛋”、學會了做農活、還交到了許多朋友呢?說不定我也會哭著要回來。媽媽常說“人的潛能是無限大的。”

  看著書中的故事情節,我也偶爾會冒出這樣的念頭:假如我是雷米,我會怎麼樣呢?或許在那樣的環境中我也會如他一般勇敢、堅強。誰知道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經常跟我說“把書讀好是我最大的任務”於是除了讀書以外的事情我很少做,也真得沒有時間,雙休日還要學琴、學棋等等,可是除了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外,更要有那種不怕困難、樂觀向上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精神不是嗎?

  ***四***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高基也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知識經驗的載體,它可以對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我很喜歡看書的,其中是一本法國著名作家寫的《苦兒流浪記》長篇小說。裡面寫的是一個男孩雷米,出生不久便被人抱走並拋在街頭,善良的養母含辛茹苦把他養大。八年來,母子二人想依為命,生活一貧如法,然而在外地打工的養父突然到來,把他給了人家,說沒那麼多錢將他養大,就這樣再一次改變小雷米的命運。他變得無依無靠,他只好四處流浪……生活的磨練鑄就是剛強的性格,面對人生,他從未輕言放棄過,他終於盼到幸福、快樂、來臨那一天!這篇兒童長篇小說讓我深深的感受到,生活的道路並不是那麼平坦,那像我們現在有爸爸、媽媽的幫助和照顧,可是以後的路呢?如沒有爸爸、媽媽的幫助怎麼辦呢?遇到困難和挫折是都要自己克服了!

  所以,做什麼事都決不可以半途而廢,即使學習上有多困難,也不可以輕言放棄。同時,也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美滿的好生活。努力進取、克服困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撐握知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總會盼到成功臨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