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悲傷愛情故事

  關於愛情,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許多故事。愛情故事有美滿幸福的,也有悲傷感人的。你知道有哪些關於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三毛與荷西 夢裡花落知多少

  臺灣作家三毛與荷西的故事浪漫而纏綿緋惻,儘管兩人都已逝去,但他眾仍是無數少男少女心目中的愛情偶像。三毛和荷西相識在西班牙,當時三毛念大學二年級,兩人常常一起看電影、逛公園。一天,荷西對三毛說:“你要等我6年,我有4年在大學要讀, 加兩年兵役要服,6年一過,我就娶你。”後來兩人分手了。按照承諾,以後的6年中他們沒有任何聯絡,這其間三毛去了德國、美國。6年後命運再度將三毛帶回馬德里。這天,有位朋友打電話給三毛:“快來,搭計程車過來。”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的三毛匆匆趕到朋友家。朋友神祕地讓她把眼睛閉上,三毛只覺得一雙溫柔的手臂把她整個兒抱了起來,張開眼一看,哎呀!不得了,竟是那位身材高大、長滿鬍鬚的、她當年的小朋友——荷西。兩人熱烈親吻、擁抱後,荷西把三毛帶到自己的屋內,滿屋子三毛的巨幅照片再一次讓三毛驚呆了,6年來,荷西一直惦戀著她。三毛感動至極,對自己說:“這一生我還要誰呢?”婚後的生活雖然清苦,但充滿溫馨和情趣。三毛說堵塞,“因為幸福滿溢而怕得悲傷”。悲劇果然降臨,在一鎰意外事件中,潛水員荷西過早地離開三毛而去,痛不欲生的三毛幾次試圖自殺,終因親情難捨而止步。然而,數年後三毛還是自縊於醫院,不能不說與此有著密切的關係。

  篇2:唐明皇與楊貴妃 長恨歌

  楊玉環原為壽王瑁王妃,玄宗驚豔於她的美貌,但礙於她是自己的兒媳而不便明目張膽納入宮中,於是想出個讓楊玉環出家,脫離壽王,再以“楊太真”身份入宮的方法。從此楊玉環“三千巨集愛在一身”,並於公元745年被冊封為貴妃。玄宗對楊貴妃的巨集愛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所謂“君王從此不早朝”,為了兩情歡愛,可以把國事先放在一邊;而從“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賊後面,我們看到玄宗甚至動用了他手中的權力來取悅楊貴妃,這樣的做法出發點固然是為了愛,但皇帝畢竟是皇帝,他所做的一切並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必然要牽涉到政治的東西。這使得他們的愛情洽談室不可單純,並最終敵不過政治: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次年玄宗匆匆出逃,發生馬嵬兵變,楊貴妃被賜死,就算是皇帝也挽救不了自己心愛的女人的性命。他們的愛情雖以悲劇收場,但正如白居易所描述的那樣,“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他們的愛情,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皇帝與妃子之間的感情,上升到了真正的愛的層次,這也是後人廣為傳頌其愛情故事的原因。

  篇3:慈禧的愛情

  在北京東城區朝陽門內芳嘉園11號,有一座青磚灰瓦,朱漆大門的漂亮院落,清雅幽靜。院子的大門上,高懸著一塊由愛新覺羅?毓垣所書“桂公府”三個大字匾額。1835年11月29日,一個嬰兒在這裡出生了。她就是日後權傾大清,改寫了中國近代史的慈禧太后。

  因為當時家中庭院裡種著幾株長勢喜人的白杏樹,所以慈禧的爺爺給她起了個大名叫“杏貞”,乳名“杏兒”,取義“忠貞”。

  杏貞17歲入宮,走的是正規的選秀途徑。經過層層篩選,最終得以留在皇宮並被封為蘭貴人。咸豐比慈禧大四歲。21歲的年輕皇帝,正是青春做伴的好時光。正因此,咸豐很快就把蘭貴人忘在了腦後,因為宮中佳麗無數,各具風采。

  得不到皇帝的寵幸,結局一定很慘。不是老死宮中,便是被人暗害。此時的蘭貴人別無選擇,只能背水一戰。於是,春暖花開的美好季節,蘭貴人使盡渾身解數,終於讓咸豐另眼相看。她的嫵媚,自然令他動心。而更多的,是他欣賞她的聰慧、機靈、善解人意,這比美麗更重要。

  由於咸豐體弱多病,內憂外患又讓他心力交瘁。此時的蘭貴人因為喜得貴子,被晉封為懿貴妃。因為工於書法,於是咸豐帝便時常口授,由懿貴妃代筆批閱奏章。

  她的智慧、冷靜和不動聲色的冷酷,讓她的丈夫咸豐皇帝敬佩而恐懼。咸豐於她,不是沒有愛情,而是不敢深愛。愛她,同時還要提防她。所以,去世之前的咸豐皇帝,於三思後寫下了一道密旨交給皇后保管:“朕不能深信其人,此後如能安分守己則已。否則,汝持此詔,命廷臣傳遺命除之。”大意是說,如果皇子載淳即位,而生下載淳的蘭兒***慈禧***不能安分守己,就除掉她,讓她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

  雖有這樣的密旨,但看在彼此一向真心相愛的份兒上,咸豐臨終之際,又給了慈禧一枚“同道堂”印章。他愛這個女人,又怕她飛揚跋扈,無人能夠約束。他既怕她欺負忠厚的皇后,又怕她被別人欺負。所以,矛盾之下,密旨與印章同時出臺,也算是相互制約,自求一個心理平衡。

  短命的咸豐,31歲便離開了人間。

  民間傳說慈禧太后有男寵,若武則天之與薛懷義、張昌宗那樣。清代文廷式《聞塵偶記》雲:光緒八年的春天,琉璃廠有一位姓白的古董商,經李蓮英介紹得幸於慈禧,當時慈禧四十六歲。白某在宮裡住了一個多月以後被放出。不久,慈禧懷孕。慈安太后得知大怒,召禮部大臣,問廢后之禮。禮部大臣說:“此事不可為,願我太后明哲保身。”當夜慈安猝死。

  傳說68歲高齡的慈禧曾與29歲的英國情人同居六年。在英國軍官埃德蒙的眼中,慈禧一點兒都不專橫,她是個優雅美麗的中國女人。情深意切的慈禧,曾送給埃德蒙一件價值連城的宮中禮品,那是乾隆時期大學士劉仁用泥金寫的《漁樵二十詠》。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向斯指出,埃德蒙確有其人。不過慈禧這段黃昏戀,真實性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女人如花,永遠美麗。想來,晚年的慈禧,歷盡滄桑,對愛情自然也更加珍惜。對於聰慧的女子,連臉上的皺紋都是歲月的美麗饋贈。自信的女人不怕老,所以,慈禧的這段忘年戀,自然令人浮想聯翩,寧可信其有。

  慈禧一生的摯愛,卻由一幅畫像揭開祕密。畫像裡滿身珠翠的她,極盡奢華。但耳垂上,卻戴著一枚小得極不起眼的珍珠耳釘。從年輕一直到死,耳垂上的這個珍珠耳釘卻從來沒取下來過,因為這是當年咸豐皇帝賜予她的。

  光陰荏苒,惜日歡情早被時光稀釋成清晨林間的薄霧。太陽出來了,剎那間無影無蹤,讓人疑為春夢一場。只有這小小的一個信物,一個證明,對著菱花裡的衰老容顏,讓記憶得以穿越時空,回到當年。那時青春正好,那時的她貌如春花。那時有個男人,在耳邊輕輕地對她說,我愛你。

  慈禧的愛情,看似撲朔迷離,其實昭然若揭。25歲守寡,直到終老。一枚小小的耳釘,道盡平生的情與愛。原來,慈禧一生的真愛是咸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