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黃芪雞湯要怎麼做

  黃芪能補肺脾之氣,益衛固表以止汗,常與牡蠣、麻黃根等收斂止汗的藥物同用,來治療脾肺氣虛、衛氣不固所致的表虛自汗。好吃的人蔘黃芪雞湯應該要怎麼做呢?接下來,小編跟你分享人蔘黃芪雞湯的圖解做法。

  製作人參黃芪雞湯需要準備的材料

  • 主料
  • 人蔘

    3根
  • 黃芪

    3棵
  • 土雞

    半隻
  • 枸杞

    一小袋
  • 大棗

    5個
  • 適量

  人蔘黃芪雞湯烹飪過程中的步驟圖

  1.把上面4種清洗乾淨

  2.土雞提前緩凍***如果不是凍的可以省略***

  3.高壓鍋一個,把所有東西放進去,鹽除外

  4.鍋里加水沒過雞肉兩指就行,擰到一個小時

  5.好了後放鹽盛出就可以吃了,雞湯最好早上空腹吃碗,效果好

  黃芪的基本介紹

  黃芪***huáng qí***,又名黃耆,為豆科植物黃芪或內蒙黃芪的乾燥根。清朝繡宮內稱其為“補氣諸藥之最”,民間也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煎湯或用黃芪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 防病保健作用。

  黃芪和人蔘均屬補氣良藥,人蔘偏重於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於虛脫、休克等急症,效果較好。而黃芪則以補虛為主,常用於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稱為“表不固”,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

  黃芪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中藥材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託毒排膿、生肌等功效。黃芪屬約有2000種,除大洋洲外,全世界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均產,但主要產於北溫帶。中國產270餘種,分佈於東北至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