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貴妃的真實歷史

  韋貴妃竟然是寡婦?唐太宗怎麼還娶了她作為貴妃?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

  韋氏,唐太宗李世民的貴妃。韋貴妃也是命中顯貴之人,因為她原本已經嫁人,但是丈夫早亡,她是個寡婦,後來不僅重嫁,還嫁給了李世民,所以說真是命中註定的顯貴之人。

  韋貴妃出身於將門世家,她的曾祖父叫韋孝寬,是北周太傅,據說還是非常著名的軍事家,老當益壯,七十多歲高齡時還能騎馬率軍馳騁疆場。父親和祖父也都是高官,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隋朝戶部尚書李子雄的兒子李珉,可見如果她只是一位平民之女,按照門當戶對的說法,她不可能嫁給戶部尚書的兒子。只可惜李子雄父子命薄,他們在隋朝末年跟隨楊玄感,楊玄感是起兵謀反的主謀人之一,但是謀略不足,結果兵敗,李子雄父子也被殺,韋氏就成了寡婦。

  第一任丈夫李珉死後,韋氏就來到東都洛陽,開始她的寡居生活。當時的洛陽被王世充佔據,李世民帶兵攻打,卻久攻不破,只好將洛陽城圍困起來,打持久戰。後來李世民終於讓王世充投降,將洛陽佔據,也是這一次拿下洛陽之後認識韋氏的。

  韋氏個子非常高,據考古證實,她有一米九零的身高,如此身高自然長相也是極美的,身材極佳,完全是運動員或者模特的體格,也難怪李世民會看上比自己年紀還大兩歲的她,自古英雄愛美人呀。韋氏能嫁給李世民當然也是很開心的事情,李世民論相貌有相貌,論才能有才能,論人品有人品,簡直是三好男人,所以韋氏也就不亦樂乎地跟著李世民了。

  李世民對韋氏的感情很好,而且對她很是寵愛。唐朝雖然風氣比較開化,但那畢竟是個封建朝代,七風八俗還是比較多,韋氏是嫁過人的,年紀也比他大,但他絲毫沒有顧忌這些,仍然像寵愛其他的妃子一樣對她。

  在長孫皇后去世以後,後宮就沒有再立皇后,也就沒有名義上的主人了。但是後期後宮之事,太宗基本上都是交給韋氏打理。太宗封韋氏為貴妃,也相當於四妃之首,所以在宮中的地位本來就比較高,各種事情落到她身上也比較自然。當然,歸根結底,地位封號都是太宗給的,如果沒有感情,又怎麼會無故給她這麼好的待遇呢?

  韋氏為太宗生了兩個孩子,一個是女兒臨川公主,一個是兒子紀王李慎。李慎是太宗眾兒女當中非常有才華的,從小就非常好學,封王以後將自己的封地建設得也很好,百姓對他都很愛戴。但是太宗去世以後高宗李治即位,沒幾年李治就將太宗在感業寺出家為尼的遺孀武才人接到宮中,武才人野心勃勃,想謀奪皇后之位,後來甚至謀奪天下。她不僅除掉那些對李唐忠厚的老臣,還將李家子嗣殘害無數。

  太宗還有一個兒子越王李貞,李貞也很有才華和作為,當時武媚娘已經掌握實權,越王李貞反對武媚娘,並且想聯合紀王李慎一起。李慎審時度勢,知道鬥不過武媚娘,就沒有與李貞同謀,李貞後來果然失敗。但是武媚娘卻沒有因此而放過紀王李慎,她對李家的任何人都不放心,所以李慎也遭到貶黜,流放巴州,甚至將他的姓氏都改掉了,最終死於道上。

  太宗死後,韋氏因為有兒子紀王,按照唐禮被封為紀王太妃,隨著兒子紀王李慎前往封地居住。公元665年,因高宗李治要前往泰山封禪,紀王太妃韋氏和燕太妃也一起陪同前往,但是路途顛簸,最終半途她病死在洛陽。洛陽對於她來說是個非常特殊的地方,她是在這個地方遇到李世民的,又在這個地方結束了她的一生。

  第二年,她被陪葬昭陵,從此伴在太宗身邊。她的陵墓是昭陵陪葬墓裡規格最好的一座,這正是她身份地位的顯現。

  韋貴妃是誰:

  韋貴妃***597年~665年***,名珪,表字澤,京兆杜陵縣人。唐太宗李世民妃,貞觀元年四月拜冊“四夫人”***正一品***之首。唐太宗皇十子紀王李慎***貞觀二年出生***和皇十二女臨川公主李孟姜***武德七年出生***生母,永徽年封紀國太妃隨紀王出藩,死後陪葬昭陵。

  顯赫家世

  韋珪出身的京兆韋氏,隋唐之際著名士族家族之一,亦是陳寅恪先生所云之“李武韋楊”聯姻政治集團的四姓之一。然而,韋珪個人的童年又是不圓滿的。尚在襁褓之中,韋珪的父親韋圓成就去世了;而且可能因為韋圓成無子,由其弟韋匡伯承襲了爵位。因此,韋珪很可能是韋圓成唯一的孩子。孩提時,韋珪便因為父親亡故,而傷心哭泣。

  初婚獲罪

  然後,在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貴妃之前,韋珪其實還有一段婚姻。她第一個丈夫是出身渤海李氏、隋朝大、戶部尚書李子雄的兒子李珉。

  613年***隋大業九年***,李子雄隨楊玄感起兵謀反,兵敗後,李子雄父子均被殺;韋珪作為罪官家屬,其實並不能在史料中明確找到她在這一時期的生活軌跡。617年***唐武德元年***,唐高祖李淵即位,宣佈大赦天下。出身京兆韋氏長房的韋珪,或許在此時甚至更早擺脫了第一段婚姻的陰影,而回歸名聲赫赫的孃家。若非其女婿阿史那忠的墓誌出土,在史書、甚至韋珪本人的墓誌上,都不曾對她這一段過往有過一絲著墨。

  再嫁明君

  621年***武德四年***,李淵在關中站穩腳跟後,派李世民帶兵攻打洛陽的王世充,河北的竇建德則帶十五萬大軍殺奔虎牢關而來救援。李世民命李元吉繼續圍困洛陽,自己率三千五百人馬,在虎牢關生擒竇建德,繼而勸降王世充。洛陽城破後,李世民在城中廣結名門望族,安插自己親信,經營洛陽。大約在這一時期,他迎娶韋氏姐妹,韋珪和堂妹韋尼子;日後,堂姐為貴妃,堂妹為昭容。

  根據墓誌記載,韋貴妃姿容端麗,儀態萬方,進退有度,德容俱佳;尤其寫的一手好文章,在當時小有名氣。正因為如此,秦王聞其盛名而納入府中。墓誌對韋貴妃再嫁的界定,是為“良家”。但真實的初衷,不可忽視李世民欲多方拉攏名門望族的考量。

  三年後,624年***武德七年***,韋珪生下她與李世民唯一的女兒“臨川公主”。

  627年***貞觀元年***,唐太宗冊立韋珪為貴妃,位列四夫人***正一品***之一,人生際遇,天壤之別。時年,韋珪30歲。同年,因為母親去世,韋珪十分哀傷,唐太宗因此追贈她已去世三十多年的父親為徐州都督,可見李世民對其感情深厚。628年***貞觀二年***,韋珪生下與李世民的獨子紀王李慎。

  但是,韋珪的貴妃生涯,史書和墓誌卻都惜字如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韋珪深得太宗寵愛,但是其本人卻從未因此驕縱,反而恭謙有加。650年***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韋珪被唐高宗封為紀國太妃,隨兒子紀王李慎遷居藩地。根據韋珪的墓誌記載,韋珪的晚年生活舒心,子女皆不使其憂煩,紀王更是晨昏定省,十分孝順。而唐高宗亦對韋貴妃十分尊敬,不僅拜謁昭陵時將其奉於長輩之席,而且當韋珪在京時,亦常邀請之與高宗武后歡宴。

  陪葬昭陵

  665年***唐高宗麟德二年***,韋珪和越國太妃燕氏陪同高宗到泰山封禪,行至途中,在洛陽病倒。唐高宗派遣醫生和宦官前往診治探視。但是韋貴妃終究年事已高,於九月二十八日薨逝於河南敦行裡第,享年69歲。

  韋貴妃逝世後,唐高宗先是在洛陽城門外舉哀,派遣宦官對臨川長公主、紀王說道:“太妃生前,給她準備了車馬和衣服,期待隨我一起東行封禪。沒想到太妃卻闔然長逝,很傷感,所以把這些衣服與車馬都賜於太妃靈前。”隨後,唐高宗下詔司稼正卿楊思謙監護喪事,賜東園祕器以弔祭;又派遣司平大夫竇孝慈監護靈柩還京;之後復令司稼正卿李孝義、司少卿楊思止監護葬事,特給鼓吹儀仗往返。666年***乾封元年***十二月陪葬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