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人物故事

  《中華上下五千年》,是本歷史書,讓我們深入瞭解歷史上的名人和事件。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司馬昭的野心

  司馬懿殺了曹爽,過了兩年,他也死了。接替他職位的是他兒子司馬師。魏國大權落在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兩人手裡。大臣中誰反對他們,司馬師就把他除掉。魏少帝曹芳恨透司馬師。有人曾經勸曹芳撤掉司馬氏兄弟的兵權。但沒有等曹芳動手,司馬師已經逼著皇太后,把曹芳廢了,另立魏文帝曹丕的一個孫子曹髦。

  魏國有些地方將領本來不服司馬氏的專權,司馬師廢去曹芳後,就有揚州刺史文欽和鎮東毌丘***毌丘,姓,毌音guàn***儉起兵聲討司馬師。司馬師親自帶兵征討,打敗了文欽和毌丘儉。但是在回師許都之後,司馬師也得病死了。

  接著,司馬昭做了大。司馬氏父子三人,一個比一個厲害,一個比一個專橫。

  魏帝曹髦實在忍耐不住了。有一天,他把尚書王經等三個大臣召進宮裡,氣憤地說:“司馬昭的野心,過路人都知道了***文言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著等著他來收拾我。今天,我要同你們一起去討伐他。”

  大臣們知道要跟司馬昭作對,簡直是雞蛋碰石頭,就勸他忍耐,不要鬧出大禍來。

  可是曹髦從懷裡掏出一道預先寫好的詔書,扔在地上,說:“我已經下了決心,就是拼個死也不怕,再說還不一定死呢。”說著,他進內宮去稟報太后。

  哪裡知道這三個大臣當中,倒有兩個人偷偷溜出去向司馬昭通風報信了。

  二十歲的曹髦,根本不懂得怎樣治司馬昭。他集合了宮內的禁衛軍和侍從太監,吵吵嚷嚷地從宮裡殺了出來。曹髦自己拿了一口寶劍,站在車上指揮。

  司馬昭的心腹賈充,帶了一隊兵士趕來,擋住了禁衛軍的去路。雙方打了起來。曹髦上前大喝一聲,揮動劍殺過去。賈充的手下兵士一見皇帝自己動手,畢竟有點膽怯,有的準備逃了。

  賈充手下有個叫成濟的,跟賈充說:“您看怎麼辦?”

  賈充厲聲說:“司馬公平時養著你們是幹什麼的!還用問嗎?”

  賈充這一說,成濟才膽大了,拿起長矛就往曹髦身上直刺去。曹髦來不及招架,被成濟刺穿了胸膛,跌下車來死了。

  訊息傳到司馬昭那裡。司馬昭聽說他手下人真的殺了皇帝,也有點著慌,連忙趕到朝堂上,召集大臣們商量。司馬昭假惺惺裝出悲傷的樣子,跟一位老臣陳泰說:“您說,叫我怎麼辦呢?”

  陳泰說:“只有斬了賈充的頭,才多少可以向天下交帳。”

  司馬昭很為難地說:“還有沒有其他辦法,您再想想。”陳泰說:“依我說,只有比這更重的辦法,沒有再輕的了。”

  司馬昭一聽不是滋味,就不吱聲了。

  後來,司馬昭用太后名義下了一道詔書,給曹髦加上許多罪狀,把他廢作平民,把曹髦被殺的事輕輕掩蓋過去。

  但是,大夥兒還是議論紛紛,怪司馬昭不辦凶手的罪,司馬昭沒法拖下去,就把殺害皇帝的罪責一古腦兒推給成濟,給成濟定了一個大逆不道的罪,滿門抄斬。

  司馬昭除掉了曹髦,另外從曹操的後代中找了一個十五歲的曹奐接替皇位,這就是魏元帝。

  :鄧艾偷渡劍閣

  司馬昭害死了魏帝曹髦,認為內部已經穩定,決心大舉進攻蜀漢。

  那時候,接替諸葛亮的大臣蔣琬、費褘都已死去,蜀漢擔任大的是姜維。姜維有心繼承諸葛亮的北伐事業,幾乎每年都出兵攻打魏國,但是蜀漢的力量已經越來越弱,姜維不但不能夠取得勝利,反而白白消耗了不少兵力。公元263年,司馬昭派鄧艾、諸葛緒各帶兵三萬,鍾會帶兵十幾萬分三路進攻蜀漢。

  姜維看到魏軍聲勢浩大,知道抵擋不了,把蜀兵集中到劍閣***今四川劍閣縣***,守住關口要道。鍾會帶兵到了劍閣,一時沒法攻進去。

  鄧艾看到蜀軍主力守在劍閣,就帶了精兵偷偷繞道到劍閣西面的一條羊腸小道上向南進軍。這一帶本來是人跡不到的地方。鄧艾帶領這支精兵,逢山開路,遇河架橋,走了七百里路,也沒有被蜀軍發現。

  最後,他們來到一條絕路上,山高谷深,沒法前進。這時候,鄧艾的兵士隨身帶的糧草已經快完了,將士們都慌了神。

  鄧艾當機立斷,用氈毯裹著身子,從懸崖峭壁上滾了下去。將士們見鄧艾一帶頭,也跟著滾了下去。有的攀著樹木,一個接一個慢慢地爬下了山,終於越過了這條絕路,一直趕到江油***今四川江油縣***。

  駐守江油的蜀軍沒想到鄧艾會從背後殺出來,突然見到魏兵出現在城下,來不及組織抵抗,只好投降了。

  鄧艾繼續向綿竹***今四川綿陽西南***進攻。守綿竹的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鄧艾派人送信勸說他投降,說“如果你肯投降,就推薦你為琅琊王。”

  諸葛瞻聽說要他投降,氣得火冒三丈,把鄧艾派來勸降的使者殺了。他擺開陣勢,決心和鄧艾拼個死活。但是畢竟敵不過鄧艾,諸葛瞻和他的兒子諸葛尚都戰死了。

  鄧艾拿下綿竹,直奔蜀漢都城成都。成都的百姓做夢也沒想到魏兵來得那麼快,一聽鄧艾兵臨城下,紛紛到山上樹林裡去避難。蜀漢朝廷更是亂成一團,後主趕快召集大臣商量。有人主張往南逃,有的主張投靠東吳,有人認為現在魏國大軍壓境,不如趁早投降。

  後主是個沒主意又膽小的人,根本不想抵抗。等鄧艾大軍到達成都,他已經叫人反綁著兩手,率領文武百官出城門投降了。

  鄧艾進了成都,覺得自己了不起,驕傲起來,連鍾會也不在他眼裡。他直接向司馬昭上書,要趁這次打勝仗的勢頭,一鼓作氣把東吳滅掉。哪兒知道司馬昭下個命令給鄧艾,說:

  “軍事行動不許自作主張。”這件事把鄧艾氣得要命。

  正在劍閣跟鍾會對抗的蜀將姜維,得到鄧艾襲擊成都的訊息,正想退回去保衛成都,接到後主的命令,要他向魏軍投降。

  蜀軍將士接到這個命令,又氣憤又傷心。有的兵士恨得拔出刀來,在大石頭上亂砍。

  姜維倒是十分冷靜。他跟將士們一核計,決定向鍾會投降。鍾會也賞識姜維是個好漢,把他當作自己人一樣看待。兩個人出門一塊坐車,回到軍營一起議事,要好得簡直拆不開。

  姜維利用鍾會和鄧艾之間的矛盾,勸鍾會祕密寫信給司馬昭,告發鄧艾謀反。

  司馬昭本來猜忌心很重,接到鍾會的報告,就用魏元帝的名義下道詔書,派人到成都把鄧艾抓起來,用囚車押回洛陽。他怕鄧艾抗拒,又命令鍾會進軍成都。

  鍾會到了成都,派一支人馬用囚車把鄧艾押到洛陽。半路上,鄧艾被人殺了。鍾會用計除掉了鄧艾以後,兵權全掌握在他一個人手裡,他就決定謀反了。

  鍾會跟姜維一商量,姜維完全贊同他。因為姜維另外有他自己的打算,他想利用鍾會殺掉魏軍將領,然後再除掉鍾會。他偷偷地給劉禪送了一封信,說“請陛下再忍受幾天委屈,臣一定把國家恢復過來。”

  鍾會哪兒知道姜維的打算,他以為姜維真心跟他合夥反司馬昭。他假傳太后的命令,說司馬昭殺害魏元帝,叫他發兵討伐。他怕魏軍將領不服,把他們軟禁在蜀宮裡。

  魏軍將士對鍾會的命令本來有點懷疑,後來,有人傳出謠言,說鍾會、姜維要把北方來的將士殺光。這一來,大家都亂了起來。有的在宮殿四周放了火。亂兵進了宮,姜維、鍾會控制不住,都被亂兵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