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人啟示的寓言故事精選

  寓言故事就是作者把想要說明的道理,通過虛構的故事來表達,讓學生從虛構的故事中受到啟發。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阿凡提的故事

  阿凡提在鎮子上開了個的染坊,給附近的鄉親染布,有一次,鎮子上新來了個小法官,住在一個財主家裡。那財主便覺得十分光彩,到處炫耀。他向阿凡提吹噓說:“新來的法官老爺,是世上少有的聰明的法官老爺,他學識淵博,腦袋裡充滿了智慧。”“有可能”,阿凡提說,“因為現在當法官的,辦事情只看誰給的錢多,用不著智慧,所以智慧就都在他腦子裡存起來了。”一聽這話,財主生氣地“哼”了一聲,回去就告訴給了法官。法官氣急敗壞,一心想找機會報復阿凡提一下。

  這一天,法官在財主家拿了一匹布,來到阿凡提的染坊,用蠻橫的口氣說:阿凡提,給我把這匹布好好地染一染,讓我看看你有多麼高的手藝!”你要染成什麼顏色的,法官先生?”我要染的顏色普通。它不是紅的,不是藍的,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不是綠的,又不是紫的,不是黃的,更不是灰的。明白了吧?當染匠的阿凡提!”法官不懷好意他說,‘聽說你的智慧不光存在腦子裡,還會用,你能染出來嗎?跟在法官身後的財主,也狗仗勢他說:阿凡提:要染不出法官老爺要的顏色,法官老爺可不會輕易饒恕你!”

  阿凡提知道他倆是故意來尋釁鬧事的,但仍毫不在意地把布接過來,說:“這有什麼難辦的呢,我一定照法官先生的意思染。”“你真的能染?”法官看著阿凡提那不慌不忙、滿有把握的樣子,吃驚他說,“那麼,我哪一天來取呢?你就照我說的那一天來取。”阿凡提順手把布鎖在櫃子裡,對法官說,“那一天不是星期一,不是星期二,也不是星期三,不是星期四,不是星期五,叉不是星期六,連星期日也不是。到了那一天,我的法官先生,你就來取吧,我一定會使你滿意的!”法官被說得沒了主意,那個財主更傻了眼,他倆一塊兒灰溜溜地退出了染坊。

  聰明的阿凡提用自己的智慧與象徵醜惡的地主壞人作鬥爭。面對他人的刁難,我們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篇二:烏鴉喝水的故事

  烏鴉喝水 有一年夏天,天氣特別的炎熱,好多天都沒下過一次雨了,炎熱的太陽晒得地皮都發燙,小河和池塘的水都幹了,人們只好從井裡打水喝。

  一隻烏鴉口渴極了,到處找不到水喝,它想起人們常到井邊打水,於是就向井邊飛去。正好井邊放著一個大瓦罐,裡面還有半罐子水,烏鴉一看高興極了。

  它探著身子站在水罐的罐口,準備痛痛快快地喝水,可是那罐子太深了,裡面的水又很淺,烏鴉伸長了脖子還是喝不著水。

  這可怎麼辦呢?烏鴉想把水罐子推倒,可是那水罐太重了,憑烏鴉的力氣根本就搬不動。罐子裡面有水可就是喝不著,烏鴉又渴又氣。它用爪子抓起一塊石子對準水罐子扔了進去,它想用石子把罐子砸碎,誰知石子“撲通”一聲剛好掉進了水罐裡,水罐子一點也沒破。

  可是聰明的烏鴉卻發現,石子掉進罐子裡後,裡面的水好像比剛才高了一點。這下子,烏鴉有辦法了,它連忙用嘴撿起一塊石子,用爪子抓起一塊,把兩塊石塊都投進了水罐子裡,水又升高了一些,但還是夠不著。

  烏鴉沒有洩氣,它一次一次的把石子運來,投進水罐裡,罐子裡的水呢,也一寸一寸慢慢地向上升了,最後烏鴉終於可以喝到水了。

  烏鴉站在那罐子的口上,痛痛快快的喝了個夠。

  烏鴉喝水的故事告訴我們遇到困難要積極想解決辦法,不要害怕困難,要想著去解決他,面對他。而且要堅持下去,想辦法讓自己的處境好起來,就像故事裡的烏鴉一樣認真思考,多動腦筋,才能讓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篇三:掩耳盜鈴的故事

  春秋時候,晉國世家趙氏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裡吊著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子,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鐘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裡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鐘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響的。凡是客觀存在的東西,它不會依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有的人對對自己不利,或不喜歡的客觀存在,採取不承認的態度,以為這樣做,它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鈴”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小朋友們,可千萬不要做這樣的人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