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史記的歷史故事成語故事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作為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那個動盪年代的歷史。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心狠手辣

  由於太子之爭,呂后最痛恨戚夫人和她的兒子趙王如意。劉邦死後,自己的兒子劉盈即位,她就下令把戚夫人囚禁起來,並派使者去召趙王進京,打算加害他。趙王的丞相周昌對使者說:“高帝將趙王託付給我。我聽說太后怨恨戚夫人,想要召趙王進京將他們母子二人一同殺掉。我不能遣送趙王進京。況且趙王現在正在生病,也不能遵奉詔命。”使者往返幾次達不到目的。對此,呂后大為惱怒,便派人將周昌召進京城。此後她再次派使者召趙王進京,這一次,再也沒有人敢阻撓了。

  趙王還在進京的路上時,惠帝聽說太后有意加害趙王,便親自到長安城外的霸上去迎接他,把他接進宮裡與自己一同起居飲食,親自守護他。呂后便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來加害如意。但百密總有一疏,惠帝元年十二月的一天清晨,天子出宮射獵,趙王因為年幼而不能一同前往。呂后聽說趙王獨自在宮中,便派人用毒酒害死了他。等惠帝回宮以後,趙王已經死去。

  此後,呂后又極其殘忍地砍斷了戚夫人的手足,挖去了她的雙眼,薰聾了她的耳朵,給她喝下了啞藥,把她丟棄在廁所裡,稱之為“人豬”。過了幾天,呂后召喚惠帝去觀看“人豬”。惠帝看見以後,不知道這是什麼人,經過詢問才得知這是戚夫人。他悲痛萬分,大哭不止,並且生了一場大病,臥床不起有一年多。劉盈派人向他的母親請求說:“您的所作所為不是人所能幹出來的。我是您的親生兒子,看來是不能再治理天下了。”從此以後,惠帝整日飲酒淫樂,不理朝政,久而久之便患上了疾病。

  :脣亡齒寒

  公元前260年,秦國進攻趙國。秦王盤算說:“到時齊、楚一定會援救趙國,如果他們關係親近,我們就退兵;如果他們不親近,我們就進攻它,先試一下再說。”趙國遭到秦國長時間的圍攻,糧食消耗殆盡,便請求齊國支援,齊國不答應。大臣周子弟對齊王說:“大王,我們答應趙國的請求就會使秦兵撤退,如果不答應秦兵就不會撤退,這樣就使秦國的計謀得逞,而齊、楚的計謀就失敗了。況且趙國對於齊、楚來說,就是一道屏障,好像牙齒外面有嘴脣一樣,嘴脣沒有了,牙齒就感到寒冷。今天趙國滅亡,明天禍患就該輪到齊國和楚國了。而且救趙是高尚的義舉,使秦兵退卻,還可以顯揚您的威名。如果因為吝惜糧食而不去做這件事,那就大錯特錯了。”齊王不聽勸諫,堅決不派兵援助。秦軍終於在長平打敗了趙國的四十多萬軍隊,幷包圍了邯鄲。

  :臥薪嚐膽

  當初勾踐被困會稽時,整天愁眉苦臉,嘆息說:“難道我真的要在這裡結束我的一生嗎?”文種見勾踐如此消沉,就勸他說:“大王,商湯當年被囚禁在夏臺,周文王被圍困在羑里,晉國重耳逃到翟,齊國小白逃到莒,可是他們最終都稱霸天下。由此看來,誰又能保證我們今日的處境在某種程度上不是一種福呢?大王不要灰心,我相信您總有一天會稱霸天下的。”

  勾踐得到吳王赦免,回到越國後,發誓要一雪會稽被圍之恥。為此他下定決心勵精圖治,兢兢業業,使自己國家能夠早日富強起來。為了時刻激勵自己,他晚上睡在草蓆之上,把苦膽掛在座位的上方,使自己時刻都能嚐到苦膽的滋味,甚至吃飯時都要仰頭嚐嚐苦膽。他經常提醒自己:“勾踐啊,你忘記會稽的恥辱嗎?”為了節省國庫的開支,他親自下地耕作,他的夫人也親手織布,從未吃過肉食,也從不穿戴華麗的衣服。勾踐對待賢人彬彬有禮,對賓客熱情誠懇,因此越國的百姓都很敬重他。

  一天,勾踐請范蠡出來管理國家政務,范蠡回答說:“用兵打仗之類的事情,文種不如我;而說到鎮撫國家,發展生產,我就不如文種了。”於是勾踐就把國家政務委託給文種,讓范蠡和大夫柘稽到吳國做人質。

  勾踐從會稽回國後七年,始終撫慰自己的士兵百姓,日夜準備一雪前恥。大夫逢同進諫說:“國家剛剛從戰爭的創傷中恢復過來,今天才剛剛變得稍微有些殷實富裕,如果我們整頓軍備,吳國一定懼怕,吳國一懼怕,必然會派兵來攻打我們。傳說凶猛的大鳥襲擊目標時,一定先隱藏起來。現在吳軍正在侵略齊、晉兩國,而吳國對楚、越兩國有深仇大恨。我們不如結交齊國,親近楚國,歸附晉國,厚待吳國。吳國一心稱霸,對待我們一定很輕視。我們到時就可以聯絡三國的勢力攻打吳國,再趁它疲憊的機會趁機將其滅掉。”勾踐聽完後,覺得逢同的話有道理,就按照他的說法和齊、楚、晉三國結盟,為將來的戰鬥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