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到畢棚溝旅遊攻略經典推薦

  畢棚溝的樹是它的主旋律,樹從溝口一直延伸到目光不能及的地方。飄搖的松蘿淡淡地垂掛在樹枝上,隨風長滿整個溝壑。人們送給這淡綠的生命一個長記憶的名字———老人須。風起,風過,它都在風中述說不老的神話。我將她繞在手腕上,只想覓得一縷古樸的清風,或許風裡還有一個悽迷的故事。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成都到畢棚溝旅遊攻略,方便大家出遊!

  成都到畢棚溝旅遊攻略:

  建議從成都做汽車到理縣客運站外搭乘小麵包車前往畢棚溝內,20元/人;可坐車經過景區門口並直達公路盡頭-上海子接待站。上海子接待站處可乘電動交通車環線遊覽主要景點,到達上海子接待站後建議步行,因為都是棧道。

  景點推薦

  米亞羅紅葉

  “米亞羅”是藏語,意即“好耍的壩子”,地處岷江支流雜谷腦河谷地帶。“雜谷腦”也是藏語“吉祥”的意思。風景區內群山連綿,江河縱橫,風光宜人,尤其是當秋風乍起之時,風景區內沿雜谷腦河谷兩岸密林中的楓樹、槭樹、樺樹、鵝掌鬆、落葉松等漸次經霜,樹葉被染成為綺麗的鮮紅色和金黃色。這時候,萬山紅遍,層林盡染,3000平方公里的紅葉,如春花怒放,紅濤泛波,金黃流丹,三千里紅葉裝飾著三千里江山,成為一大奇觀。三千三百道溝,三千三百道樑,溝溝有紅葉,溝溝有融雪,溝溝有泉湧。山被紅葉遮掩,水被紅葉浸染,道被紅葉鋪成,一簇簇、一團團燃成米亞羅秋的火焰。雪山,溫泉,森林,紅葉,藏羌文化,構成一個神奇的紅色夢幻走廊。

  畢棚溝景區四季分明,每個季節都有獨具特色的看點,已形成了“春看山花、夏避暑、秋賞紅葉、冬滑雪”的四季旅遊格局。

  箭竹峽:海拔高度2735米,畢棚溝屬於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棲息地範圍,此峽谷內有成片生長的箭竹,面積約1000餘畝,故名“箭竹峽”。箭竹葉片小而密,前部像箭頭一樣,中部以下最寬,所以叫箭竹,箭竹是熊貓最喜歡的食物。


畢棚溝

  樺樹林***紅樺林***:紅樺面積1000餘畝,海拔高度約2885米。是景區紅葉景觀觀賞較為集中的一個點,紅樺又名紅皮樺,因樹枝、樹梢顏色發紅而得名,紅樺樹皮深紅鮮豔,呈剝落層狀剝落,樹冠寬大,每到深秋時節經霜的樺樹葉一片金黃,色澤十分豔麗,是彩林紅葉類景觀之一。

  龍王海:龍王海海拔高度2946米,積水面積480餘畝,是一個翡翠般的高山湖泊,龍王海四季變換萬千,春夏季,千山競秀,蒼翠欲滴,深秋時節,漫山紅遍,奼紫嫣紅,冬日一片潔白,湖邊銀裝素裹、冰清玉潔,湖中倒映著藍天白雲,雪峰飛鳥,彷彿進入了童話般的世界,相傳此湖中居住著龍王,故名龍王海。

  娜姆湖:積水面積約12.5畝,冬季湖面全部封凍其下水流潺潺不息,猶如明鏡玉石一般,冰清玉潔,故以傳說中聖潔的藏族姑娘“娜姆”為其命名。湖與酒店別墅相依,渾然一體,湖中小橋流水,矗立的白塔和古碉代表著一方吉祥安寧,冬季至初春,自然封凍的娜姆湖形成了天然的滑冰場,冰面厚度達0.5米以上,景區配備有滑冰鞋,旅客可盡情滑冰遊樂。

  娜姆湖滑雪場:滑雪場全長1000米,各項技術指標均按標準滑雪場建造,配備有拖牽索道、高檔滑雪板以及雪橇、雪爬犁和雪上飛碟等器具,可同時容納200人滑雪,是南方低緯度最理想的滑雪場所。

  月牙雪山***觀景點***:海拔3212米,遙望月牙雪山,猶如一彎新月懸掛在湛藍的天幕下,日朗天晴時,雪峰山腰嫋嫋升起輕紗般的雲霧,漸漸繚繞在山峰之巔,使恍若仙境的月牙山峰更增添了神祕感。

  杜鵑山:海拔3250米,面積400畝,杜鵑山又名羊角花,中國候選國花之一。每年五月中旬,這裡集中成片的杜鵑花競相開放、豔麗多姿,杜鵑花種類達36種,較為珍貴的有大白杜鵑、紫丁杜鵑、秀雅杜鵑、黃花杜鵑、美容杜鵑等。

  紅石灘:紅石灘海拔3300米,這裡成片的紅石猶如瑪瑙般鑲嵌在溪溝和叢林之中,專家有兩種解釋:一是石頭中的礦物質含量過高,造成石頭、玉或晶體形成紅色;生物專家的解釋是:紅石是花崗石上的一種特殊的紅色藻類佈滿岩石,這種微生物只有空氣質量相當好的地方才能生存。

  護法神山***觀景點***:護法神山觀景點海拔高度3450米,山峰群體景觀,最高峰海拔高度約4800米,挺拔秀美、現狀各異,直插雲霄。早晚山峰周圍雲霧繚繞,群峰若隱若現,猶如佛祖身旁之眾護法神,威嚴凜然,故名“護法神山”。護法神山日夜守護著整條溝的安寧與祥和,給人們留下了許多遐想。

  黑石坡·雙子峰:山峰景觀,系由巖體崩塌滾落形成,黑石佈滿整個山坡,故名“黑石坡”。黑石坡觀景點海拔高度3475米。其不遠處有兩座山峰,並肩而立,猶如孿生兄弟,故名雙子峰。

  杜鵑林:畢棚溝內的杜鵑常見有兩種:一是紅背杜鵑,當地稱大羊角,紅背杜鵑生長在海拔3400—3800米左右,在此處的杜鵑稱雪山杜鵑,當地人稱矮個子羊角,它分佈在海拔3400—4500米的高山地區,多於森林上限形成大面積的灌叢群落,外貌深綠色,密集叢生,覆蓋度約95%,平均高1.5—2.0米,最高約3米。在5—6月不同海拔高度的羊角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把景區點綴的分外妖嬈。

  畢棚溝景區內居住著藏、羌、漢三個主體民族,藏、羌民族歷史悠久,藏羌風情特色濃郁,是藏羌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不斷積累的豐富積澱。藏、羌民族不但完整儲存和延續了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化習俗、生產生活方式,而且在相互交往中形成了獨特的共居文化,被譽為天然民族博物館和藏和羌民族文化風情走廊。

  娜姆湖酒店:娜姆湖酒店是8幢別墅式的樓房組成,內部設施按四星級標準建造,外觀具有藏羌民族風格,保持與原生態環境相和諧。酒店集住宿、餐飲、會務、購物、娛樂為一體,是休閒避暑的理想場所。

  電瓶車***處:從此處進入核心景區,景區內有原始森林、溼地、沼澤、高山湖泊、沙灘、大型瀑布、冰川、雪峰,遊客可選擇乘電瓶車或徒步遊覽,全程單行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