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練習題附答案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是世界近現代史上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一個難點內容,尤其是它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關係方面難以掌握。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

  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練習題一、選擇題

  1.***2014·山東濟南部分學校高三調研***斯塔夫裡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那時的西歐是無可匹敵的,它擁有向外猛衝的推動力——宗教動力、思想騷動、經濟活力、技術進步和有效動員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國。”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開闢的原因和條件B.啟蒙運動的歷史影響

  C.近代科技發展的社會基礎D.殖民擴張的客觀作用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新航路開闢的原因和條件。閱讀題幹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論述了新航路開闢的原因和條件,故A項符合題意。

  2.***2014·滕州一中調研***“從1500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幾個時代中的地區孤立與19世紀的歐洲統治世界之間的一箇中間階段。”在這一階段*** *** A.世界各地區的聯絡日趨加強

  B.代議制度普遍建立

  C.馬克思主義產生D.歐洲一體化程序啟動

  [答案]A

  [解析]“從1500至1763年”即從新航路開闢到工業革命前,世界各地區的聯絡日趨加強,A項正確;代議制度普遍建立是在19世紀中期,故B錯誤;馬克思主義產生是在1848年,故C錯誤;歐洲一體化程序啟動是在20世紀60年代,D項也可排除。3.***2014·江蘇徐州高三一模***法國米歇爾·博德在《資本主義史》中認為:西方歷史上的所謂“地理的發現”,使歷史進入了雙重的結合。這裡“雙重的結合”主要是指*** ***

  A.商業革命與價格革命 B.商品貿易與殖民掠奪

  C.資本輸出與世界市場 D.民主擴充套件與科學傳播

  [答案]B

  [解析]“商業革命與價格革命”只體現出對西歐的影響,不符合題幹“歷史進入雙重的結合”的意思,故A項錯誤;新航路開闢開始了世界範圍內的商品貿易,開闢了西方殖民者對世界的掠奪,故B項正確;資本輸出屬於19世紀末資本主義侵略的特點,與題干時間不符,故C項錯誤;民主擴充套件與科學傳播是在l7~18世紀,與新航路開闢時間不符。故D項錯誤。

  4.***2014·湖北部分重點中學高三聯考***消費價格指數是反映消費品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價格越高,價格指數越大。下表是英國曆史上消費品價格指數變化情況,形成表中價格指數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價格指數 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 A.生產萎縮使產品供應越來越少

  B.貴族追求享受大量購買奢侈品

  C.殖民掠奪使金銀輸入越來越多

  D.英國經濟結構的變化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開闢的影響。表格資料反映了自新航路開闢以來,英國物價持續上漲,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是新航路開闢以及英國殖民擴張的影響之一。隨著殖民擴張的進行,大量金銀輸入,導致金銀價格下跌而物價上漲,故選擇C項。此時英國資本主義興起,生產迅速發展,需要資本的原始積累,掠奪的財富大都轉化為急需的資本原始積累,故排除A、B兩項;英國經濟結構的變化並不能直接影響物價,故排除D項。

  5.***2014·山東臨沂高三期中***17世紀***嚴格地說是1580~1670年間***被稱為荷蘭的“黃金時代”,期間荷蘭經濟取得了“在後人看來也可能是個令人歎為觀止的奇蹟”,成為“第一個現代經濟體”。其主要原因是*** ***

  A.在新航路開闢後成為世界商貿中心

  B.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成為海上霸主

  C.頒佈《航海條例》掌握了海上優勢D.憑藉發達的貿易、金融和造船業稱雄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荷蘭的殖民擴張。B項與C項說的是英國,故不選。“在新航路開闢後成為世界商貿中心”,開始是葡萄牙與西班牙,故A項不對。結合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伕”,可知D項正確。

  6.***2014·德州平原一中調研***右圖可以反映16世紀到18世紀中期的諸多歷史現象,其中不包括*** ***

  A.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B.歐洲加速資本原始積累

  C.黑人奴隸貿易盛行

  D.美洲印第安人慘遭劫難

  [答案]A

  [解析]根據所學,圖片反映的16世紀到18世紀中期的歷史現象是三角貿易。根據所學,其加速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但致使美洲印第安人慘遭劫難。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B、C、D說法不符合題意。

  7.***2014·江蘇南通海門高三一模***葡萄牙歷史學家巴若斯寫道:“船員們驚異地凝望著這個隱藏了多少世紀的壯美的岬角。他們不僅發現了一個突兀的海角,而且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下列有關這個“突兀的海角”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承載著歐洲人去尋金的夢想

  B.記錄著航海家前赴後繼的征程

  C.見證了世界殖民霸權的興衰

  D.控訴著黑奴貿易的殘酷和血腥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新航路的開闢及其歷史背景和影響。這個“突兀的海角”指的是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到達的非洲最南端的海角,它後來被命名為“好望角”。尋金熱是新航路開闢的社會根源,A項說法正確。迪亞士的航行是新航路開闢的起始,B項正確。世界殖民霸權由葡萄牙、西班牙到英國,非洲可以見證這一變遷,C項正確。奴隸販子從歐洲出發,乘船到達非洲,在非洲通過各種卑鄙的方式俘獲黑人之後,將其運往美洲,賣給美洲的種植園主,再把美洲的黃金和工業原料運回歐洲,這就是一本萬利的“三角貿易”,這一過程在大西洋上完成,不會經過好望角,故D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8.***2014·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聯考***1584年,《論西方發現》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黃金、白銀,也肯定能給英國帶來財富。新市場將大大刺激英國工業的發展。英國的僱傭機會將增多,許多流民將成為繁忙的工匠。據此可知*** ***

  A.殖民擴張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

  B.殖民擴張給英國帶來更多就業機會

  C.工業革命急需廣闊的海外市場

  D.工業生產有利於殖民地人民就業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英國殖民擴張的影響。根據材料資訊“新市場將大大刺激英國工業的發展。英國的僱傭機會將增多,許多流民將成為繁忙的工匠”可知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殖民擴張帶來就業機會,沒有指出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勞動力,故A項錯誤。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故C項錯誤。材料指出“英國的僱傭機會將增多”,沒有說明殖民地人民的就業情況,故D項錯誤。

  走向世界的資本主義市場練習題二、材料分析題

  9.***2013·昆明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木薯、馬鈴薯、甘薯和玉米,還有花生、豆類和西紅柿,極大地豐富了整個世界可以利用的食物資源,並且一直持續到今天。“哥倫布交流”的結算清單很複雜,但這場交流開始以後,世界就不可否認地改變了。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524年,有西班牙人這樣說:“以前我們在世界的邊緣,現在在它的中央了,這給我們的命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材料三 哥倫布沒有到達印度,但他發現了至關重要的貴金屬。據權威統計,從1493年到1800年世界白銀產量的85%和黃金產量的70%來自拉丁美洲。美洲白銀生產在16世紀約為17 000噸,到17世紀約為42 000噸,其中有31 000噸運往歐洲。歐洲又將約40%運往亞洲……全球白銀產量的一半最終抵達亞洲,尤其是中國和印度。

  ***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哥倫布交流”使世界發生了哪些改變?

  ***2***材料二中“以前我們在世界的邊緣,現在在它的中央了”的含義是什麼?從世界的“邊緣”到世界的“中央”後,西班牙做了些什麼?

  ***3***根據材料三,簡要說明16~18世紀美洲白銀的主要流向***不能照抄材料***。造成美洲白銀這樣流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答案]***1***擴大了世界各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各地經濟的發展和美洲的開發;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雛形出現;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開始形成一個互相影響、聯絡緊密的整體;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也給美洲的印第安人和非洲的黑人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2***新航路開闢前,歐洲商路和貿易中心在地中海沿岸,西班牙處於該中心的邊緣;新航路開闢後,歐洲的商路和貿易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牙處於中心區。開闢海外殖民地,掠奪財富,開展海上貿易,引發商業革命等。

  ***3***美洲→歐洲→亞洲;美洲→亞洲。當時,歐美商品在亞洲沒有競爭力,而歐美又迫切需要亞洲***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