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學習中小學課程建設心得體會

  翻看著這幾天的學習記錄,腦海裡回想著6天來在山東師範大學的課程建設學習,聆聽著9位專家和校長關於中小學課程建設的介紹和闡述,仍舊記憶猶新,收益頗豐。

  第一天上午是由山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徐繼存教授所講解的《學校課程建設的區域推進》,徐教授的講解幽默風趣很有特點。他指出每天要更新自我,懂學生所需,明白學生的心理特點,瞭解學生,從而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這是學校課程建設的基礎。學校課程建設的區域推進需要行政的介入,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實施,順利的驚醒。在課程建設的推進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繼承與創新的關係、現實與理想的關係和自由與規範的關係,因為教育沒有革命只有改進,充分論證理想的實現,不要脫離現實,只有闡明立場,加強論證才能逐漸改善課程框架,完善學校的課程建設。

  下午是由韓登亮博士講的《國內外課程整合的幾本正規化研究》,韓教授概括了課程整合研究的背景與意義,讓我清晰地認識了課程整合的概念與內涵,滲透了課程整合的理論基礎並總結了國內外課程整合的基本正規化,與此同時韓教授還列舉了國內外的很多課程整合的範例,生動的表達了各國課程整合的差異,最後還強調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整合的課程目標。讓我明白了,課程整合是一個過程,而非一勞永逸的結果,課程整合還是打造學校課程特色的有效方式。

  在這六天的培訓學習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青島浮山路小學方露校長所講的《基於學校文化課程與教學的實踐與探索》,方露校長指出在學校的教學管理上要有標準、有節奏,有標準指的是有檢查反饋機制和延時追蹤機制;有節奏分為三個階段,調研穩定期、主題研究期和總結展示期。這也就是說要有團隊精神,要根據不同發展階段教師的情況,實施針對性的培訓,挖掘每一個階段教師成長的生長點,以具體內容和形式啟用教師自主發展的動力,從而推動其持續增長。教師的成長有入職成長期、骨幹穩定期和成熟高原期,從教師基本規範的形成到目標推動下的自主發展,以及到最後的“導師制”喚醒職業的成就感,層層深入,有條不紊的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成長,這也就形成了浮山路小學特有的課程建設體制。

  方露校長團隊的成員還給我們聲情並茂的展示了他們學校的“讀書節”。“讀書節”的創辦原則是以學校為主,全體參與,輻射家庭,每年的世界讀書日開幕,前後歷時一個半月的時間,近20多項與閱讀有關的活動,形成了以“誦、辯、演、寫、講、畫”為主要載體的活動形式,可謂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讀書節”實施的策劃詳盡周密,每一個活動都井然有序,學生們的參與熱情高漲,激發了孩子們發自內心對讀書的熱愛!

  通過聆聽專家的講解,明確了課程建設的發展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實際需求,要以學生的需求為主,清楚學生需要的是什麼,把課程的選擇權交給學生。課程的建設還要對學校周邊及教師自身的資源進行充分的調查和挖掘,對資源的優勢與不足做到心中有數。培養目標要具體,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而制定,並根據目標設定相應的課程體系。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要不斷加以完善和改進,使校本課程更加飽滿。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儘管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儘管有著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是隻要有目標有夢想,出發了,才會有到達目的地的那一天!


  【本文作者:進修學校 侯小琛】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