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評課稿

  評課即評價課堂教學,是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是對執教教師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雪地裡的小畫家

  《雪地裡的小畫家》這篇課文是一首優美的兒歌,文字既排列整齊又錯落有致,氣韻生動充滿兒童情趣,是第一冊教材中不多見的一篇美文。我覺得張鵬飛老師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新穎,思路清晰,充分體現了在新課程理念下自主,開放的語文教學的設計思路,重點突出,整節課學生都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析這堂課的教學。

  一、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首先,他運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教學,課件展示了一幅美麗的雪景圖,讓人身臨其境。拉進了文字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究課文的慾望。老師說:開啟窗戶,你看到白茫茫的一片,整個大地蓋上了厚厚的白雪,這時你會說什麼?“下雪啦,下雪啦!”學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來,那種興奮感,衝動感,就不言而喻。這樣學生自然進入了課文的情境之中,產生了自主學習課文的慾望。,朗讀也就水到渠成。然後餘老師出示了生字“啦”,引導學生用“啦”來說話,並且讓孩子讀準字音,明確這個字要讀輕音。既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又學好了生字,真是一舉兩得。

  良好的開端是一節課成功的一半,課堂的開始就讓學生進入愉快的學習情境,營造了自主學習的氛圍。課件的精彩運用,可以說是這節課一大亮點之一。

  二、挖掘、拓展讓識字教學更紮實更有效。

  新教材提倡"多認少寫,"有"自主識字"的願望。識字是低段語文課的一個重點,識字教學中,張老師讓學生在讀文中識字,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領讀、去掉拼音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多種的形式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使學生掌握字音。教學中,張老師充分調動孩子的已有識字經驗,放手讓孩子剖析識字過程,讓一部分識字能力頗強的孩子,帶動了識字能力較弱的學生。在新授蟲字旁時,張老師適時地拓展讓孩子對偏旁的含義有個大概的瞭解,並且讓學生說出帶有蟲字旁的還有那些生字,這樣充分地調動了學生課外識字興趣,增加了識字量。另外學習生字也各有特色,讓同桌互說,說說你發現了什麼,怎麼記的?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這些基本是形聲字,學生基本能自學,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性。特別是“睡”,眼皮垂下來了,這樣一說很形象,學得更紮實,讓學生記住字形的同時也記住了字義。

  利用幫“小雪花”識字的這個環節激發了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求到喜歡的方式,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對探索識字方法奠定了基礎。其中還安排了複習易學課文《日月明》和識字歌,複習了舊知識,拓展了新能力,讓學生實施知識遷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不僅使學生逐漸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也增添了學生熱愛生活,學習語文的樂趣。

  :好漢查理

  《好漢查理》寫的是自稱好漢的調皮孩子查理,在幫助一個殘疾女孩的同時,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幫助中,查理也改變了自身弱點的故事。

  課文中,查理和傑西兩個人物形象真實:查理既調皮又善良,喜歡幫助人,舉止言行很有“好漢”的做派;作為殘疾人的傑西心態非常健康,她沒有自艾自怨,真誠又熱情、對生活充滿希望,在她的理解、尊重中,查理改正了缺點。

  劉小青老師正是抓住了這一脈絡,在學生感知課文大意後,引導他們走近查理這個小男孩,說說他是個怎樣的孩子,你認為他是個好漢嗎?為什麼?進而質疑:是什麼讓查理髮生這麼大的變化?通過一遍遍朗讀傑西的話,讓學生想象說話人的神態和心理活動及對方的感受。課尾,一個頗具深度的提問“羅伯特送給查理的僅僅是一把刀嗎?”引發了學生的思考,從而在愛的主題下蘊涵了“信任與理解” 的思想。

  此外,劉老師始終抓住“好漢”這一關鍵詞,從含義到體現之處再到一起來誇誇查理,首尾呼應,中心突出。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劉老師對某些新詞如“羨慕”、“拔刀出鞘”通過聯絡上下文等進行理解,對了解人物特點有一定幫助。

  :卡羅納

  我聽了周老師的課,受益非淺。周老師為了突破重點,較好地達成情感目標***激發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把課文重組成兩個版塊。

  一:找出描寫卡羅納的悲痛欲絕的語句,體會感悟,指導朗讀,表現出卡羅納的心情。

  二:再讀課文,找找卡羅納身邊有哪些人在關心他,並劃出有關語句,細細品味,說說他們是怎樣關心卡羅納的。

  課堂實錄一:

  師:失去母親的卡羅納悲痛萬分,默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描寫卡羅納

  心情的語句,再認真讀讀,用你的朗讀聲表現出卡羅納的心情。

  生默讀找劃語句,一會兒幾個同學就認真地練讀起來。

  師:相信大家已經體會到了卡羅納悲痛的心情。誰先來讀一讀。

  生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紅了,兩腿站不穩,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場似的。我從卡羅納的臉色中體會到他失去母親是多麼的傷心、難過。

  師:卡羅納承受著多麼巨大的悲痛呀!誰再讀。***指名讀***

  師:你體會到了卡羅納的悲痛。讓我們一起讀。***學生齊讀***你還從哪句話體會到了卡羅納的心情。

  生2:過了一會兒,我發現卡羅納獨自站在一邊端詳著我,他的目光裡充滿著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彷彿在說:“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卡羅納失去了母親,他的內心充滿了悲哀,他羨慕我還能擁抱媽媽。

  師:你說得真好,讓我們一起走進卡羅納的內心,讀。***學生齊讀***

  師:卡羅納失去了母親是那樣的痛苦、傷心。假如卡羅納就在我們身邊,你會怎麼做?

  生1:安慰他,叫他不要再傷心。

  生2:幫助他走出傷痛。

  生3:鼓勵他,讓他重新快樂起來。

  這堂課,周老師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自讀自悟,集體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語句,學生體會到了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痛,從而激發起了要關愛他、幫助他的情感。讓聽者也深深地被感染,引起共鳴。我覺得是一堂很成功的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