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常規教育淺談論文

  對小班幼兒進行常規教育是為了幫助幼兒學習群體的生活方式,學習享受社會生活,這是幼兒生長的需要。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是為了幫助幼兒學習群體的生活方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談小班幼兒的校園常規教育》

  摘要: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是為了幫助幼兒學習群體的生活方式,學習享受社會生活,這是幼兒生長的需要。首先要注重常規環境的創設,有利於幼兒認識常規要求。其次,要進行日常生活的指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一貫一致的教育,是培養良好校園常規的必需。

  關鍵詞:幼兒園;小班;常規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0?搖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6-0274-02

  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是為了幫助幼兒學習群體的生活方式,學習享受社會生活,這是幼兒生長的需要。校園常規雖然所處的地域不廣,但是它所涉及的點也還是比較多的。小班幼兒剛入幼兒園,對幼兒園的常規一點都不懂,更別談是遵守了,因此,我們要想讓孩子學知識、學做人,首先就要先讓幼兒學會遵守幼兒園的常規。常規教育的開展形式很多,只要我們能夠抓住教育的點與面,那我們就能在很多教育環節中開展常規教育,亦能夠利用多方面的素材來培養幼兒的校園常規。筆者通過多年的日常教育與經驗的積累,在小班的校園常規教育中有了自己的點滴感想,現訴諸筆端,與大家共勉、進步。

  一、常規環境的創設,有利於幼兒認識常規要求

  形象的兒童人物畫面以及可愛的動物形象畫面是幼兒最喜歡的圖片,這樣的畫面中所表現出的內容更能讓幼兒感興趣,能激發幼兒多次觀看,而在幼兒看的同時亦能夠慢慢照著畫面中的要求來做。因此,我們就選擇了一些類似的常規習慣圖片,例如:正確搬椅子的方法、排隊倒水、來園時跟老師相互問早等圖片,分別佈置在我們班級的一些牆面上。在老師佈置之後,幼兒就經常會聚在一起看看、講講,有的說自己是跟照片上一樣搬椅子的,有的說自己今天也跟老師說早安了……在潛移默化中,幼兒瞭解了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常規要求,同時也能慢慢照著常規要求來做。又如我們引導孩子養成有序入廁的習慣,但由於班級中孩子人數較多,進出廁所門口時常會有擁擠情況,因此,我們在廁所的門口貼上進出的剪頭標記,並且注意進出標記都是靠右側地面貼,這樣幼兒就學會了看標記、沿著標記進出,慢慢也就養成習慣,同時在這個習慣的養成中也懂得了走路要靠右側走。

  二、日常生活的指導,能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常規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常規指導是很有必要,並且也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洗手的問題,剛開學時幼兒洗手尚不會弄溼衣服,但是穿了長袖衣服後,就發現常有幼兒弄溼衣袖,因此,我們就教幼兒捲袖子。幼兒的早點是在早操之後的,因此,我們就利用從操場走到活動室這一路段上的時間,提醒並指導幼兒捲起衣袖,為洗手提前作準備。雖然從操場走到活動室的時間不長,但老師天天提醒幼兒,並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幫助,因此幼兒學得很快,並且在之後也養成了習慣,洗手時把衣服弄溼的情況也就不會再有了。又如學習穿脫衣服的問題。我們除了在生活活動中教會幼兒穿脫衣服的方法之外,還經常在午睡前後,讓幼兒進行脫衣服、穿衣服的比賽。老師先向幼兒提出比賽的要求:把脫下的衣服按平時的要求疊好放整齊,如果遇到困難,可以相互幫助,看哪些小朋友能夠先睡下。雖然說這是一次比賽,但我們能夠看到幼兒之間的相互幫助,如你幫我拉袖子、我幫你拉褲管。在比賽中,老師還給先按要求睡下的半數以上的幼兒貼了小紅花,這也激勵了平時速度比較慢的一些孩子,第二天再進行比賽時,就有好幾個以前速度慢的幼兒也貼到了。

  三、故事人物的渲染,是激發幼兒有效模仿的良藥

  幼兒都喜歡聽故事,因為故事中的情節幼兒最易理解,教育最能讓幼兒接受。“巧虎”是許多幼兒都熟悉的一個動畫人物,他身上的一些特點正是我們小班幼兒常表現出的情況,因此,我運用“巧虎”的系列故事對幼兒進行相應的規則教育,也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許多習慣的養成。例如剛開學時,由於幼兒剛進入幼兒園這一集體生活,第一次這麼長時間地離開自己的家人,離開平時一直幫著自己做事的人,因此好多小朋友還是不習慣自己動手,習慣於讓老師阿姨幫著做。我就讓幼兒觀看巧虎視訊《自己能做好》,讓他們看到故事中剛上幼兒園的巧虎是如何做的,使幼兒懂得自己的事要自己做。然後,我再舉例表揚一些平時能自己收玩具、自己穿脫衣服、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的幼兒。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都能開始自己動手了,慢慢地學著自己的事自己做。又如在午飯之前,我讓幼兒看巧虎的視訊故事《我不偏食》,然後根據故事中的內容進行提問與教育,使幼兒懂得“多吃水果身體好,多吃蔬菜營養好,多吃魚肉身體壯,多吃米飯長得高”。然後在幼兒吃飯的時候再加以提醒。之前有很多幼兒都有偏食的情況,通過故事中的巧虎的經歷,使幼兒能真正理解水果、蔬菜、魚肉、米飯的用處,懂得了不能偏食,而且這是在飯前進行的教育,因此起到的效果也是非常明顯。

  四、一貫一致的教育,是培養良好校園常規的必需

  在校園常規教育的一致性方面,包括班級中老師與老師的一致性教育,也包括老師跟保育員對孩子的一致性教育。因此在期初,我們班級的保教人員就應該先一起簡單商量一下,對班級中的一些常規要求有一個相同的認識。在第一次向幼兒提出一些規定之後,班級中的全體師生就必需堅持執行下去,而不能隨意去違反或者是去除。並且在培養幼兒良好的校園常規中,我們還可以借用家長的力量,例如,我們要求幼兒飯後養成漱口的衛生習慣,就要請家長一起配合,讓孩子在家也能堅持做到。幼兒園的常規教育是為了讓幼兒學會適應集體生活並具備初步的獨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較好的組織紀律性。而我們把各種遊戲化的形式滲入到常規教育中,這能使幼兒在生活中獲得遊戲性體驗,使常規活動更加遊戲化。

  總之,常規是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種活動中應該遵守的基本行為規則,它對於維持班級正常的保教秩序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我們必須以積極的形式推動細節管理的常態化,有效地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及良好的文明禮儀行為,使幼兒養成學會等待、室內不奔跑、出入門口右行和慢行,活動時會保護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習慣,把開展“平安校園”活動落到實處。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