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環保教育淺述論文

  當今,環境保護問題已成為全球廣泛關注的熱門話題。幼兒是民族中興的保障,強化幼兒的環保教育,可以為國家低碳經濟及相關高科技跨越式發展夯實基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幼兒環保教育的方法與策略》

  摘要:當今,環境保護問題已成為全球廣泛關注的熱門話題。幼兒是民族中興的保障,強化幼兒的環保教育,可以為國家低碳經濟及相關高科技跨越式發展夯實基礎,這將直接關係到全球的未來能否擁有真正的綠色家園與環境。幼兒園是幼兒環保教育重要的啟蒙之地,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充分利用自身的環境資源和優勢,運用多種途徑把環保教育貫穿在各項活動中,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共同努力,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加強他們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環保教育;環保意識;潛移默化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7-0270-02

  當前,垃圾成災,水源汙染,沙漠蔓延、森林銳減,人口膨脹等環境惡化現象逐漸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最重要課題之一。“請節約每一滴水”、“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等人類發自內心的諸多對環境憂慮的口號表達,預示著人類的環保意識逐漸覺醒,環保教育迫在眉睫。我國從1983年起就將“環境保護”列為基本國策,並要求從幼兒園到大學開設有關環境教育的課程,建議“保護環境,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因此,環保教育的開展首先必須從娃娃抓起。那麼,幼兒園開展環保教育有什麼具體的方法與策略呢?在此,筆者談一下自己的拙見。

  一、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開展形式多樣的環境保護教育活動,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和環保意識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已有一定的認知水平,但思維方式仍是以具體形象為主;對自己需要的、有興趣的事物,他們都會堅持不懈地去追問、去探索;這個時期他們主要靠模仿來學習,只有直觀的、形象的教育才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針對幼兒的這些特點,幼兒園可以在環保教育活動中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因地制宜,利用自身資源,加強幼兒對環境惡化危害性的認知。針對幼兒環保教育,適時強化孩子們的感性認知。如鄉村的幼兒園可以多帶領幼兒去田間活動,讓幼兒觀察植物生長與環境的關係,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也可以讓幼兒餵養小羊、小豬等小動物,萌發保護小動物的情感。而城市的幼兒園可以帶幼兒到附近的廣場、街道等地方走走,聆聽喧鬧的人群及汽車的喇叭聲,感受噪音的嘈雜難耐;觀看工廠煙囪衝出的滾滾濃煙,怎樣使湛藍的天空變成灰濛濛的一片。這些都可以讓幼兒逐步確立環保的意識。

  2.通過看電視節目、flash動畫、聽故事等形式,進行環保教育。幼兒園可以利用所配備的硬體及軟體教學設施對幼兒進行生動、感性的環保教育活動。譬如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flash動畫《會變的小河》、故事《不亂塗亂畫》、《耳朵上的綠星》等都是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的好素材。其次,教師可以透過簡單的環境保護類的畫報、圖片,讓孩子感受一些環保的基本知識。再次,也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以幼兒熟悉、喜愛的人物為主,在有趣的情節中受到教育,如故事《搬家》講的是動物村的村民嚷嚷搬家的原因。在故事中,幼兒知道了人類砍伐樹木,使樹木越來越少,猴子無家可歸;工廠排放的廢氣籠罩在天空中,嗆得小鳥直咳嗽,機器的轟隆聲減弱了小鳥的聽力;工廠未經處理的汙水,汙染了小溪,小魚生命垂危。這樣,幼兒在寓教於樂中易接受有關環境保護的內容,從而樹立較強的環保意識。

  3.在遊戲活動中進行環保教育。遊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在遊戲中,幼兒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與展示,幼兒在享受成功的喜悅之時,也獲得了很多知識。所以幼兒教師可以將環保教育滲透於遊戲活動中,讓幼兒在遊戲中樹立環保意識,在玩耍中接受環保教育。譬如,在過家家等角色遊戲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討論材料的來源——是買呢,是做呢,還是收集我們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呢?讓幼兒展開熱烈的討論並說明理由,教師進行適時的評判和引導,最後形成一致意見:遊戲材料應該由大家一起收集並製作,大家把家裡不需要的舊報紙、紙盒、洗髮水瓶子等帶來放到遊戲中給大家使用。教師要強調一定要收集一些無毒無害的廢品。在這些遊戲活動中讓孩子們既體驗了做遊戲的愉悅,也懂得了如何減少生活垃圾和再次回收利用廢品的方法,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促使其從小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二、增強教師的環保意識,提高教師的環保素質,通過教師的自身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

  在幼兒的眼裡,教師的形象永遠是慈祥的、美好的;在幼兒心目中,教師的威望是崇高的、不可違抗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他們,他們也無時無刻不在模仿著老師。所以在環保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這一優勢。時刻注意以身示範、樹立榜樣、共同參與。教師首先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明確的環保意識,絕對不做有損環境的事。教師通過自身的這些行為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幼兒,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強化幼兒對環保的責任感。

  三、發動家長參與,利用家庭資源進行環保教育,提高教育實效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在家庭中開展環保教育可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環保知識,可以幫助幼兒發展和形成良好的環境保護習慣與行為。因此,幼兒園應做好家園的協調和溝通工作,盡力做好家長的工作,發揮他們的教育督導作用,尤其要請他們配合幼兒園在家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讓家長在孩子身邊真正起到榜樣和示範的作用,譬如:在遊樂場所不摘花折枝,不亂扔瓜皮果殼,不吸菸;在小區、樓道或家裡,不製造噪音影響他人的生活;在家裡,和孩子一起進行垃圾分類等。幼兒園也可以適時向家長征求環保教育的建議,並虛心接受家長的合理化建議,結合植樹節等節日組織一些親子活動,讓幼兒和家長一起種草種花,以此帶動所有的人都愛護環境、保護家園。另外,幼兒園也要向家長提出不管何時何地都要珍惜幼兒萌發的環保意識,如幼兒把垃圾撿到垃圾箱、收集廢舊電池、提醒別人不要在公共場所吸菸等,這時家長應給予適當的支援和讚賞。

  幼兒是我們的希望和未來,對幼兒實施環保教育任重而道遠,這需要我們進行長久的不懈努力,才能使幼兒樹立環保意識,提高環境保護的自覺性,成為真正的“環保小衛士”。

  參考文獻:

  [1]方明.家園合作提高幼兒素質[M].科學普及出版社,1997.

  [2]李季湄,肖湘寧.幼兒園教育[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3]姜茂先.淺談幼兒園的環保教育[J].北大荒文學,2009,***12***.

  [4]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