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二十八課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建議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八課《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時,不必過多地向學生講授通訊的文體知識,但可以在教學設計中引導學生熟悉通訊的閱讀方法。小編在此整理了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八課《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建議,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八課《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建議

  1、課前佈置學生了解地震方面的知識,以及地震給人類社會造成巨大災難的事例。

  2、本課是一篇通訊,教師在教學時不必過多地向學生講授通訊的文體知識,但可以在教學設計中引導學生熟悉通訊的閱讀方法。例如,可以讓學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中寫的是何時、何地、何人、何事,先抓住課文中最主要的資訊。這一次的閱讀要求是“宜粗不宜細”,鼓勵學生使用跳讀的方法。

  3、再次默讀課文,教師提問,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國對受災國家的幫助?這個問題要求學生通讀全文後,抓出與問題有關的資訊:首先,地震發生後中國立即向地震災區派出救援隊,而且一下飛機,就趕往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救災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其次,在受災嚴重,餘震還在不斷髮生的情況下,救援隊仍然迅速投入工作***在困難和危險的處境中仍然堅持救災,體現了人道主義和犧牲精神***;最後,救援隊在搜尋犬的幫助下,救出了一個男孩***高超的救援技術使得救援成功***。這些內容學生不一定全部答全,教師可以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互相補充。

  4、在清楚課文內容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一下新聞文體的語言特色。新聞的語言要求客觀、準確、樸實、簡潔,儘量讓事件本身說話,作者的觀點就在事件的敘述當中。這篇通訊雖然也有抒情、議論,但也是融合在事件的客觀報道中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讀中加以體會,並在平時閱讀報紙時,增加獲取資訊的能力。

  5、課文後的“資料袋”介紹的是中國國際救援隊,可以在教學課文前作為新聞背景來閱讀,增加對這一組織的瞭解。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八課《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札記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是一篇表現中非兩國友好的文章。因為中國在阿爾及利亞發生地震時給了他們幫助。

  在學習本課時,我主要圍繞兩個問題來展開,第一是: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第二: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中國國際救援真棒?在回答第一個問題的時候,我給了學生何時、何地、何人、何事的提示,學生們很快就概括出了文章的內容。在解決第二個問題時候,主要讓學生充分的朗讀的基礎上來談談自己的觀點。有些人說從他們速度很快中體會出來,有的人說在那樣危險,那樣困難的情況下,他們還堅持救援,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可以知道。我讓他們想象當時可能會發生怎麼樣的事,當時的環境可能有惡劣。同學們說的頭頭是道。但在理解技術高超的時候出現了一點問題,由於也快下課,我並沒有讓學生多說。所以感覺這點上做的不夠到位。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八課《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培養默讀能力。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我國人民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對其他國家的幫助。

  【教學重點】

  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教學難點】

  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國對受災國家的幫助。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圖***請看,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讀完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4、介紹相關知識,瞭解背景。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指名分段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誰來說?

  三、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想“為什麼說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說說自己的感受。

  2、誰想說?

  第二段:救災速度快。

  第三段:不怕犧牲。

  第四段:技術高超。

  3、作為一箇中國人,看著這一切,你最想說些什麼?

  四、總結

  1、看一看,想一想本篇課文與以前學過的課文有什麼不同?

  ***倒敘、先果後因、首尾呼應***

  2、通訊的基本情況。

  五、作業

  找一篇通訊,說一說時間、地點、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