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雲端計算技術論文

  雲端計算是分散式計算、平行計算和網格計算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電腦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Internet雲端計算技術

  摘要:雲端計算是分散式計算、平行計算和網格計算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電腦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它是一種動態的、易擴充套件的、且通常是通過網際網路實現的虛擬化的計算方式。使用者不必具有云內部的專業知識,不需要了解雲內部的細節,也不直接控制基礎設施。通過對雲端計算問題的基本研究,進一步加深了對雲端計算的理解。

  關鍵詞:雲端計算 控制設施 系統軟體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1***010-068-02

  1、雲端計算的概念和應用

  1.1雲端計算基本概念

  雲端計算是分散式計算、平行計算和網格計算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電腦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它是一種動態的、易擴充套件的、且通常是通過網際網路實現的虛擬化的計算方式。使用者不必具有云內部的專業知識,不需要了解雲內部的細節,也不直接控制基礎設施。

  雲端計算的基本原理是:計算資源分佈在網路側大量的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單臺集中式遠端伺服器中,使用者通過接入網際網路、利用雲提供的程式設計介面、雲端計算終端軟體或者瀏覽器訪問雲提供的不同服務,把“雲”做為資料儲存以及應用服務的中心。

  1.2雲端計算應用評述

  目前,微軟、Oracle、IBM、Sun、英特爾等IT巨頭都面臨著雲端計算的挑戰,而谷歌則依靠其搜尋引擎後來居上,在此領域一枝獨秀。谷歌能有與微軟等軟體巨頭競風流的實力,有如下幾個重要的客觀理由:

  ***1***資料是實現雲端計算的根本。

  有了“資料”的雲,才有計算的雲。搜尋引擎就是從海量資料中尋找資訊的技術。隨著資訊量的增多,使用者的增加,搜尋引擎技術只有將更多的硬體和軟體組成叢集,才能支撐如此規模的計算。這就是雲端計算的雛形。

  ***2***應用是雲端計算得以普及和發展的催化劑。

  ***3***微軟、Sun等雲端計算技術與谷歌的差別。

  微軟、Sun、IBM的雲端計算之所以侷限於應用程式的層次上,主要是因為它們長期依靠這樣的商業模式:客戶通過購買軟體介質安裝在PC上實現使用者端服務,軟體功能越強大價值就越高。這讓使用者體驗過程變得複雜、繁瑣,也不是軟體即服務的簡潔模式。因此不論從概念上,還是技術上,他們的雲端計算與谷歌的雲端計算存在層次上的差別。

  2、雲端計算對網際網路的影響

  2.1對技術發展的影響

  ***1***網際網路的端到端理念面臨巨大挑戰。目前,使用者不斷通過升級硬體和軟體來享受更多的網際網路服務。當雲端計算時代到來以後,使用者端將變得越來越簡單,幾乎所有的計算和儲存資源都集中到了雲端。雲端與使用者端在資源的配置上存在著嚴重的不對等現象。

  ***2***提出了面向商用的計算模式。Microsoft、IBM、Oracle等傳統軟體廠商一般通過出售軟體介質來盈利。這些軟體都安裝在使用者的PC上,軟體功能越強大價值就越高。在雲端計算時代,使用者無須關心軟體的維護和升級,這些工作都由雲端計算服務提供商來完成。使用者通過瀏覽器接入雲端就可以享受各項服務。雲端計算服務提供商僅對服務進行收費。

  ***3***提出了基於分散式儲存和非結構化資料儲存的新儲存模式。目前,資料一般儲存在個人和企業私有的儲存介質裡。由於受計算機病毒等因素的影響,其安全性不高。如果使用者將資料轉移到雲端,這些資料就可以得到專業的維護,資料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4***提出了新的容錯管理模式和可靠性理念。認為採用多個低端伺服器即可實現高容錯和高可靠的系統。在硬體不可靠的情況下,通過軟體技術,將多個低端伺服器組合成叢集,就可以實現與大型伺服器相同的功能,但商業成本卻大大降低。這也是谷歌雲端計算的一個顯著特點。

  ***5***提出了結合虛擬技術的新業務實現方式。虛擬基礎架構在計算、儲存器和網路硬體以及在其上執行的軟體之間提供了一個抽象層,簡化了IT計算體系結構,可以控制成本,並提高響應速度。

  2.2對業務發展的影響

  ***1***帶來網際網路虛擬化運營的大發展,促進網際網路業務的進一步繁榮。可進一步減低業務創新的門檻,進一步增強網路能力,並使得使用者的使用方式更加靈活多樣。

  ***2***為資訊服務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促進了電信運營商的進一步轉型。一方面,電信網路將與水、電一樣成為社會基礎設施的一部分,為雲端計算服務提供高速網路。另一方面在業務上電信執行商也將與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展開競爭。電信執行商將與谷歌、Amazon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同臺競技,電信執行商的優勢在於擁有對底層通訊網路的控制權,另外,豐富的運營經驗以及良好的客戶關係也將幫助電信執行商在雲端計算時代佔有一席之地。

  ***3***促進了產業鏈的細化與整合,推動了新型ISP***如資源出租、虛擬ISP***的出現。依靠出售PC硬體或單機軟體的傳統IT廠商將受到雲端計算的強烈衝擊,因為使用者無須再像以前那樣無休止地升級PC的硬體或軟體。更多的服務提供商會基於成本考慮將各類業務轉移到雲端計算平臺上來。建有大型雲端計算資料中心的廠商將有償提供計算及儲存資源出租。由於准入門檻大幅降低,各類新興的網際網路業務將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4***產生了XaaS新概念,對服務理念產生了巨大影響。

  2.3對行業監管的影響

  隨著雲端計算技術的出現,IT產業鏈上跟雲端計算相關的環節如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和虛擬運營商的管理與監督就成為網際網路監管的新課題。

  ***1***雲端計算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地域的概念,資源的跨地域儲存與本地化監管之間的矛盾將會被激化。這就需要在網際網路的監管上面要求全域性觀念,在網路資源儲存、資源共享和網路安全監管等諸多方面做好不同地域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工作。

  ***2***隨著雲端計算市場的成長和成熟,也將伴隨著新一輪的行業壟斷。在雲端計算的研究和推廣過程中,谷歌、Microsoft、IBM、Amazon等幾大IT巨頭已經處於領先的位置,其投入的大量人力財力保證了他們在雲端計算技術方面到巨大優勢。這種優勢在雲端計算真正開始運營時,必將會促使這些IT巨頭們壟斷雲端計算市場。如何對雲端計算市場的壟斷行為進行抑制和疏導是雲端計算後網際網路監管的一個新課題。

  ***3***由於業務提供模式和維護方式等方面的不同,雲端計算後網際網路上的業務運營模型必然要發生改變。如何重新分配網際網路原有商業模式中的各種利益關係,協調雲端計算產業價值鏈上下游各個企業的關係,儘快出臺雲端計算後網際網路業務的運營管理辦法,從而促進雲端計算後網際網路產業鏈的有效運轉,都將是雲端計算後網際網路監管亟待應對和解決的關鍵問題。

  3、雲端計算存在的主要問題

  儘管雲端計算模式具有許多優點,但是也存在的一些問題,如資料隱私問題、安全問題、軟體許可證問題、網路傳輸問題等。

  ・資料隱私問題:如何保證存放在雲服務提供商的資料隱私,不被非法利用,不僅需要技術的改進,也需要法律的進一步完善。

  ・資料安全性:有些資料是企業的商業機密,資料的安全性關係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雲端計算資料的安全性問題解決不了會影響雲端計算在企業中的應用。

  ・使用者使用習慣:如何改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使使用者適應網路化的軟硬體應用是長期而艱鉅的挑戰。

  ・網路傳輸問題:雲端計算服務依賴網路,目前網速低且不穩定,使雲應用的效能不高。雲端計算的普及依賴網路技術的發展。

  4、雲端計算提供的服務形式

  根據目前主流雲計算服務商提供的服務,雲端計算依據應用型別可分為:

  軟體即服務***SaaS***:此類雲端計算主要是採用multi-tenant架構,通過網路瀏覽器將單個的應用軟體推廣到數千使用者。這類服務在人力資源管理軟體方面運用比較普遍。

  雲端計算的網路服務:網路服務與SaaS密切相關,網路服務供應商提供API來幫助開發商通過網路拓展功能,而不只是提供成熟的應用軟體。

  通過對目前雲端計算業務的分析,我們認為未來的雲端計算服務提供商將重點提供三個層次的服務:雲端的軟體服務、雲端的開發平臺和雲端的資訊基礎設施。

  總而言之:對於雲端計算技術的未來,我們靜觀其變,樂見其成。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