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課標思想政治論文

  初中階段是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的重要時期,初中政治教學承擔著重要的職責。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如何培養初中政治的學習興趣

  【摘 要】教育迴歸生活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迴歸生活的教育促使課程改革的深化與發展。現實學校教育遠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忽視了學生的人格培養與心靈的喚醒;新課程改革重視教育與生活的聯絡。從教育向生活迴歸的啟示出發,把生活、教育與課程三者結合在一起,努力促使新課程的實施與深化。我們應該從現實生活入手,開放課堂、放開學生,讓學生每節課都能享受快樂學習,感受快樂生活。

  【關鍵詞】初中政治 創意 情境

  一、創意緣起

  讓學生知道我國現階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的一貫要求。在以往的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對生產資料、公有制、私有制、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經濟概念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但教材中沒有闡述這些概念。不幫學生理解這些概念,勢必影響本框題的教學。

  因此,在設計本節課的時候,筆者力求從關注社會的高度創新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地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而不是盲目地接受知識和被動地學習老師所傳授的知識,讓學生在觀察問題、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構建、最終實現自我成長。

  二、教學情境

  1.幫助學生理解“生產資料、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等概念。

  投影:圖1***鋼筆、計算機、文具盒***;圖2***鞋、帽子、衣服***;圖3***拖拉機、鐮刀***

  師:想一想,這三幅圖片有什麼區別?

  生:圖1是學習用的,圖2是生活用的,圖3是生產勞動用的。

  師:對,他們分別是學習資料、生活資料、生產資料。看一看,在我們三***6***班,哪些資料是個人所有的?哪些資料是共同所有的?

  生:自己的文具是個人所有,牆上的掛鐘、報刊雜誌是共同所有。

  師:共同所有稱為公有,個人所有稱為非公有。辨一辨,下列生產資料哪些是公有的,哪些是非公有的?

  投影:蘭州正宗拉麵、金谷書城、金壇市第二人民醫院、五香居、新潮理髮店、大娘水餃

  生:------

  師:可見,我國既有公有制經濟,又有非公有制經濟。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幫助學生區別“個體經濟、私營經濟”

  投影:***身穿不同服裝的姑娘們***;圖2***祖輩的服裝***

  師:兩幅圖對比,告訴我們什麼?

  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師:想知道,漂亮MM的服裝從哪裡買的嗎?

  投影:圖1***雪平裁縫店***;圖2***金壇某服裝廠***

  師:他們都是生產服裝的。請大家從規模、裝置、投資、僱傭方面比較兩者的不同?

  生:……

  師:裁縫店屬於個體經濟,服裝廠屬於私營經濟。

  三、感受效果

  新課程標準認為:真正有效的政治課教學必須迴歸學生的世界,迴歸生活的世界,迴歸現實的世界。這一理念反對脫離學生的現實生活世界,簡單的灌輸和傳授知識,要求教學通過融入學生生活,以學生的生活情境為切入點,讓學生能積極運用書本知識去面對複雜的社會生活,提高應對世界的能力。

  這節課下來,對思想政治課老師來說,那是一種幸福的製作和創造。具體效果主要有:

  1.張揚學生的個性

  整個教學過程筆者都立足讓學生從十分熟悉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去感知、反思、探究相關的法律知識,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大膽展示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能力,被動、壓抑的教學氛圍被打破了,這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十分有利。

  2.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整堂課教學貫徹從“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許多問題提出後學生根本無法在書本上找到現成答案,光靠一人苦思冥想有時也難於開啟思路,於是,同學間的相互交流、討論、啟發自然而頻繁地發生,成為貫穿課堂學習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進一步懂得了如何合作,充分體會到了合作的益處,合作意識和習慣得到培養。

  3.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

  整個教學過程緊扣生活,如此情形下,一個不關注生活的學生勢必要被邊緣化的,這必然驅使學生探出腦袋、伸長脖子關注生活、關注社會,並用所學知識去思考剖析、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的一些問題和現象。於是學生的思想會逐漸深刻,人生態度會更為積極,社會責任感會不斷增強。

  4.師生關係更為和諧

  整堂課充分體現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民主、平等的關係,也充分尊重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思想,同時,這其實也是教師和學生多層面溝通、交流的過程,教學氛圍寬鬆並洋溢濃濃人情味,師生情感在不知不覺中累積、加深。

  四、經驗策略

  1.拓展性

  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課程改革,教學改革強調拓展學生的學習領域,開展拓展性學習。拓展性學習是著眼於開闊學生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素養,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學習,對促進學生創造性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差異性

  本課教學主要以學生個人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為背景,在教學中自然出現了許多學生在思想、情感、見解等方面的個體差異,試想如果抹殺這種差異無異於扼殺了整個生活化課堂,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只能也必須理性、正確地對待和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要充分體現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教學的要求、目標,答案等都應是動態、開放而非靜態、封閉的,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各表其懷、各顯其能,為每位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發展途徑,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3.民主性

  一堂課下來,最強烈的直覺是:生活化教學是靈動、充滿情感和趣味的,自己“再也不是原來的自己”而是成了學生的朋友。的確很難想象,一個疏遠、刻板的教師形象如何去順利進行此種教學。因此,教師要努力轉換固有的角色,帶著熱情和微笑,建立親切、民主、公正、平等的師生關係與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熱情,才能使學生樂想,愛說、敢做,才能保持課堂持久的驅動。

  4.自主性

  生活化教學立足以學生為本,為此在教學中儘量凸顯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把主角讓給學生扮演,主動權交給學生行使,儘可能多地多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條件以及,想、說、做的機會,學生們在教師搭建的舞臺上盡情發揮,主動積極,充滿熱情的完成了各項學習任務。這讓筆者深刻感受到自主性是生活化教學不可或缺的原則。

  篇二

  初中政治創新式教學探討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我國的初中基礎教育的各個學科教學方法都產生比較深刻的影響。而新課改中重要的一個精神就是要重視學生們的創新能力與創新精神培養。而政治這門課程是培養學生道德素質與政治素質一個重要的途徑,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進行創新式教學的實施,逐漸的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與意識,讓其成為新時代的有用人才。

  關鍵詞:政治;創新;教學;初中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7-0073-02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中尤其重視一些創新型人才,而初中政治作為我國初中的重要基礎教育課程,尤其受到人們的關注。而現在教育中的新課程改革,要求要以學生為主體地位,來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與意識。創新式一個國家強盛與發展的動力,也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重要靈魂。那麼怎樣在這個新課程改革的情況下,將初中政治教學與創新教育有效的結合成為了當今教育界研究的重大課題。所以本文主要對初中政治創新式教學進行討論,希望對日後的初中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借鑑價值。

  1初中政治創新式教學的意義

  在這個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初中政治創新式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創新式教學主要重視書本理念和創新意識、生活經驗的有效結合,在我們困惑在傳統教學方式與方法的低效與單調的時候,創新式教學無外乎豐富我們教學的手段,而且和時代精神相互吻合,並與當今社會學生的求知特徵與心理相合拍,為初中政治的教育改革開展了一個新的局面。而且,因為創新式教育更多注重於學生綜合能力與政治素養的培養,因此在提升學生的能力上有著重大的效果,讓學生們能夠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舉一反三,並且讓學生們能夠喜歡學政治,並且能將政治課程學好、學活。

  2初中政治教學出現的問題

  對於初中政治課程來說,它是有著良好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導向的一門課程,同時也是學校在德育工作上一個重要的協助課程,但是因為受到一些因素影響,初中政治的創新式教育也面臨著諸多問題。

  2.1教師教學的方法比較單一、傳統。

  逐漸隨著新課程改革程序的加大,許多課堂開始逐漸重視起學生主體的一種地位,而教師們也開始嘗試去涉及一些豐富的課堂活動,來促進教育教學的工作,但是因為受到傳統教育理念與長期教學習慣以及教學模式的總總影響,許多的初中政治教師仍然採用傳統講授式教學方法,使得本應該開放、活潑課堂,變成了以老師為主體的"一言堂",而逐漸忽視學生們對教學過程中知識的生成與情境的感受以及價值觀、態度、情感目標的有效實現。

  2.2學生主體的參與意識不夠強烈。

  依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現在的初中政治教材作出了很大的內容改動,更加貼近了學生們日常的生活與實際。但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受到學科的刻板影響,一些學生還是覺得政治是一項說教型的課程,和學生們崇尚自由的這種天性相互違背,所以政治這門課程難以讓學生們感興趣,這樣更別說是主動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之中。而且許多學生參與也大多隻停留在學習的一種形式之上,導致學生難以從課堂自身得到深刻的體會與感受,致使學生在政治課程上主體的參與意識不夠強烈。

  3初中政治創新式教學的策略

  3.1課堂提問方式的創新。

  對於政治課堂上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要有這一定的趣味性、思考性與啟發性。教師應該巧妙的設計一些疑難,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並且,對設定的這些問題還要給學生留有一定思考的空間,答案不能夠顯而易見,來引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對於提問的方式上也應該採用多元化的提問方式,提問方式可以包含質疑式的提問、連環式的提問、比較式的提問、引趣式的提問等等。儘量的避免一些"對不對"、"是不是"等判斷性的提問。例如在講授新課程的時候,教師可通過具有趣味性的題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2多媒體應用的創新。

  逐漸隨著學校多媒體裝置普及,與教師對多媒體技術逐漸的掌握,在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已經頻繁的應用到課堂的教學中。無論是多媒體視訊、課件都很大程度上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內容,讓課堂逐漸變得豐富多彩,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幫助教師將課堂教學更好的展開。例如在道德心裡課程上的時候,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們觀看一些視訊,例如湖南衛視的《變形計》等等,可以讓學生寫出關於視訊的觀後感,同時還可讓學生們將看過之後的感受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並通過自拍視訊來和同學教師進行分享與交流等等,從而激發學生們對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達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3.3課堂特色的創新。

  政治與其他的一些學科相比較來說,還是一門有著很大自身特色的一門課程。它教學的重點不在學科的知識上,而是主要在於學生對於整個學習過程的一種感受,使學生自己去題為其中所包含的一些道理。因此政治這門課程同時也能夠發掘自身學科的亮點,從而去組織對應特色的課堂教學。例如在《我愛我家》學習的時候,可以試著用一種新的交流形式來開展。可以在課堂的開始之前放映一段關於感恩方面的視訊,讓學生們進入到一種情境之後,通過教師來組織展開一場關於親情的交流研究會。讓學生在講臺上講出自己和父母之間的一些故事,以及想要對父母說的一些話,讓學生能夠有著深刻的感觸。教師再最後進行知識梳理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更強的認同感。這樣不用教師在講臺上將一堆的大道理,同時學生還能夠感同深受,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語:總之,想要達到新課表的改革目標與要求,作為初中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嘗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並且立足於實際,通過努力的探索與研究,來找出適合初中學生學習的創新式教育策略,給學生營造出輕鬆愉快的一個思想政治學習的分文。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各種社會實踐的活動之中,從而感受到思想政治在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價值與意義,使得學生在一種有著創新理念的政治教學中提升自身創新能力與意識,從而做到積極思考、自主學習,為學生創新能力與意識的培養奠定一個好的基礎,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並從整體上來推進初中政治的創新式教學。

  參考文獻

  [1]熊潔 , 試論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8.

  [2]朱英利 , 淺說初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的創新 [J]. 山西教育***教師教學***,2008,11.

  [3]趙海順 . 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 [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 ,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