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冊政治論文

  初一政治對於學生對政治的認識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啟蒙作用,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生活中的思想品德

  上了初中,我們增加了思想品德這個科目,使我們學習到了許多許多。然而真正的思想品德,並非侷限於課本上的知識,更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思品,運用思品。

  在七年級下冊的思品學習中,我學會了許多展現人性真善的品質,也感受良多,讓我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1、 自立,自強

  幾千年來,一代一代的炎黃子孫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勞作、耕耘。然而隨著時代一步一步地前進,高科技多了,便捷生活的工具也多瞭然而,如今的我們擁有了這些高科技之後卻都只是過於依賴它們,過於依賴父母老師的呵護。有人說家庭是搖籃,學校是溫室。但是長大後的我們終究是要獨自走向社會,去經歷風雨,見世面。如今的社會,最受人重視的是能力,所謂能者居之,所謂能力的培養,就是指要培養我們的獨立性。我們不僅要成績優異,還要學會自立自強。

  我記得之前看過一則新聞,記憶頗深:日本家庭從小就培養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務勞動,包括吃飯前後的幫忙、燒飯,讓孩子自己去買東西等等。在日本,孩子自立處事的能力頗高。

  如果不從小就成為一個自立、自強的人,會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還會使人缺乏生活的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不勞而獲,貪圖享受,就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可見培養自立自強品質是當今社會首當其衝的關鍵。

  而我們中國孩子就要從小學會自立自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2、 明禮守法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社會對個人的要求越來越高,法律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們作為青少年,作為國家的棟樑,必須要學習法律知識,學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守法,只有全體人民的法制意識加強了,才能實行依法治國,我們的國家才能不斷強大。

  根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長趨勢,可見知法守法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青少年違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識淡薄、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比如在學校打架鬥毆、違反校紀校規。這些青少年之所以會這樣,也是缺少相關的法律教育,沒有從小養成知法學法的概念。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廣大青少年都想成為有用之才,而要成才首先必須健康的成長。青少年年齡小,閱歷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易受不良風氣的影響,青少年容易衝動,特別是當自尊心受到傷害發生衝突時,容易失去理智,導致違法犯罪。因此,為了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預防和減少犯罪,就需要對我們進行正面的法制教育,讓我們能知法、守法、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養成守法習慣,培養守法意識,提高守法能力。

  遵紀,知法,守法是被人們公認的美德。我們要守法律,有道德,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明確是非界限;要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

  3、 意志堅強

  從來沒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雖然人人希望心想事成,但這畢竟只是一種良好願望。從古至今,沒有哪一個人能不經歷挫折和坎坷,面對這些挫折和坎坷,我們應當堅強地面對,而不是馬上放棄或者在打敗挫折的過程中半途而廢。

  曾經的愛迪生也是實驗了幾萬種材料也才發明電燈;當初的王羲之也是寫出了一池子的墨水;那個發明狂犬病疫苗的巴斯德也是經歷了一次次地失敗才獲得成功。而我們也必須意志堅強,戰勝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有的時候,艱難困苦也可以幫助我們走向成功。

  在面對挫折是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正確的認識挫折,採取恰當的解決辦法;激發探索創新的熱情;最關鍵的是要學會自我疏導。在面對挫折的同時要會磨礪堅強的意志:樹立明確的目標;從小事做起;善於管理自己;要主動在艱苦的環境中鍛鍊自己。

  我們要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綜上所述,可見這些良好品質是十分關鍵的,它們是我們成功路上的基石。願廣大青少年能學好思品,最重要的是能在生活中運用思品。願廣大青少年一起走向成功之路,一起共勉!

  篇二

  零花錢”不容輕視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家庭日益富裕起來,孩子們的零花錢便也在不止不覺間不斷上漲,有的甚至到了讓人膛目結舌的地步。

  遠的不說,就說我們班吧!班裡有些男生女生,學習成績不怎麼樣,可是對於穿著打扮,可都是“行家”。"BALENO"的上衣,"NIKE"的鞋子,"adidas"的書包,“SONY”的MP3„„真可謂集名牌於一身。另有一些男生,通常每天身上都會帶有上百塊的錢,用於所謂的“吃喝玩樂”,泡網咖,打遊戲,看色情錄影、結交不良少年;更有的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手機„„這種例子在如今的校園中已不再是鳳毛麟角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認為,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庭經濟狀況與之前相比有了較大改善;二,目前家庭多是獨生子女,父母過分溺愛;三,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而其中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是最主要原因。在中國的家庭教育傳統中,父母們都會用零花錢來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觀念,比如:勤儉節約、財務自理。但在今天,生活富裕了,孩子的那點零花錢家長也不會放在心上。但這種超前消費意識是不適合中學生的,將給他們帶來諸多不良影響。

  首先,會促使他們養成一些不良的習慣。第一,吃零食的習慣,尤其是初中學生,一旦身上有了錢,見到喜歡吃的零食便會毫無節制地買。一些學校的校門前就有不少賣零食及飲料的小賣部,周圍還有很多擺地攤的,賣些廉價的冰棒、棉花糖、油炸食品等。吃零食本身已經對身體無益了,更何況這種環境下出售的往往是一些三無食品。這樣一來,不但浪費了錢,更重要的是不利於身體健康。

  第二,浪費的習慣。許多學生自以為有的是錢,所以對很多東西都不珍惜。比如,買了豐盛的午飯一句“沒胃口”就原封不動地“回收”了;早餐的饅頭咬了一口就慷慨地留給了“垃圾桶”,等等。如果有人“介意”,他們會滿不在乎地說:"反正我花的是我自己的錢。"但他卻沒有意識到,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他瀟瀟灑灑所花的錢凝聚了父母多少的血汗。

  其次,孩子之間容易產生攀比心理,從而引發一些孩子的心理失衡。今天你在“肯德基”搓一頓幾十元;明天我在“XX酒家”擺一桌几百元,看誰更有風度。現在的孩子誰手裡要是沒幾個零花錢,看著同伴經常拿著錢去買這買那,總是羨慕得很,又尷尬的很。這種羨慕、尷尬處理得好那是幸運,若是處理得不好,帶來的後果將不可想象。4月12日江北區一名約7歲的女孩哭喊著要跳樓。不為別的,就只是為了從父母那得到零花錢。而有的孩子可能萌生或多或少的拜金主義,以金錢或能換取金錢的一切作為自己的鐘愛。

  再次,會給其他人樹立不好的榜樣,給他們的父母造成壓力。有的孩子由於心理還未成熟,分辨是非能力不足,看到別的同學有那麼多錢用,於是也向父母要。可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很有錢。我相信,現在很多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收人也一般,但是為了滿足孩子,甚至維護他們的“尊嚴”,他們只好省吃儉用地擠出一點來給孩子。可孩子並不心疼,錢花到不該花的地方,還嫌不夠。

  第四,會使孩子形成錯誤的金錢觀,以為“金錢是萬能的”,“有錢能使鬼推磨”,不知道應認真學好知識,不懂得承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有的孩子,把父母的叮嚀囑咐,老師的教誨當成“耳邊風”,只懂得吃喝玩樂,腹中卻空空如也。更是忘卻了將來有獨立生活,贍養父母,為社會作貢獻的責任。

  最後。也是最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某些孩子走上犯罪之路。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人儉難。"可能今天你的家庭是相對富裕的,但誰也不能保證將永遠富有,倘若已經養成了奢侈的習慣,將來要如何面對貧窮呢?也許有的人靠自己的意志能熬過去,但有的人卻會難以自拔。前不久,報紙曾經報道,廣州一名14歲的中學生在潛入同字家中盜竊被發現後,向同學的母親狂刺38刀實在是慘無人道。 身為父母,誰不愛自己的孩子,誰不願給孩子付出呢?但是,家長們該給孩子什麼?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一味地給錢顯然是錯誤的,而應該給他們以知識和正確的引導。金錢是把雙刃劍,用得不好就傷人———家長們對此一定要有充分認識。在處理孩子的零花錢問題上,家長首先要牢記:零花錢,也是一種教育孩子的手段。

  一是培養勞動意識。家長可以把零花錢作為一種獎勵手段。比如,孩子做了什麼家務勞動,學習上取得了什麼成績或進步,可以按照事先的約定給孩子一定的獎勵作為零花錢。讓孩子形成勞動最光榮的觀念。

  二是培養合理的消費觀念。花錢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就像學游泳一定要親自下水一樣,不讓孩子自己掌握、使用零花錢,他們就學不會合理消費,這對他們以後走上社會,獨立生活是不利的。

  三是培養自立能力。許多家長沒有意識到給孩子零花錢是孩子的“成長需要”。讓孩子自己乘車、買文具、買圖書,其重要意義是通過“購買”這種最基本的社會生活方式,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專家建議,至少在孩子七八歲時,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地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並隨著年齡的增長合理提高孩子自由支配的數額。家長也可以幫助孩子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財知識,如消費、儲蓄等。 零花錢是每個家庭都無法迴避的問題。如何對待“錢”,是人生道德大廈中一根重要的支柱。孩子對零花錢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其成年後道德的形成。作為父母,首先,絕不能在經濟上放縱孩子,從小培養他們勤儉節約的思想;其次,在此基礎上,教會他們如何消費與分配零花錢,掌握一些基本的經濟知識。一句話,要使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