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會計電算化發展方向探討

  一、工會財會電算化中的現存

  1.工會財務是以工會為主體,其作用之一是為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主體提供會計資料。但現有電算化條件使財務資料的傳遞和共享性差,不能滿足資訊對資訊傳輸和處理的要求,同時不能滿足財政機關和上級工會組織對資金的收支實現遠端監督。

  2.會計電算化存在有法不依、違法不糾的現象。我國有關電算化的法規檔案有:《工會法》、《工會章程》、《基層工會經費使用管理辦法》、《工會經費開支範圍》、《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商品化會計核算軟體評審規則》、《會計核算軟體基本功能規範》等,這標誌我國的工會會計電算化工作已納入法制化軌道。但在執行過程中存在有法不依、監管不嚴,存在違法現象及隱患。

  3.由於工會會計電算化在不同行業中均會存在,使得使用的軟體形式和功能很難統一;造成各種財務軟體的資料介面、使用不一樣,從而導致報表彙總、資料查詢、傳輸的不方便。有的單位工會使用的軟體是商品化會計軟體,如《工會之星》、金蝶軟體;而有的單位使用的是自行開發的財務軟體。

  4.由於工會會計的特殊性,使得在財務電算化開展中的職能分工不能過細,甚至有些工會沒有進行工會財務電算化的分工,造成內部控制制度無法實施,基層工會的經費審查委員會無法發揮作用。

  5.在實施工會財務電算化時,有關的電算化管理體系建立不完善或制度執行不力。具體表現為:資料備份隱患多,硬體軟體管理不規範,從事電算化的人員和業務素質不高等。

  二、電算化會計資訊系統環境的完善

  1.組織與管理控制。通過部門的設定、人員的分工、崗位職責的制定、許可權的劃分等形式進行的控制,基本目標是建立恰當的組織機構和職責分工制度,以達到相互牽制、相互制約、防止或減少錯弊發生的目的。

  2.加強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培養。由於會計電算化是一門融機學、管、會計學、資訊學於一體的技術,雖然大多數會計人員已接受計算機等級培訓,但與實際應用能力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三、我國會計電算化的方向

  1.會計電算化系統逐步完善。一是軟體適應性增強、功能增加增大。智慧化會計軟體將具有一定的能力,能夠從現有資訊中分析出其真實的含義,判斷這些資訊對企業的作用,能夠根據具有的資訊和條件,主動觸發相應的系統執行機構,作出處理,智慧化會計軟體在技術上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同時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學術價值。二是開發出管理型會計資訊系統並應用。

  2.會計電算化化、國際化。

  ***1***會計軟體的網路化、國際化。會計軟體的網路化實際上已經實現,但僅限於區域網,資訊傳輸的範圍有限,了電算化效能的發揮,未來的會計電算化將向著過程網的方向發展,資訊傳輸範圍大大增加,使會計資訊的異地共享成為可能。網路化有以下特點:①實現企業內部的會計資訊共享,對企業進行縱向管理,通過網路將分公司的會計資訊傳輸到上一級公司直到總公司,使總公司對其整個企業的管理力度大大加強。②實現企業與外部相關機構的資訊共享,例如,企業與稅務、工商管理、海關、審計等部門的聯網,將企業的會計資訊直接從網上傳輸出去,使有關部門及時獲得可靠資訊,提高辦公效率,減低資訊失真。

  ***2***資訊的化、國際化。會計軟體的網路化和國際化必然導致了會計資訊的網路化的國際化。資訊科技日新月異,資訊科技對會計的、會計與資訊科技的結合也是一個不斷、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

  ***3***需要注意的。市場上使用的資料庫管理系統都是關係型資料庫,僅有的安全措施是由實用程式提供的,不是由資料庫核心實現,在安全保障方面作的很差。會計電算化實現廣域網路化和國際化以後,對各的資料庫資料要進行保護。

  3.會計電算化行業管理趨向規範化、標準化。

  ***1***關於會計軟體功能的問題。①期初資料初始化。期初資料一旦確認,就無法修改。②總賬與明細賬可以不同時結賬。③結賬後,上一會計期間的會計憑證即不能再輸入。

  ***2***關於使用會計軟體替代手工記賬驗收的問題。①驗收的軟體必須先通過評審。②申請驗收的單位必須列印三個月以上的憑證、賬、表。

  ***3***關於商品軟體的問題。①商品化軟體的界定。事實上,商品化軟體與評審是兩碼事,商品化軟體就是公開在市場上銷售的軟體,不應當有任何附加條件。②商品化軟體的評審。在計劃條件下,財政部門的評審可能會對商品化軟體的評價起很大的作用,影響軟體的銷售量,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於商品化會計軟體的優劣,人們不會被這些評審所左右,市場會作出正確的選擇與評價。

  ***4***資訊輸入規範化。憑單錄入人員必須掌握一定語言表達能力和財經專業知識,根據日常發生的每筆經濟業務充分考慮製作記賬憑證,儘量減少或杜絕由於人為因素造成的會計資訊失真,提高會計資訊質量,從根本上達到會計工作全面上水平。

  4.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制度完善。一是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系統和管理制度;二是完善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內部質量控制體系;三是加強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質量控制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實施情況進行控制;四是加強管理,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5.會計電算化市場化。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其實不應該由會計界來完成,它是市場化的行為。它的發展方向是滿足各行各業對會計資訊處理的需要,不斷以新技術、新來完成對新的經濟業務的反映和處理。這些都是由市場來決定的。市場化的會計電算化除在技術和理論上的發展由市場來決定外,對它的規範和管理也應按市場來辦。

  6.電算化審計發展。機及其網路技術的發展,企業資訊化的程序,進一步推動了計算機技術在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中的。同時,也給傳統的審計提出了新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