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班主任管理論文

  班級是初中生學習的基本單位,是學校管理學生的基本單位,因此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領導者、組織者、教育者,其管理工作成為了現今教育界的主要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班主任管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初中班主任管理論文範文一: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對學生學習有重要影響,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班主任管理水平關係到學生髮展,學校發展,本文就初中班主任的管理策略進行了探究,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班主任 班級 管理策略

  初中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主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學生的思想品德、作風養成、心理健康、學習能力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都會受到班主任的影響。初中生處在認知世界和學習知識,樹立正確人生觀和世界觀的一個關鍵時期,初中班主任要深入瞭解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動態,建設一支有能力的班主任隊伍,對促進我國基礎教育的良性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理論水平不高。教育是一門創造性勞動,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必須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班主任要在工作中不斷探索並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管理理論,班主任要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更新自己的觀念,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水平是班主任綜合素質的核心,它決定了班主任管理的工作效益。藉助新課改新風,可以讓更多的初中班主任接受科學的教育理念,讓每個學生全面發展。

  2.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心理健康問題已經開始逼近教師,從事教師職業的人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2005年中國教師職業壓力和心理健康調查結果表明,中國教師面臨著較大壓力。80%的被調查教師壓力大,近40%的被調查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佳。初中班主任工作繁雜,且要承受諸多內外壓力,部分教師經受不住壓力以致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我們必須重視這個問題,關注並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

  3.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有待改進。在新課改的春風下,儘管越來越多的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蹲下來”看學生,用學生的眼光看問題,能夠做到以“人”為本,用科學、民主的方法開展教育管理工作,但仍有部分班主任工作方式簡單化、粗暴化,應試教育的影子依然存在於班主任的思想裡,對班級學生的特點缺乏科學認識,忽視學生綜合發展,粗暴地對待學生的問題,班主任和學生的關係不和諧,以致從整體上影響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提高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理論水平。新課改要求班主任角色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由權威型向民主型轉變,這就需要初中班主任不斷學習,掌握學生思想動態,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掌握必要的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內容,切實提高自身教育管理理論水平,通過專業技術培訓、校本培訓等不同形式的學習,轉變班主任觀念,把培訓和班主任日常管理教學活動結合起來,定期開展主題研討活動,將新課程的理念通過活動、班會等形式直觀地表現出來,達到理論和實踐統一起來,使自己真正在課改的大背景下成長為能承受各種挑戰的優秀班主任。

  2.運用多種方式緩解初中班主任心理壓力。作為最活潑好動的學生的班主任這一角色,如若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將是班級的學生,輕則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情形,重則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作為學生直接管理者的班主任,更是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是教書育人的首要條件。雖然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會遇到眾多問題,但作為班主任要學會調適自己的心理,以“平常心”看待事情,以“人”為本的情懷去關注學生,初中班主任擁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才能培養出有愛心、自信、堅毅的學生。

  3.改進初中班主任管理方法。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精神象徵,塑造良好的專業形象,通過班主任內外品質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班主任必須知道什麼是自己該做的,什麼是自己不該做的,通過自己的實力來強化自身的專業水平,最終形成對班主任這一專職角色的信心和意識,在平日教育管理中予以實踐,進而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於班主任來說,改進管理方法,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提醒自己的過程,在管理中研究,在研究中管理,通過對各種不同事件的研究反思,班主任的管理經驗才能理性地上升為一定的理論高度。對於初中班主任來說,他們面對的是一群心性尚未發育成熟且很容易受外來因素影響的學生,班主任要與學生交心相處,開展一些相關的課內外活動,真正地在研究中與學生一起成長。

  4.培養班級學生幹部,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級學生幹部要在班主任的引導下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機制,讓優秀學生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通過學生幹部瞭解掌握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思想動態,引導學生幹部開展一些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活動調動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班級民主管理,培養學生幹部能夠進一步鍛鍊他們的綜合能力。

  5.優化初中班主任評價考核機制。班級作為學校組織的細胞,而班主任又是這個細胞的直接管理者和領導者,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對班主任工作的認可程度和評價考核。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初中班主任評價考核機制不再以單一的升學率作為評價標準,而是逐漸轉變為科學、民主的評價考核。學校要樹立正確的考評觀念―――“考評不是目的,考評是為了改進”,按照全面、發展的原則,著重實際情況,激發班主任的反思動力,調動廣大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到班主任管理中,增強班主任的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班主任的自我認同感,讓班主任在工作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三、結語

  班級學生管理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因此需要班主任不斷提高在新形勢下對學生髮展的認識,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在工作中不斷研究與探索,班主任要緊隨新課程改革的腳步,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改革中來,進而促進班主任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顧明遠.班主任工作概論[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

  [2]王乃信.面向2 l世紀中小學管理體制改革研究[M].山東教育出版社,20 01.

  初中班主任管理論文範文二:初中班主任管理

  【摘要】初中班主任面對的是一個活潑的、多樣化的群體,在這個群體裡面,班主任既要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又要略有側重的鼓勵學生髮揮其自身的優點;既要讓學生專心學習,又不能壓抑其個性的發展。現在的學生個性化意識越來越強,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核心人物,班主任更要與時俱進,不斷地鑽研班主任管理工作,並因地制宜找到適合自己班級發展的策略。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針對存在的問題,從觀察學生和管理學生兩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學生管理管理策略

  當前在教師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小學生幼稚,好哄;高中生成熟、明事;只有初中生懵懂,難教。"折射出初中學生管理教育的困難。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可塑性較強。能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此,結合當前教育形勢和初中階段學生的思想行為特徵,探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對策。這對我國教育的發展以及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1搞好師生關係

  以往種種的事實告訴我們,初中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應擺正好自己的位置,不能總把自己顯得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這很容易導致師生之間的距離被進一步拉大,為以後更好的深入到學生中去,開展教育工作加大了難度。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應該要深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打成一片",用自己的真心和誠意去幫助、教育和對待自己的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們瞭解到,班主任不光是他們的老師、他們的管理者、知識的傳授者,也是他們在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明燈,指引著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更是他們的朋友,能夠隨時解決他們在學生和生活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

  班主任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要發揮自己的主觀積極能動性,要激情飽滿的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要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學生,要學會尊重學生,不體罰學生,既要做到從管理上,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又要做到在生活與學習中對學生區分開來,因材施教。對於成績較差且自我管理意識薄弱的學生來說,班主任應該要做到有耐心的指出學生的缺點和存在的一些問題,並幫助他們進行及時糾正和改過,切忌不能因為學生犯了一些錯誤,就體罰學生,要對他們諄諄教導,幫助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不斷的督促和鼓勵他們學習;對於那些學生成績好且自覺意識較強的學生,除了要對他們繼續鼓勵外,還要教導他們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要鼓勵和支援他們幫助那些學生成績比較差的學生,要學會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為共建一個和諧班集體一起努力。

  2、用良好的品質去感染學生,形成一種凝聚力

  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核心人物,對班集體的形成和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主任要確立“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教育要關注全體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和“教育要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班主任工作理念,尊重和善待每一位學生,堅持“沒有發展不了的學生,只有尚待發展的學生”育人理念。

  熱愛班主任工作,不斷學習進取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前提;德育首位、思想領先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寶;尊重和善待每一位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立足基礎;嚴以律己、身正為範是班主任工作凝聚力的顯示;善抓重點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功;健全制度、科學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手段;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則;團結合作,開拓進取的團隊精神是班主任工作創新的生長點;合縱聯橫,建立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網路,爭取支援是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措施;樹立典型、培養骨幹、關愛全體、服務師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人心所向。

  一個班主任自己必須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從心底認可你的行為,從而模仿,使自己的習慣變得規範起來。這種影響比可造的說教要好許多,因為這種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一旦影響到了學生,就會發揮其威力。自然班級管理工作也會順利許多。

  3、組建一個得力的班委會

  班委會就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起到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並不能每時每刻都跟著班級,那麼,在班主任不在的時候,班幹部的作用就顯得極為重要了。那麼怎麼培養出一個得力的班委會呢,我認為,信任是最好的辦法。班委會的學生如果能夠得到老師的充分信任,他們會自覺的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同時,班主任應該在信任的基礎上把相應的權利交給班幹部,讓他們既有責任又有一等的職權,在學生中間也會樹立一定的威信,再加之班幹部的自覺行為,自然而然的班級紀律和班風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而且一旦習慣成了自然,學生就會形成一個以班幹部為核心的凝聚力,整個班級就會朝著預想的方向發展。而且這樣一來班主任的工作也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不會發生手忙腳亂的現象。

  4、積極與家庭、社會配合,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

  學生的教育需要學校與社會、家庭的配合,特別是家長的支援。中學生正處於青春期的敏感時期,自尊心、虛榮心都特強。不願意向教師、家長告自己的“狀”,揭自己的“短”;也不願家長把自己在家庭的“醜與惡”告訴教師,怕傷臉面。因此,筆者除了在學校內把學生們當作自己的子女、朋友來關愛,還注意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不過一般採取電話、簡訊、***、約談等方式個別溝通。而不是動不動就請家長到校,當面批評訓斥學生,傷害學生自尊。班主任還要充分地利用好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和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採取的教育措施,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和主動支援,努力改變部分家長“管”“卡”“壓”的管理行為方式,真正做到家校相互配合。我們互相溝通,統一認識,以鼓勵為手段,以幫助為目的,為學生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讓孩子們由來自家長、老師、學業的壓力變成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全身心輕鬆起來,激發他們向上學習的自覺性和求知慾,這樣不僅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也使學生樂意接受。

  總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項複雜的任務,初中班主任對學生的有效教育管理策略,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生活以及學習環境,規範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幫助學生找出自身的優點,以及彌補學業中的不足之處,激勵學生在學習的大道上不斷努力前行,最終成為新時代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