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論文範文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學中最基礎的,同時也是學生管理中十分關鍵的環節。如搞不好班主任工作,將會對整個教學工作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在班主任的工作中,班主任應能夠認真和負責的工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工作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小學教育本科班主任工作思考

  班級是學校教育和教學的基本單位。高校班主任是班級學生的教育者和組織者,是塑造青年學生靈魂的工程師。班主任工作直接關係到班集體的整體素質,關係到班級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作為小學教育本科專業的班主任,既要結合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融入師風、師德、師魂培養,做好育人工作,同時還要結合本科教學的特點和培養目標有所創新。

  一、切實抓好新生入學教育,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使命感

  新生入學教育做得好,對今後班主任工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生一入學,面對學校的一切都是陌生且好奇的。作為班主任,應珍惜與學生的初次見面,重視入學的始業教育,通過談話、活動、講座等形式給學生留下負責、熱情、親和、值得信任等的初次印象,這樣有利於入學教育的開展,同時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在教育中抓好以下幾點:首先,要正確引導學生做好從中學到大學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的轉變,以使之儘快熟悉新環境,適應大學生活,要樹立獨立生活的觀念,要有自尊、自立、自強的信心,並逐漸在實踐中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其次,加強專業思想教育,引導學生認可並喜歡小學教育專業,從而明確學習目的,樹立學習信心,再次,處理好學習與社團活動之間的關係。社團的申報既要考慮到個人的興趣、愛好、特長,還要考慮到專業特點和專業素養培養,參加的數量也不是多多益善,應根據課餘時間,合理安排。

  二、加強心理諮詢指導,關注獨生子女、單親家庭子女和貧困生群體和較難適應大學生活學生的引導教育

  當前,學生群體中獨生子女普遍,同時也存在一部分單親家庭子女和貧困生,他們普遍表現為個性和自我意識強,缺乏責任感,集體觀念較為淡薄,甚至一旦遭遇挫折便意志薄弱,消極自卑等,同時還會因為學習壓力大、人際關係處理等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此外,對於因較難適應大學生活而產生畏學退學情緒的同學在入學期初更應積極關注,一定要把思想工作做到前頭,在其萌芽階段做好思想工作,消除其焦慮、抑鬱等情緒。例如筆者在班級管理中遇到過一位同學,是班級年齡最小的同學,因對所學專業認識有偏差,擔心無法勝任專業課程學習,萌發了退學高復的念頭。為此,筆者及時與其溝通,瞭解她的基本情況和萌生退學想法的原因,並配合學生工作領導及家長,多次與她談心,從她的內心出發,結合其性格特質分析專業前景與個人發展,穩定其入學焦慮情緒,消除後顧之憂。

  三、 把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教育和專業教育中

  由於教育部門職位飽和、師資來源渠道多元化、師範生供需不平衡和就業市場不完善等因素使師範畢業生就業面臨諸多挑戰。“就業考試,競爭上崗”其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為此,要把就業指導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教育和專業教育工作中來,可結合近幾年本地區教師就業資料對學生進行分析與預測,轉變學生認為大學學業輕鬆,大學就是享樂等錯誤想法,引導學生認真做好應對畢業就業教師編制考試的四年長期規劃和學期短期規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營造全班自主學習,積極思考,思辨創新,你追我趕的良好學風,加強師範生教師技能培訓和綜合素質培養,力爭品學兼優,增強就業競爭力,同時也應引導學生客觀地對自身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進行評價,明確定位、開闊就業思路,積極探索就業渠道,爭取獲得滿意的職位。

  四、班主任要加強學生個性化培養

  個性化培養就是在教育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在教育中的主體作用,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交給他們學習的主動權,教會他們學習,鼓勵他們參加適合自己特點或者自己感興趣的專案進行培訓,並爭取獲得一定的成果。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堂、導師制、學生活動、社團活動、教學實踐、社會實踐等載體和平臺,主動挖掘自身潛能,努力培養自身特長和優勢。“天生我材必有用”,無論是語言類特長、繪畫類特長、文藝類特長,還是研究類特長、教學類特長、管理類特長等。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及時發現學生的特質和閃光點,從而正確引導,促使學生充分認識自我個性的優缺點,糾正不良的習慣,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良好發展,順應時代發展,增強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五、日常管理加強人文教育,以期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水平

  教育類專業大學應該重視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文化底蘊,無論是文科方向還是理科方向都應該兼具科學技術知識和人文底蘊,真正做到“文理兼備,學研雙得”。班主任首先要在班級中提倡文化的自覺。推薦學生閱讀優秀的文史哲教育類作品,做到“邊讀邊思、邊讀邊議、讀後又思、讀後又議”,養成“動筆讀書”的好習慣,學會撰寫形式多樣,內容充實,感悟深刻的讀書筆記,同時為提升學生閱讀水平和實效,建議班主任參與批閱和評價,以自身專業修養引領學生,真正做到與學生同學習,共提高;其次,定期開展讀書思想交流會、辯論會,還可鼓勵學生設計出版班級文化刊物,例如,筆者所帶班級就曾應同學們要求設計影印班級刊物《初萌》,從刊物名稱、板塊安排、到內容撰寫、版面設計全部由班級同學自行完成,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時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講座,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組織文化遊學活動,從理論和實踐層面逐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寫作及口頭表達水平。總之,在這個九零後學生為主體,教師職業成為社會炙手可熱的“香餑餑”師範生教育時代,班主任不僅要做好思想育人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有全方位,立體式培養學生各方面教師綜合素養,以期提高學生教師就業的競爭力。

  二:電大班主任工作開放教育論文

  一、作為基層電大的兵團電大紅山學院實際情況

  學員的知識結構參差不齊,學習志趣高低不同,思維能力強弱不等,生活、工作閱歷深淺不一等;他們大多來自烏魯木齊市各層面或是烏魯木齊打工人員,從事著各行各業,他們的年齡從二十歲到五十多歲,跨度較大。他們大多有理想,有熱情,但不夠勤奮努力,沒有刻苦精神,缺少學習所需的毅力,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容易退縮,這是由於學員大多迫於社會對學歷、知識儲備的需求及迫於生活生計的壓力,同時又擔負著多種生活角色,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和學習準備,往往會出現種種困惑。[3]電大開放教育這種新的學習模式,對大多數學員來說,相對於他們曾經的在校學習經驗會出現新的學習方式、作業完成、自學能力等方面的新問題,學習時間的延長,學習空間的改變等都需要做出新的心理適應與方法改變。電大教育是基於計算機網路環境條件下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創新改革,部分學員會由於對計算機網路學習、技能的生疏與不適應而產生畏懼,直接影響學習信心與學習追求。要讓學員在參與電大開放式教育中能夠學習好、工作好,不斷增強學習興趣,克服畏難心理,保持刻苦鑽研的學習精神,提高學習質量,班主任工作就起著牽一髮動全身的樞紐作用。

  二、開放教育班主任具體工作策略

  第一,深入瞭解學員動態,掌握學員反饋資訊。電大開放教育管理中班主任要面對新的管理群體瞭解清楚學員家庭、學歷、工作等方面的情況,對學員做出學情分析,以利於根據學員不同差異進行學習指導及心理溝通。開放教育學員不同於普通學校的學員,他們採用業餘學習的方式,他們的學習以自學為主,學習地點、學習時間不統一,所以班主任不能僅僅做一個班級的管理者,更應該做好學校與學員之間的“橋樑”,及時準確地將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傳達到學員中。第二,明確電大開放教育班主任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努力提升班主任自身綜合素質與管理能力。學習並熟悉關於學員管理的教學、教務的業務要求,學習一定的財務管理知識,學習教育心理學等相關知識。努力提高計算機等現代媒體的操作技能,有效利用資訊科技平臺向學員及時傳送簡訊,使用qq群與學員溝通訊息,具備在網路形勢下指導學員完成作業及瞭解學員作業進展,進行成績評定等工作的素質與能力。第三,參考《開放教育手冊》《學習指南》等,指導學生在開課前先從思維、心理、學習方式等方面瞭解開放教育的學習要求及管理制度,瞭解開放教育的學習特點及學習過程。第四,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和學習過程引導。班主任在抓班級管理和常規教育中,通常要處理學員中出現的各種情況。遠端開放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很多學員對這種教學模式一時還不太適應,他們大都習慣於傳統的面授教學模式,不知道如何進行自主學習,有的還不知道如何上網。對於這些問題,班主任都要對新學員進行上網培訓,教學員如何上網瀏覽教學資源,如何上網註冊,對個別缺課學員,進行補課和個別輔導,使學員都能掌握上網技能,利用網路進行自主學習。第五,有效建立與學員互動交流的良好師生互信關係,提高基層電大開放教育班主任工作的人文性和藝術性;及時瞭解學員心理困惑、學習疑難,甚至家庭、工作中的困難。雖然網路是一種學習工具,但班主任與學生平等溫暖的交流,能有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第六,適時組織聯誼活動,增加學員之間相互瞭解的機會。遠端開放教育的學員來自不同的地方,從事多種行業,平時接觸少,除集中面授輔導和小組活動外,大多數時間都互不來往,學員們一學期過去還互不認識,這就需要班主任為學員創造認識交流的機會。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利用節假日或集中面授時間,組織一些聯誼活動,讓學員加強交往,彼此熟悉,增進了解,加深情誼,也有利於學員間開展更多的協作學習。綜上所述,電大開放教育其實就是在規範管理、嚴格要求的前提下不斷提升班主任自身素質與能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責任心、使命感,找準工作的角色定位,適應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並滲透人性化的溝通與交流,在國家教育多樣化方針與基層電大教育目標、學習夢想追求之間,起到鋪橋搭路、春風催綠的承上啟下作用,就是以班主任工作優質的服務,為國民素質的提升獻出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