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論文怎麼寫

  初二物理課程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初二物理論文,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初二物理論文篇一

  探究初二物理學生分化的現象

  摘 要:縱觀這幾年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隨著不同階層不斷參與到教育改革的大部隊來,我國當前的教育事業蒸蒸日上。下面旨在以初二物理方面的學困生為例,探究學生分化的現象,淺析發生的原因以及提出相應的對策,藉此來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提升中學教學質量水平。

  關鍵詞:初二物理;學生;分化現象

  縱觀這幾年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隨著不同階層不斷參與到教育改革的大部隊來,我國當前的教育事業蒸蒸日上。一方面,各界人士為教育事業所作的貢獻令人歎為觀止,尤其是充當教育媒介的學校更是首當其衝,為社會和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然而,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現實:無論在哪裡,是學校或班級,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學困生”。他們採取消極的態度來面對人生和學習,有時存在溝通困難,有時面臨學習障礙,有時出現心理障礙等。因此,將他們作為研究物件,對他們多點善意的關注,預防學生分化,非常必要。現以初二物理學生的分化進行探究,並尋找對策,試圖儘快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一、初二物理學生存在分化現象的必然因素

  1.物理學科具備不同能力的結果

  物理學本身就是一門難教難學的獨特的課程。它的內容包羅永珍,跨越的知識點也是比比皆是。然而,要想把物理學好,就必須培養這些能力,不僅僅是要熟悉物理學科的特性,而且還要具備針對不同的學科進行轉化的跳躍的思維能力。因此,導致在初二尤其是物理這門課程上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分化現象。

  2.物理學科的內容多變性的結果

  初二物理有不少重點、難點,我們習慣把其中貫穿整章或影響數章既是重點又是難點的稱為分化點。例如,在新的初二物理課本中,力的概念、力的單位、力的圖示等;密度、壓強、功等重要概念;牛頓第一定律、液體內部壓強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浮沉條件、槓桿平衡條件、功的原理等重要定律,都是初二物理的分化點。力的概念貫穿整個力學部分,密度的掌握與運用直接影響到壓強、浮力的教學。功的掌握不僅關係功率、機械效率的教學,也關係到初三物理的熱和功、電功、電功率的教學。眾所周知,物理知識的相關性極強,如果前面的知識點沒有學好的話,後面的知識你就會跟不上甚至會根本理解不了。也許學生分化現象早就存在了,只是表現得並不明顯,但是一旦接觸到物理這門學科,很多學生面對的態度就會截然不同,這個在分數上會有直接的體現。

  二、初二物理學生出現分化現象的原因

  物理難教難學在教育中是帶有普遍性與廣泛性的問題。初二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物理學科,也是整個物理學科學習的開始。因此,在初二打好物理學的基礎顯得相當重要。據分析,初二學生在物理方面出現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生在身心方面出現的變化

  初二學生一般年齡為13-14歲,正處於青春斷乳期,也稱之為危險期。此時,他們生理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如身材急劇增高,體重增加,內部器官有突發性增長,精力充沛,體力旺盛,特別是出現第二性徵等等,這些生理上的鉅變,也引起了他們心理上的變化。在學習活動中還經常表現出幼稚、貪玩、好動、自制力差的一面,甚至注意力發生轉移,所學知識出現間斷,不能做好知識銜接,如果學生沒有好好處理這方面的問題,會帶來了一定的學習障礙。

  2.學生在學科方面的興趣變化

  學生進入初中尤其是初二開始,面臨的學科不僅僅是數學、語文、英語等,更是增加了不少新的學科。就拿物理來說,這是一門嶄新的學科,雖然學生一開始對物理學習很有興趣,但隨著物理的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擴充套件,要求學生掌握許多抽象的科學概念、公式、定理、定律。原來的依樣畫葫蘆式的學習方法已不能適應,要求學生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制訂學習計劃,記好筆記,獨立思考,能把新舊知識聯絡起來,學得活,記得牢。如果對所學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只停留在死記硬背的程度上,未能準確地理解、科學地記憶,久而久之會影響進一步學習,從而失去對物理的興趣。

  3.教師在教學方面的變化

  千里馬要遇到好的伯樂才能發揮更好的才能,因此,一個好學生的形成與一名優秀的教師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對有些教學內容忽略,或問題解決不夠徹底,尤其是對重點、難點講得不深不透,學生容易在這些問題上擱淺,以致影響進一步的學習。

  三、解決初二物理學生分化現象的對策

  初二學生出現分化的原因很多,應對措施也很多,下面只簡單地從三方面提出對策:

  1.注重學生心理教育和素質教育

  身為一名教育者,我們都深諳這個道理: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開始,出現了方方面面的變化,尤其當處於初二這個階段時,大部分學生都是很敏感的。因此,學校和教師都應該注重學生心理教育和素質教育,善於引導學生向積極樂觀的方面發展,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等,教師在教學中注意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想盡辦法吸引學生,防止他們注意力的轉移,多做有趣實驗,讓學生自己多動手做實驗並總結規律和結論,嚐到成功的甜頭,收穫勝利的喜悅。

  2.注重培養學生在物理方面的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諾指出:“最好的學習動因,是學員對所學材料有內在的興趣。”學生進入初二之後,課程增多,難度增大。如果教師不注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他們對所學內容會因為感到索然寡味而難以接受。所以,教師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要寓教於趣、以趣促學。

  3.注重積極引導與分層教學和及時幫助

  學校和家長在預防初二學生在物理學習方面的分化現象責任重大。一方面,從學校層面和家長方面來說,一定要積極引導學生向良好的方面發展。學校要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面向全體學生。另一方面,物理要以數學為基礎,但又不同於數學,在計算時要列寫出公式以及單位,還有很多繁瑣的計算,如碰到是數學方面的問題要及時幫助解決,幫學生掃除學習方面的障礙。同時,要教會“學困生”解決物理問題的步驟與方法。   初中物理的問題一般很注重思維過程。面對一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確問題的目的性,以通過逆向推理的方法進行解題。如下題的解題思路:

  題目:一金屬塊掛在彈簧秤的下端,彈簧秤的讀數是0.89 N;若把金屬塊全部浸入水中,彈簧秤讀數是0.79 N,求金屬塊的密度。

  解題思路:

  ①解決什麼問題:求金屬塊的密度ρ金;

  ②逆向思維:求金屬塊的密度,只要求金屬塊的質量與體積;求金屬塊的質量,只要知道金屬塊受到的重力;求金屬塊的體積,則只要求金屬塊浸沒於水中排開水的體積;求金屬塊排開水的體積,則只要求金屬塊浸沒於水中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彈簧秤的兩次示數差表示***。

  此外,教師要注重分層教學。為徹底解決長期以來困擾教師的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了”的問題,化解由基礎優劣、能力高低形成的分化點。在物理教學中,可以把學生按基礎、能力等實際情況,分為A、B、C三個不同的層次,對三個層次的學生以不同的教學方法和不同的教學要求講授相同的教學內容,使A級的同學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B級的同學儘自己最大努力趕超A級,C級的同學信心十足。同時,適當的輔導是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鞏固教學成果的重要手段,教師通過輔導,可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實際和學生對教學的意見,並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

  最後,老師和學生堅信改變自己一定會改變將來,只要堅持努力,曙光就在前面:

  1.找原因,尋突破,消除厭學思想。

  2.相信你,你能行,激發學習興趣。

  3.低起點,小目標,獲得成功體驗。

  4.一對一,請幫手,增加成功體驗。

  5.反覆抓,抓反覆,養成良好習慣

  對於“學困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特殊群體,我們必須“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將融融的師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和雨露,注入更多的關心與愛護,並注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恆。

  總之,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有義務幫助學生在物理方面學好、學透,採取有效的對策,減少“學困生”。教學實踐說明,認真鑽研教材、研究學生、積極地改進教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有效阻止學生“分化”,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水平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趙光明.初二物理教學中的分化現象淺析[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06***06***.

  [2]陳賢.用活動化解學生分化的危機[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2***06***.

  [3]田海軍.淺談初二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02***.

  [4]盧金孫英,王晶,徐穎,等.轉化學習困難學生策略的研究課題研究報告[R].大連市沙河口區教師進修學校,2012***10***.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第一一三中學***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初二物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