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計算機畢業論文

  為了提高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為社會輸送更多的應用型人才,應通過以論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探索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動手實踐能力、定期開展競賽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等途徑實現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教學設計網路技術論文

  一、網路技術專業的關鍵崗位及對應課程

  基於工作崗位職業能力需求的課程設定邏輯關係。在該圖中,先確定工作崗位,根據崗位要求提煉職業能力,分解出所需求的知識與技能,確定每個工作崗位對應的課程群,再進行具體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

  1.確定網路技術專業的關鍵崗位

  通過對網路技術專業的人才需求調研,確定網路技術專業的四類工作崗位,分別是:

  ***1***系統整合與運維***網路工程師、系統整合專案管理工程師***;

  ***2***網路與資訊保安***網路與資訊保安工程師***;

  ***3***網站開發***網頁美工、網站開發工程師***

  ***4***IT裝置銷售與維護***IT裝置銷售員***眾多的工作崗位,在短短的三年職業教育中,是無法完成所有崗位的學習。根據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的硬體條件、學生多年的就業方向、多年的教學效果反饋,確定了2個關鍵崗位,分別是“網頁美工”和“網站設計”。該2個關鍵崗位,有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有良好的就業前景,有缺口很大的就業需求。在電商行業的推動下,“網頁美工”崗位的需求量很大,往這個方向就業的學生佔據很大比例。2.確定崗位對應的專業課程通過對關鍵崗位“網頁美工”和“網站設計”的崗位需求分析,經過研討,確定出每個崗位對應的課程群。三、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1.確定課程目標經過廣泛調研,同時參照工作崗位的崗位需求,確定關鍵崗位課程群的課程目標,使其能滿足培養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的需求。比如課程《DIV+CSS網頁佈局設計》的課程目標,具體包括三個方面:①知識目標:掌握CSS設定文字、段落、圖片、表單、選單的方法,熟悉CSS+DIV頁面佈局的常用方法。②能力目標:能合理設計網頁的佈局方案,能對網頁進行創意美化;能運用DIV+CSS對網頁進行優化和佈局,製作有創意的網頁特效;能釋出網站,並進行網站的簡單維護。③素質目標: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良好的工作態度,使其具有較強的職業道德,並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

  2.制定課程標準

  ***1***專案化教學標準。在既定課程目標基礎上,以知識、能力與素質作為總專案進行分解,形成可量化的子專案。課程標準以子專案展開,用專案與任務取代傳統的章節。每個任務中都規定了具體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各個子專案的實施都在教學做一體化的機房裡完成,總學時為72學時,採用分段式集中授課的模式,每週16節,4周時間完成一門課程的學習。

  ***2***調整課程內容。根據工作崗位的需求調整教學內容,把崗位上需求較弱的部分弱化,甚至刪減掉。比如針對“網頁美工”的工作崗位,以往都開設《網頁設計與製作》課程,主要利用Dreamweaver中的表格、選單、控制元件等來製作網頁。但這種方式在實際崗位需求中使用較少,於是用課程《DIV+CSS網頁佈局設計》替換課程《網頁設計與製作》。在課程內容上,利用4-8個學時瞭解Dreamweaver的內容,重點掌握“DIV+CSS”佈局的技巧和方法。

  3.多種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

  在具體教學中,採取“優秀作品賞析”、“模仿操作訓練”、“小組合作”、“分段集中式教學”、“專案實戰訓練”、“參與真實專案”、“以賽促學”等多種形式,形成“多模式”職業技能訓練體系,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有助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教學方法上,建立基於工作過程的“專案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遷移CDIO①教育理論到課程教學方法中,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自主性和自學能力。

  4.編寫教材及配套教輔材料

  市面上很少有基於崗位能力的教材,即使有,也很難有符合本校需求的教材。為了讓學時擁有一本合適的教材,2014年3月,陽江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學院系主任聯合廣東省幾十所高校,和電子工業出版社合作,編寫“基於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網路技術專業系列教材”。目前已經出版了9本教材,其他教材正在編寫或出版中。該套基於崗位能力的教材由多個任務或專案組成,每個任務或專案是一個完整的環節,該環節的組合方式為:任務介紹***任務描述***→任務分析→任務實施→歸納總結→拓展提高→實訓。技能是學生自己練會的,不是教會的。教材中只是給出一個引導,領學生進門,更多的內容是學生自己完成的。學生實踐多了,才能創新,才能做書本之外的東西。

  5.“分段式”實施崗位課程

  崗位課程實踐性強,傳統的碎片式教學不利用專案化教學。“分段式”教學將18周的一個學期分成多個教學段。比如72學時的課程,利用4周的時間集中上完。在這4周時間內,只開設一門專業課程。“分段式”教學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提高了,必須是非常熟悉該門課程的老師才能勝任該課程的教學,適合有一定基礎的二、三年級學生。“分段式”教學實施崗位課程,突出了教學的系統性與完整性,有利於網路技術專業崗位課程的順利開展。

  6.改進評價方式

  以往的評價方式分為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兩部分,國語注重考查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缺乏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核。改進後的評價方式由過程考核和作品考核兩部分組成。在過程考核中注重對學生的發展性評價、職業素質評價。過程考核佔總分的50%,作品考核佔50%。作品考核即結果評價,學生在課程結束後需要提交一份與課程相關的綜合性作品,作品的綜合性評價分就是作品考核的分數。比如《DIV+CSS網頁設計佈局》課程,學生在課程結束後,任課老師根據所學內容佈置一個綜合性的網站,學生根據要求自己選題、設計、製作。完成後提交作品,老師會根據作品評定一個分數,並提出修改意見,發回繼續修改。學生修改後,再提交作品,老師根據修改的作品,重新修改分數……只要學生願意,可以多次修改作品。這種方式在時間上會拉的比較長,但是能出很多優秀的作品。經過一年的實踐,學生作品質量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總結

  經過多年的實踐,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網路技術專業證明基於崗位能力構建的課程體系是可行的,是符合當前職業教育發展要求的。在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中,學生通過參與專案開發與實踐,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團隊合作和協調能力,能快速勝任對應的工作崗位。當然,在課程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學生對專業的崗位不感興趣,與學院教務管理上存在部分衝突。在以後的課程實施過程中,將會考慮這些因素,逐漸解決這些問題。

  範文二:開發區網路技術論文

  1開發區網路技術平臺專案預期目標

  1.1企業發展服務平臺

  建立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申請系統,對於企業的申請進行全面的記錄,申請受理部門對其具有記錄以後,利用相關的工作軟體對其具體的工作進行稽核,稽核完成以後進行定置處理,可以有效確保企業線上完成申請業務。通過網上填報資訊並並向受理部門提交申請材料,受理部門進行網路稽核,申請企業可以根據網路平臺進行辦理結果查詢,對網路平臺中存在的網路預審現象同樣按流程實施全面監控。不僅如此,還有高新技術企業網路資料管理系統的建立、年檢系統的完善、智慧財產權管理系統等。

  1.2社群服務平臺

  社群服務平臺的建立主要包括開發區投融資系統、網路中介、企業資訊平臺、企業以及產品展示等等。其中開發區投融資系統是為開發區建設中的企業與銀行機構建立的公眾平臺,可以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網路中介是為開發區內的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平臺,為企業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企業資訊平臺的建立,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友好架起了一座很好的橋樑,可以促進企業與政府部門。第三方的有效合作;企業以及產品展示,是通過將企業以及產品資訊放在網路上,建立相關的網站,加強企業與產品的宣傳力度。

  1.3加強開發區網路資料管理

  需要在開發區網路資料機房建設的基礎上,增加新的伺服器材,通過網路裝置以及安全裝置的有效監督,實現開發區網路資料的管理。要建立完善的開發區網路技術中心,能夠有效的完善對企業的服務力度。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網路技術手段以及網路資源,從而形成良好的服務系統。在建立過程中要依據企業需求合理化進行,運用先進的技術形式加以輔助,通過網站建設、伺服器有效託管、企業集團信箱等形式的網路服務體系,從而實現資料中心的有效管理。

  2開發區網路技術平臺專案建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開發區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專案之一,是重要開發的地區,同時也是高新企業聚集地。在開發區中存在的眾多商業部門,政府職能部門,因此,對於網路需求、數字化辦公等要求非常大,從長遠規劃上來看,開發區網路技術平臺的建設對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社會效益均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得以體現:首先,開發區網路技術平臺的建立,為整個開發區建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現階段各方面的工作形式已經發展為網路化、數字化,對開發區網路技術平臺的建設,能夠有效提升區域整體水平,吸引了眾多的有效資源,對企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促進經濟效益的提升。其次,通過資源整合,擴大的開發區的服務範圍,提升了服務意識,加強服務內涵,提升開發區網路技術平臺專案建設的整體水平,促進服務型政府的發展;再次,開發區網路技術平臺專案建設能夠有效推動企業網路工程專案的實施,提升企業的網路應用普及,加強企業資訊化辦公形式。最後,這一專案的建設能夠實現在政府職能部門的推動下,進行全面的普及,不但可以節省資金,還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專案建設,提升了一定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