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政策扶助的政工幹部職稱激勵方法探討論文

  在農業科研體制改革轟轟烈烈進行的今天,政工職稱凸顯的侷限性表現傳統評價模式已經 失靈 、單一的工作方式效益不高等,其評價方式的陳舊導致政工幹部不能隨著事業發展實現自身的價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基於政策扶助的政工幹部職稱激勵方法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基於政策扶助的政工幹部職稱激勵方法探討全文如下:

  【摘要】把握政策,調整待遇。待遇是一個實際問題,是思想政治工作後繼有人的動力。在政工人員待遇普遍較差的情況下,承認他們的勞動價值並給予相應的認可和回報,把“有形”或“無形”,“直接”或“間接”的利益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利益機制的激勵,為政工幹部提供一個施展才幹、實現價值和抱負的良好工作環境,是做好政工工作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政策;激勵;政工

  “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是我黨在長期革命鬥爭和建設中用生命和鮮血凝結成的科學理論。***同志最近強調:“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決不是可有可無,無所作為,而是必不可少,大有可為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產力,是生產力諸要素中“人的要素”的保證和基礎,是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活躍、最有潛力的生力軍。然而,在現實社會生產、生活中,由於認識上的偏差或偏見,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和“生命線”作用感到懷疑,政工人員潛能勞動得不到認可或接受,政工人員的地位和待遇無法與經濟管理人員一視同仁,

  職稱激勵,政策扶助。政工專業職稱的評聘雖是“遲到的春天”,但仍給政工人員溫暖感和吸引力,使思想政治工作兼職化、業餘化的現象減少,但“棄政從技、棄政從商”以及專業技術幹部不願向政工部門流動的傾向仍較嚴重,縮小政工系列與工程系列職稱差異是穩定和發展政工隊伍的重要舉措。

  一、填平職稱評定差別

  一是要嚴格規定評審範圍,特別要對兼職政工人員參評條件作出明確規定。防止出現該評的人員不能參評,而不該評的人員卻可參評等不良現象發生,造成評審工作有失公平;二是讓事業和科研單位的政工人員享受與工程技術人員評聘專業技術職稱相同的待遇。這不僅是事業和科研單位政工幹部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強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需要。就當前實際情況而言,企、事業、科研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評聘專業技術職稱已開展了13年,在實行企業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人員評聘職稱也已實施了8-9年,而一般事業和科研單位政工人員的職稱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這顯然是不公正的。政工人員的評聘範圍應與工程及其他系列相對應,以便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和改善營造一個公正、平等的社會環境。

  二、縮小職稱檔次差距

  一要應儘快推行政工系列評聘教授級高階政工師制度,在全國評審一批教授級高階政工師,對其中特別優秀者,給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和專家待遇,使他們在工資、補貼、住房、醫療等面得到實質性的改善和提高。二要縮短晉升時間上的差異。在晉升、評聘各級職稱的時間上,政工系列應與工程和其他系列相對應,解決目前晉升時間較長的問題;同時,自1993年始,工程系列評聘職稱已轉入正常化,每年評審1次,政工系列應與之相對應,改目前每兩年評審1次為1年1次。再則,在職稱評審條件方面,要實事求是、客觀全面地衡量政工人員的實際情況,既非單純注重學歷、資歷、職務,也不應把工作業績和業務能力作為唯一的衡量尺度,而是將“軟、硬”件和業績、能力有機結合,以適應政工人員的工作特點和實際情況,避免造成人為的過失和差異。

  三、調整職稱業績範圍

  在業績上,應體現實際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一要注重德、能、勤、績和工作質量、數量、責任及專業工作時間,特別應考慮“知與會”、“說與幹”的差別,權衡“干與混”、“專與兼”的份量,對直接在基層“摸爬滾打”的政工骨幹和中堅力量應給予重點認可;二是應制定一個與工程系列相對應的政工人員分檔次的榮譽性獎項,如政工人員獲省、部級專項榮譽獎,可比照工程系列獎項等級列人業績範圍,作為資歷破格的條件;三是對一些真正有影響,有價值的論文、文章,可酌情評定“社會科學成果獎”或“社會促進發展獎”,並與自然科學的獎項相對應,以此提高政工獎勵的含金量,增強政工系列與工程系列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促使政工人員深入探討、研究本專業知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和改善有實質性的內容。

  四、理順職稱評審條件

  一是在論文方面應與工程系列同等看待,對正常晉升的政工人員,可對其代表作提出要求,但不應對所發表的論文增加額外的規定;對學歷破格的政工人員,也不應增加他們發表論文的負擔;二是在論文或代表作的評價上,應充分考慮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心理學的特殊性。“花開花落”、“漲潮退潮’,等自然現象有其相對的穩定性和規律性,但人們的思想德行、心理行為卻因人而異,其理解角度各不相同。因此,應慎重、公正地評價各種政工系列論文;三是應正視現實情況,並考慮歷史原因。在現實政工隊伍中,有相當比例的專職政工人員來自70年代參加工作的軍轉幹部,這些人在學歷方面有一定的差距,要求他們取得更高的學歷較為困難,然而他們在知、會、說、幹、寫方面有相當的能力和水平,具有做不同層次、不同型別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豐富經驗,因此,對此類政工人員要給予理解和體諒有條件地增加評審條件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五、彌補職稱工資上的差額

  儘快縮小和彌補政工專業人員與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分配差額是極有必要,對於長期從事政工工作的人員可考慮套用機關行政工資標準,也可用專業工齡、專業崗位補貼的辦法彌補或縮小與工程技術人員的工資差距,以提高政工人員從業的積極性和政工隊伍的穩定性。

  提高政工人員待遇。政工工作是培養人、教育人、幫助人,為群眾服務的工作,與教師、護士屬同一性質。因此,提高長期從事政工工作人員的退休待遇是合理的,對於從事政工工作滿30年以上的人員,也應與中小學教師一樣享受100%退休費的待遇;由於政工工作性質特殊,可考慮對政工人員實行類似於教師、護理人員教齡、護齡補貼之類的照顧方式,以提高政工人員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使政工工作真正成為社會崇尚的職業和人們羨慕的專業,增強政工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