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學習的經典勵志故事

  古今中外,凡是成功的人,總是經過了少年的努力才逐漸增加能力,讓自身充滿才華,將自身的智慧充分的發揮出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戰勝殘疾的巴雷尼》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他的母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儘管發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乾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鍊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臺。

  《買臣負薪》

  朱買臣,字翁子,吳人。家窮,喜歡讀書,不管理產業,經常砍柴賣來維持生計。擔著柴,邊走邊讀書。他的妻子也擔著柴跟隨著,屢次阻止朱買臣在途中唱歌,但朱買臣聲音唱得更大。他的妻子認為這是羞恥的事情,請求離他而去。朱買臣笑著說“我五十歲一定富貴,現在已經四十多歲了。你辛苦的日子很久了,等我富貴之後再報答你。”妻子憤怒地說“像你這種人,終究要餓死在溝壑中,怎能富貴?”朱買臣不能挽留他,只好任憑她離去。之後,朱買臣一個在道路上邊走邊唱,揹著柴在墓間行走。

  他的前妻和丈夫都去上墳,看到朱買臣又冷又餓,召喚給他飯吃。過了幾年,朱買臣跟隨上報帳本的官員押送行李車到長安。到皇宮上送奏摺久未回答,在公車署裡等待皇帝的詔令,糧食也用完了,上計吏的兵卒輪流送給他吃的東西。正趕上他的同縣人嚴助受皇帝寵幸,嚴助向皇帝推薦了朱買臣。

  召見之後,被授予會稽太守。朱買臣於是乘坐驛站的車馬離去。會稽的官員聽說太守將到,徵召百姓修整道路。縣府官員都來迎送,車輛有一百多乘。到了吳界,朱買臣看見他的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車,叫後面的車子載上他們到太守府並安置在園中,供給食物。過了一個月,他的妻子上吊而死。朱買臣給她丈夫銀兩,讓他安葬。

  《我一定要超過他!》

  一談到牛頓,人們可能認為他小時候一定是個“神童”、“天才”、有著非凡的智力。其實不然,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並不聰明。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裡的學習成績屬於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遊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平時他愛好製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藝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他精心製作的一隻水鍾,計時較準確,得到了人們的讚許。

  有時,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發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了彗星。儘管如此,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

  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制度很嚴重,中小學裡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歧視學習差的同學。有一次課間遊戲,大家正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一個學習好的學生藉故踢了牛頓一腳,並罵他笨蛋。牛頓的心靈受到這種刺激,憤怒極了。他想,我倆都是學生,我為什麼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從此,牛頓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早起晚睡,抓緊分秒、勤學勤思。

  經過刻苦鑽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班級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