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名人勵志簡短故事

  相信有不少的小夥伴都會經常找一些關於成功名人勵志的簡短故事來激勵自己,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山的脊樑,人的骨頭

  拍了一天的電視劇,導演感覺自己都快累虛脫了。為了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導演一邊扇著扇子一邊溜達著去街上散步。就在導演快走到門口的時候,他忽然停下了腳步,伸長脖子好奇地看著一個人在僻靜的角落裡唸唸有詞地比劃著什麼。

  導演再仔細一看,原來是演員廖凡正在那裡背臺詞。勤奮的演員見多了,導演也沒當回事兒,又繼續往前走。

  這幾天工作強度太大,導演感到自己的身心都被嚴重透支了,在街上走了好久,心情才漸漸放鬆下來。導演回到片場後,吃驚地發現廖凡還在那裡忘我地揣摩著表演技巧。導演還真沒見過這麼玩命工作的演員,笑著搖搖頭回到了自己的屋子裡。

  導演剛回到屋子裡沒多久,副導演就來和他討論電視劇拍攝過程中的一些事情。聊完這些之後,導演忽然問道:“那個廖凡不是男一號吧?我記得他的戲也不多呀,怎麼背起臺詞來這麼玩命?”接著,他就把自己今天看到的一切告訴副導演。副導演聽完之後,笑著告訴他:“廖凡是個好演員,演技不錯,工作也很努力,可是外形不太出色,所以一直沒有得到太好的機會。不過,這個演員挺讓人佩服的,從我認識他到現在,他無論拍什麼,都是這麼敬業努力。”

  副導演說完,無奈地嘆了口氣。送走了副導演之後,導演自己也坐不住了,他又溜達著來到了廖凡背臺詞的地方,吃驚地發現廖凡還在這裡揣摩著演技和臺詞。導演默默地在他背後凝視了半天,什麼也沒有說,一言不發地轉身離開了。

  在隨後的幾個月裡,導演每天都能看到廖凡這麼拼命努力地在私下裡用功,而且副導演說得沒錯,這個演員的演技非常出色,只是因為外形的原因,很難得到男一號的角色,實在是太可惜了。

  電視劇殺青那天,導演和廖凡一起吃了一頓飯。吃飯的時候,導演勸廖凡別那麼拼命了,他這帶著一臉痞子般壞笑的外形不太符合現在電視劇的審美觀,雖然他的演技非常出色,但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再努力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更大的突破。

  廖凡聽完之後,放下筷子,笑著說道:“石頭是山的脊樑,山上要是沒有了石頭,那就是破土一堆;堅強是人的骨頭,人要是沒了骨頭,就是爛泥一堆!我這麼努力不僅是為了能在事業上獲得成功,更是為了告訴我自己,無論環境多麼艱難,無論現實多麼無奈甚至令人恐懼,我都要堅強面對,挺直腰板像個男人一樣面對並戰勝所有的問題,絕不放棄!”

  聽完廖凡的話,導演愣愣地看著他,半天沒說出話來,心裡卻早已翻滾如潮,久久不能平靜。

  演藝圈說大不大,導演製片人往往都是老熟人。那次和廖凡吃飯後,每當再和演藝圈的朋友們聚會時,導演都會向大家推薦廖凡這個演員。漸漸地,他發現互相推薦廖凡的人越來越多,詳細聊了之後大家才發現,幾乎所有和廖凡合作過的人都被他出色的演技,尤其是那堅韌的精神所折服。大家都覺得,這麼出色的一個演員,這麼傑出的一個男人要是就這樣被埋沒了,就太可惜了。

  在這個導演和其他人的努力下,廖凡漸漸成了演藝圈裡的熱門詞彙,不少人都是聽了朋友們的推薦主動找他拍戲的。隨著接拍的電影和電視劇越來越多,廖凡的表演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2010年初,由廖凡擔當男一號的戰爭大片《生死線》在全國熱播,這個有著一臉痞子般壞笑和一顆敬業不屈心靈的男人終於迎來了自己事業的春天。

  山峰有了石頭作脊樑,才能昂首於天地之間;人有了堅硬的骨頭,才能立於塵世之上。我們每個人都會面對很多讓自己無奈或是恐懼的情況,當面對這些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你當然可以選擇逃避,可這樣一來,你就成了一堆沒有骨頭的爛泥,一輩子都站不起來!

  找回你的骨頭,找回你的堅韌,找回你的頑強。無論苦難這個對手有多強大,你都要挺起腰板昂然而立。只要你自己不倒下,一切就都有轉機!

  :放棄是為了更好的創造

  20世紀50年代,一位廣東小夥子隨著大規模的出境“淘金潮”來到加拿大從事蔬菜買賣,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開著他的破三輪車到農場收購蔬菜,然後運到一些遠離商場或菜場的社群旁邊販賣。

  進入60年代後,加拿大的民眾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菜商們的生意也變得越來越好,幾乎每天都能夠有好幾百元的營業額。更主要的是,當時的汽車越來越普及,於是有更多的人購買了汽車加入到蔬菜生意中來。然而就在蔬菜生意如火如荼的時候,這個小夥子卻突然放棄了日益紅火的蔬菜生意,經營起了百貨店。他的同行們紛紛嘲笑他的愚蠢,這麼好賺的錢竟然不知道賺!

  小夥子經營的百貨店並不大,但賣的東西非常豐富,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僅僅過了兩年,他的百貨店就發展成了一個規模很大的商場,而那些當初嘲笑他的同行們,卻在老本行裡舉步維艱,因為從事蔬菜生意的人實在太多了。更何況自從汽車普及後,市民們也不再害怕去更遠一些的商場買菜,蔬菜生意也由此形成了一個“外熱內冷”的局面,而他的百貨店生意卻一天比一天好!

  幾年後的一天,小夥子去美國舊金山看望一位在那裡“淘金”的表哥,他發現那裡的商業氣候和人流都遠勝於加拿大,每天都有大批商人摩拳擦掌地湧向這裡。小夥子意識到這裡是一個做生意的好地方,於是毅然賣掉了加拿大的百貨店,來到了舊金山,這同樣讓他的加拿大朋友們困惑不已,既然百貨業的錢這麼好賺,為什麼忽然放棄了?更何況他連去舊金山做什麼行業都不知道!

  來到舊金山後,表哥為小夥子介紹了許多看起來都非常能賺錢的生意,然而小夥子卻覺得這些都不是很好的選擇,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他選擇了去地產中介打工。

  “天哪!你以為那些跑到舊金山來淘金的商人們很有錢嗎?有不少老闆晚上都睡在自己的辦公室裡,甚至睡在車子的駕駛室裡,有誰會來光顧你的地產中介?”他的表哥認為小夥子的主意簡直是糟透了。

  “但是我相信他們不會永遠住在辦公室或者駕駛室裡!”小夥子堅定地說。不久,他在一家地產中介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可想而知,一開始他的業務並不好,但這使他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揣摩這個行業的操作技巧和理念,以及結交更多商界朋友,儘管那些朋友有一大部分可能是晚上睡在辦公室的。幾年之後,他的業績就開始飆升,因為那些創業中的老闆在有一定成就之後都紛紛開始購買房子以及其他商業用地,地產業呈現出了一片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他的全年成交額創造了所在公司成立25年來的最佳個人紀錄。

  這時,小夥子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成立了自己的地產公司。之後幾年,他又憑著獨到準確的投資眼光,先後創立了加州第一聯合貸款公司和加州藍帶實業投資公司,而且都親任總裁。時間一晃,幾十年過去了,他成了一名傑出的地產華商!沒錯,他就是在美國商界幾乎無人不知的雷漢輝。目前,已入古稀之年的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舊金山東灣區中國國慶委員會執行主席,而這也使他把更多的精力從生意上轉移到處理中美友好交往的相關事務中。

  有許多美國朋友問雷漢輝為什麼拋下生意不管卻幹起了“政府義務工”,雷漢輝總說這樣一句話:“有時候,放棄是一種更好的創造!當初創業和現在做人都是一樣的道理,作為一箇中國人,在有生之年能為國家做點事遠比繼續賺錢更有意義!”

  :一個搖滾歌手的力量

  奠定崔健“中國搖滾第一人”地位的,當然是那首著名的《一無所有》。

  1986年5月9日北京工人體育場的那個夜晚,當崔健揹著吉他,兩隻褲管挽得一高一低走上紀念“國際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會舞臺的時候,他還只是夾雜在珠光寶氣的歌星中非常普通的一員。但一曲《一無所有》歌罷,他卻引爆了整個會場。

  實際上,當時25歲的崔健,引爆的豈止是一場演出,更引爆了中國搖滾樂的英雄時代。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就開始出現了零零散散的本土樂隊。1984年,身為北京交響樂團小號演奏員的崔健也自組了“七合板”樂隊,迷上了由西方傳入的甲殼蟲、滾石等樂隊的音樂,開始熱衷於搖滾樂創作。他創作的第一首搖滾歌曲,就是後來廣為傳唱的《不是我不明白》。

  但是,1985年,當崔健帶著這首歌參加北京流行歌曲比賽時,在第一輪就給刷了下來。

  像所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樣,崔健必然經歷了他作為“第一”的所有坎坷。

  當年,在百名歌星演唱會上崔健謝幕之後,在座的國家體委領導生氣地說:“你看看,牛鬼蛇神都上臺了。”說完便拂袖而去。

  一位地方音協主席更慷慨激昂地評價道:“什麼‘一無所有’,這不是對我們社會主義祖國的誣衊嗎?難道我們現在是一無所有嗎?”

  在工體被觀眾大喝其彩幾天之後,崔健來到北京大學演出卻遭冷遇:《一無所有》只贏得幾下稀稀拉拉的掌聲。崔健的不同尋常的裝扮和嗓音,並沒有取得大學生的認同感。

  還有更大的挫折在等著他。1987年,崔健所在的北京交響樂團要求他“限期離職”,他被開除了。

  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崔健一頭扎進了創作,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噴湧而出,《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從頭再來》《假行僧》《出走》《花房姑娘》等第一代搖滾樂迷心中的經典相繼問世。崔健的知名度節節攀升。

  1988年,崔健再次來到北大演唱,受到夾道歡迎,數千名學生隨他進行了幾小時如痴如狂的互動,痛快淋漓之後。崔健被學生們抬著拋上了天空。

  ***2月,崔健錄製了第一張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即使每盒被炒到8。5元的高價,17萬盒也很快脫銷,全中國很多老百姓都聽說了崔健的名字,多少知道了點搖滾。

  崔健走到哪裡,哪裡都會掀起一陣狂熱。那些詩意盎然的歌詞,配著轟隆隆的強烈節奏,從這個城市唱響到那個城市,成為一代人難忘的經典。戴紅五星帽穿草綠軍裝的崔健成了眾多年輕人的精神所向。

  一個搖滾歌手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個性解放”是20世紀80年代最響亮的名詞,當清一色的灰和綠成為過去時,人們開始注重自我,審視自我,並渴望抒發自我的情感,但卻苦於聽不到身邊發自內心的真實的聲音。市面上90%的內地歌手都在翻唱著鄧麗君等港臺明星的歌曲。

  而崔健毫不修飾的自我吶喊突然出現,他淋漓盡致地把“我”的情緒一股腦兒地宣洩出來,於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引聚到了崔健的一張嘴上,“他唱的就是我的感覺”——崔健為困惑中的人們撕開了抒情自我的突破口。

  正如有評論者所言:崔健此時的力量,已經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力量,而是整個社會如雪崩般動盪賜予他的力量,是萬馬奔騰、千流競匯的文化衝擊共同彙集的力量。

  因此,崔健的價值,絕非一般流行歌手和一般大眾文化產品可比。崔健後來被稱為“中國搖滾教父”,並不全是指他是最早公開露面的搖滾歌手,更在於他在被束縛多年的國人渴望釋放個性和生命能量的黎明時分,無意問扮演了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領袖角色,那份沉甸甸的歷史重量後無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