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大全最新版的勵志文章

  學的到東西的事情是鍛鍊,學不到的是磨練。人生就是需要一些這樣的勵志文字和勵志文章伴隨我們一路前行,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吧,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你敢不敢這樣過一天

  作者:江釐

  【寫在前面】:文章可能有點長,但都是我的親身經歷以及切身體會。寫在簡書,無非是希望每一個青年人都能夠有一副積極向上、努力上進的模樣。或許我們專業不同,愛好不同,但我們有一點一定一樣——成為更好的自己、過上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給予所愛之人幸福。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希望你能看清自己!

  在大學裡,你絕對可以找到任你自由安排的一天,譬如週末。或許你可能睡睡懶覺,追幾集劇,看看電影,逛個街,吃頓大餐…然後一天就過完了,然後一學期就這樣過去了,但你怕不怕幾年就這樣過去了呢?

  如果你覺得迷茫而又惶恐,無所事事而又焦慮,那你有沒有想過換個方式,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天呢?

  1.

  6:20的鬧鐘響了,你該掀開被子睜開眼睛了。早起是一個好的習慣,需要毅力也需要勇氣。

  在此我的建議是隻設一個鬧鐘,連續多設只會使自己拖延。上床下桌的同學請記得把手機放在桌子上,一是避免晚上玩手機影響睡眠,二是利用自己怕影響室友的心理下床關鬧鐘。

  下床之後,拿起手機的你可能熟練解鎖開始重新整理聞、關注大事。但你可以做另外一件事,發生背單詞啥的我就不說了。但你可以測試自己的單詞量,這種app多了去了。我用的是《可可英語》,它的背單詞功能特別好。兩關***需要十分鐘左右***才能打卡,主要目的還是篩選出陌生的單詞,強化熟悉。

  打卡完畢,請放下手機。

  疊被子,穿衣服,洗臉刷牙,收拾書包。

  2.

  7:00了,該出宿舍了。

  走在路上的你,可以戴上耳機聽點東西。我最喜歡的應用是廣播喜馬拉雅FM,我每次都會快取很多集《羅輯思維》。在這段時間內我不建議聽音樂,後文我會說明原因。聽帶有知識性的廣播可以開拓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當然這個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重要的是選擇有價值的東西。

  一邊聽廣播一邊吃早飯,你已經在路上了。

  7:30了,你該到達你的目的地了。***圖書館,自習室,湖邊亭,操場的角落***

  放下書包,你該開始這一天的學習生活了。

  拿出英語書,單詞小本,複習資料或者你喜歡的文章…這段時間最好以站立的姿態,選擇需要記憶的內容大聲朗讀。***我也不知道是否早上記憶效果就一定最好,但還是這樣做習慣性這樣做了。***

  在晨讀期間,我建議你買個耳塞。目的不是隔絕,只是為了骨傳聲效應更強。

  讀一個小時或許會口渴心累,但如果你認真了,把時間細分、把內容增加、把任務細化,你會發現這一個小時會過得很快。每天給自己幾個任務,科目不要太多,因為效率會低。

  3.

  8:30了,你該找個地方坐下了。***圖書室,自習室,無人上課的教室,甚至是食堂…***

  從這一刻開始到吃午飯,你就要待在一個地方了。

  這期間有三個半小時,你可以做的事卻很多,時間很寶貴你需要珍惜啊。

  每天你只能背一本書出宿舍***鑑於大學書都比較厚***,這本書可能是你的專業書,也可能是你感興趣的專業書籍。但最好不要是課外書,因為你要給自己開一個好頭;也不要是公開課的書,譬如《馬原》《毛概》,因為你要花些時間做些真正有意義的事。

  如此說來,你這一上午就要耗在這本書上了嗎?其實三個半小時對初入專業的人來說,根本不算多。

  那你可以做些什麼呢?複習預習我就不說了,我說的是做書本的知識結構。都大學了,還要做這些嗎?答案是你最好做一下這個,一是進一步熟悉書本內容,其次是有利於以後考試複習,最重要的是有利於自己對知識的掌握記憶。理解的確是關鍵,但如果記不住你憑什麼理解呢?

  另外你也可以開始嘗試著自己思考,這種思考可以是對書本內容的疑惑,可能是自己的新見解,你可以把它們記錄下來,另外找時間解決。

  總之一味地看也作用不大,純手工摘抄、劃橫線的體力活也沒有多大意義。

  長時間的看一本書可能會使你心累,這個時候《可可英語》的功能又來了。開啟應用,闖幾關***在宿舍請記得快取***,請記得不要開啟資料連線。

  在這期間,你可能會犯困。這個時候音樂的作用就來了,邊聽音樂邊看書也是不錯的選擇。另外薄荷糖、風油精、清涼油這些神器也可以隨身帶一點,不過實在睏倦的你也可以躺一會兒。但請記得醒過來,在自習期間睡過去一個上午實在不好。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都是你熱愛你的專業,如果不夠熱愛,你可能會不喜歡你的專業書籍,那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你需要找到自己喜歡、並有志向發展為職業的事。

  由於自己的專業是人文學科,所以看書、文字性東西偏多一點。如果是數學、化學之類的話,刷題、做實驗之類就必不可少了。自己專業原因,不太瞭解,在此就不作說明了。

  4.

  12:00了,你該回吃午飯了。

  在去食堂的路上,不要忘了戴上耳機。中午適合來點午間新聞,我最喜歡的一檔節目是《雜誌天下》***有些視訊其實也可以用來聽啊***。差不多半小時的節目,天下趣聞、犀利點評,不要忘了前一天快取。

  邊聽邊吃午飯,回到宿舍時差不多12:30。節目剛好聽完,室友差不多也午睡了。

  咦,放下書包的你是不是已經按耐不住連線無線網的衝動了?還是聽新聞聽地入迷,忘記了時間?

  天哪,你會發現你一個上午沒有連線網路,焦慮了嗎?煩惱了嗎?無趣了嗎?可是從出宿舍的那一刻起,你剩下了流量卻依舊在瞭解外面的世界,你隔絕了網路卻依舊過了一個有意義的上午。

  連上充電線***可以用充電寶,但回到宿舍記得及時補充電量***連上網路,微博、微信、qq、簡書、跬步***一個不錯的大學生漲姿勢平臺***…該回復的回覆,該瀏覽的瀏覽、該收藏的收藏。***我不太建議刷微博,刷空間,太浪費時間了,資訊太多,你要學著自己控制。***

  13:00了,關掉網路睡覺了。睡不著的話就帶個耳塞或者聽點輕音樂,怕睡不醒的話就定一個鬧鐘***13:30左右***。

  醒了之後,洗把臉、吃點水果、清醒一下、收拾書包,戴上耳機準備出宿舍了。

  5.

  14:00到達你的目的地***圖書館、空教室、自習室、涼亭…***,你可以選擇換一本書、換一個筆記本,重複上午的學習模式,但下午或許有些疲倦的你可以開啟另外一種學習模式。

  從14:00到17:30,同樣是三個半小時。你可以花兩個小時在手機上,拿出筆記本,看公開課***網易雲課堂***。不過記得事先快取,我一般看國外的公開課。公開課的內容可以是多種形式的。

  你可以看著名的TED,看世界的同時學習一點英語。

  你可以看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公開課,在此我不得不說國家與國家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老師與老師之間差距真的太大,但有一個事實就是知識大多是想通的。看視訊時,記得記下那些不懂的名詞以及不錯的觀點。

  或者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人文社科公開課或者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就算了,最好有學習價值***,選擇時要記得事先上網查詢,選擇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目的是學習,而不是娛樂。

  16:00左右,你該結束你的視訊時間了***自己要適當調控時間***。

  距離下午的學習時間結束還有一個半小時,你可以做你自己感興趣的事了。不是刷八卦、追劇、玩遊戲之類的娛樂專案,請記住是愛好、興趣。譬如,跳舞、唱歌、樂器、畫畫、書法、輪滑、攝影…世界這麼豐富多彩,不要告訴我你只喜歡遊戲、追劇***如果你的目的是寫劇評影評,參加電競比賽,那也可以***。當然你也可以同時進行幾項愛好,但請記得保持效果。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自己沒有這種愛好。那就要開始學啊,因為掌握一門才藝或者把一項愛好儘量提高,對你的人生百利而無一害。

  6.

  17:30了,收拾收拾書包,戴上耳機***《羅輯思維》《蔣勳評紅樓》***準備吃飯回宿舍了。

  買好晚飯,邊吃邊聽。吹吹風,在夕陽下拍一個笑臉***最好不要發朋友圈、空間,避免你花時間回覆評論或者為了沒人理你而哀傷***。

  回到宿舍,終於可以聯網了。這段時間你可以抓緊時間刷刷微博,看一些新聞,認真看幾篇文章,看一個短的搞笑視訊,該輕鬆輕鬆了。但這個時候還有另外一個大事,那就是下載你明天需要看的視訊,在外不開網的你要記得利用快取一些東西。

  在快取的間隙,可以整理收拾昨天的衣服,準備明天要穿的衣服以及晚上的洗澡用品,洗個蘋果、剝根香蕉,補充點水分以及維生素。

  辛苦一天了,你要好好珍惜這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因為休息好了,才能保持接下來的學習效率。

  18:30了,收拾好書包的你又該出宿舍了。

  同樣是自習室或者空教室,拿出你的專業書籍***你肯定不只一本專業書,或者你感興趣的專業很多***。為什麼提倡在晚上重複上午的學習模式呢?因為科學證明:一天有兩個高效率時間段,那就是早上九點到十點,以及晚上七點到八點。

  在此我就不贅述了,你只是換了一本書,記得還是要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

  就這樣靜靜地學習吧,花兩個半小時鑽進你的書本、你的專業中吧。

  7.

  20:00了,戴上耳機回宿舍去吧。

  換上運動鞋以及輕便的衣服,忙活了一天別忘了運動一下。打球、跑步、瑜伽…你自己喜歡就好。

  我一般習慣在耳朵裡放著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或者《目送》,世界上的好書很多。你可以沒有時間看電子書或者紙質書,但你可以在運動時聽啊。選一本你喜歡的書,找一個你喜歡的聲音。享受運動的同時,也可以邊流汗邊思考。

  運動半個小時左右,減肥的可以減肥,健身的可以健身。總之運動必不可少,不要隨便放棄。

  20:30左右結束運動,不要急著回宿舍。你還有另外一件事可以做,那就是用一下學英語的app。背一段小短文,學習一篇小文章。我習慣用《可可英語》下載一些文章,你可以先照著英文漢文讀,再讀純英文,然後對著純中文檢測自己是否已經掌握。

  半個小時你有可能學不完,但你可以試著調節難度;你也可能一下子學習完了,那就複習單詞之類。

  總之堅持花半個小時學習英語,然後高興地回寢室了。

  今天你不用出宿舍了,“夜”生活可以開始了。

  8.

  21:00~22:00,這是你的洗漱時間。請記得回去就開始洗澡。因為在背英語時你的汗已經乾地差不多了,不用擔心運動後不能馬上洗澡。

  一個小時的洗漱時間其實是綽綽有餘的,所以結餘下來的時間就可以適當上一下網,畢竟21世紀的青年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

  除開上網,你也可以花幾分鐘時間為明天做一下準備——收拾書包、整理桌子…

  22:00了,請關掉網路。接下來我一般會做兩件事,寫日記或者看自己喜歡的紙質書。

  作為一個從初一就開始寫日記的人,我從來都相信寫日記的作用。也不是必須每天都要寫,只是你總會有一些無處傾訴的話,那就請寫到日記裡去。

  至於看書的作用,我就不再贅述。你可以看言情、玄幻、勵志之類,但你也可以嘗試看一下莫言、村上春樹、茨威格諸如此類的小說,你也可以看林語堂、餘秋雨、張曉風的散文…前者是為了娛樂或者腐蝕自己,後一類才是人類文化的精品。具體怎麼選,看你自己愛好以及覺悟羅。

  23:00了,關上書或者本子,上床睡覺了。

  睡不著的時候,聽一下輕音樂或者一些電臺節目,溫暖的故事以及溫暖的聲音可以伴你入夢。不要忘了設定定時關閉,放一晚上也不好。

  閉上眼,辛苦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開始做夢了。

  9.

  我不敢說我每天都是這樣過來的,但我儘量會這樣安排自己的時間。也不是說每天都要過成這樣,只是悠閒的大學生活往往需要你自己去好好規劃。

  適當遠離網路,遠離低質量的社交,遠離吃喝玩樂,有些事情你無法完全拒絕甚至逃離,但你可以試著調節自己。

  這樣會受到很多阻力,室友的疏離、同學好友的打擾、甚至是天氣,但請記得不要太容易動搖。既然選擇了,你需要的只是咬牙堅持。

  於我來說,大學最寶貴的其實是自由。很大程度上自己終於可以隨心所欲了,但絕對不是隨波逐流,而是可以自己安排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了。

  我所述的一天生活可能很誇張,但絕對都是我曾經做過的事。

  如果你覺得悠閒、無所事事,或者花了太多時間享樂,那你真的就要醒醒了。

  我想說,即使我這樣安排了自己的一天,我依舊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事情沒做。譬如辦公軟體的學習,該按時更新的文章,微信微博簡書的互動…我覺得自己的時間其實是不夠用的,我也知道這個世界還有太多我未知的知識。我連給家裡打個電話都會選在路上打,因為可以節約時間啊。

  青春真的很珍貴,有時間有精力的青年人別再追太多劇了,別再打遊戲了,別再花幾個小時鬥圖水群了,別再…這個世界有好電影,有好遊戲,有好的交流群,但請記得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有個度。

  你要努力,要有勇氣,也要有自制力,還要有行動力。

  努力的路上,會孤單會受傷,但一定不要放棄。

  誰的大學不迷茫,可是我們可以找不到方向,但我們一定要在路上。

  :你有什麼資格談努力

  文 | 安喬

  01

  在周魚的微博上看到他的一段話“你可以追劇追一晚,只要你可以按時交上論文。你可以有豐富的夜生活,只要第二天你還能精神飽滿的做好本職工作。放縱究竟是不是錯,取決於你能不能為你的放縱負責。還是那句話,沒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簡直一語戳中,微博底下留言的人,無一不在哀嚎:膝蓋中箭。

  自制力並不是什麼新鮮詞,說白了就是能夠自覺控制自己的行動和情緒,集中注意力去達成自己原本的目標,而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擾。

  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是太難了。

  對大多數人來說,論文通常都是在deadline來臨時,才匆匆忙忙拼湊完成的,而在這之前,是逍遙地看劇打遊戲,約會逛街;工作也是,今天做不完那就明天再做咯,反正工作永遠也做不完,但聊天八卦要跟上、剁手購物不能錯過秒殺,就連無效的朋友聚餐打著“社交”的旗號也不能不去……

  每天衝擊我們的資訊太多,要做的事情也太多,我們的時間也被分割成碎片,然後被雞零狗碎所侵佔,自制力一點一點喪失。

  我們每天好像做了很多事,但為什麼最後又好像什麼都沒做?每天好像忙得團團轉,焦頭爛額,但為什麼最後還是顧此失彼?我們立下一堆目標和計劃,最後一個也沒完成,我們急吼吼地說要多麼努力,我們甚至還曾以為自己很努力,原來不過就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最後的結果是,想要做的事,和本應該完成的事,都沒有完成。

  喪失自制力的後果是讓我們對自己憤怒和質疑: 我們有什麼資格談努力?

  02

  我一個朋友,她的出版資格考試報了三回,可一次也沒去,是的,她連考場都沒進。

  最後她生生從考初級熬到了可以考中級資格***畢業五年可以直接考中級***,她無所謂地說:“哎呀,大不了我直接考中級不就得了。”

  其實在我看來,她這話無異於自欺欺人,沒有個三五年,她中級一樣考不下來。

  還記得我們一起報名考初級的情景。

  她特別豪言壯語地立下學習目標,用多長時間複習《著作權法》,用多長時間學習出版實操知識點……時間規劃得特別詳細,如實按照這個計劃來,備考的時間完全充足,甚至還可以在一輪複習完了後,再進行重點知識二輪複習。

  但我們相約一起復習的第一個週末她就缺席了。原因是,她們公司不久後要組織去某著名山莊泡溫泉,開季度總結會,她想買一套新的泳衣,順便去商場逛街,趁著打折買買換季的新衣服。

  她打電話邀我作陪,“喬喬,這個禮拜你陪我逛街,下個禮拜我們再開始學習好不好?”

  我回她一個微信:“你這個行為就像口口聲聲喊著要減肥,卻大吃大喝一頓,還美其名曰‘沒有吃飽怎麼有力氣減肥呢’?”

  讓我意外,其實也意料之中的是,第二個週末,第三個週末,她總是有事,最後我只好獨自一個人把最初定下的學習計劃執行下去。

  起初,她還有些負罪感,但次數多了也就輕易地,自我放縱了。

  時間好像還有很多,所以眼前的誘惑,相比很久以後的考試來說,總是更有吸引力一些,也更重要一些。甚至,還會偶爾勸誡自己“人生苦短,不如快活”。

  到最後,臨到考前一個月,她才開始急了,臨時抱佛腳各種狂背,可是那些法律條款和實操的內容,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背下來的。壓力太大,她一焦慮,效率低下,就又沒有學習的動力了。最後索性連考場也沒去。

  是的,自制力差的人,永遠都有最後一道護身符:大不了重頭再來咯。

  第二年,她一個人報考,考前依舊信誓旦旦:“去年沒完成的計劃,今年誓死也要完成。”

  然而,第二年依舊,乃至第三年。

  沒有自制力的人,往往容易拖延症爆發,總是覺得時間還有,偶爾開個小差做點別的並不影響大局,直到deadline逼近時才亂了陣腳,才意識到自己過高地估計了自己hold住場面的能力。

  其實我們沒有完成的那些事,並不如我們放棄的那麼輕鬆,它們在我們看來其實很重要,沒寫完的論文,沒做完的工作,沒有看完的書,沒有認真聽的報告,沒有背的單詞,而我們在開小差的時候,也並不是心無旁騖地快樂,心好像被懸著,我們真的有負罪感,沒法好好地玩耍。

  03

  真正地有自制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學生時期,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學霸,他好像從來不用做作業,上課也不是埋頭苦做筆記,下了課更不會呆在座位上,他們可以跟學渣一起聊熱門的電視劇,討論流行的八卦,他們……好像真的沒有認真地學習,但我們永遠不知道的是: 他們在家專注地寫作業和複習,一個小時的學習效率頂別人兩三個小時。自制力強,所以效率高;自制力強,所以學得快,玩兒得也嗨。

  畢業後,職場上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同事,他們好像上班也跟你一起聊天八卦,也偶爾偷偷淘寶刷微博,做PPT的時候也一樣抱怨,趕不出方案時也一樣抓狂,可是,和你不同的是,在最後他們好像總是被上天眷顧了一樣,ppt做得比你好看,方案創意比你厲害,銷售單子拿的比你多……你氣不過,暗自嘟囔“他憑什麼?”

  是啊,你刷微博是在看娛樂八卦和搞笑圖片,別人是在找創意靈感;你抱怨這不行那不行的時候是在發脾氣,別人卻是在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你跟別人閒聊是真的在撩騷,而別人是通過聊天找到對方的銷售需求……

  自制力強的人,永遠分得清楚主次,拎得清什麼是本職,什麼是玩樂。Deadline在沒有自制力的人那裡,是壓力;在有自制力的人那裡,是動力。這就是本質的區別。

  04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

  家裡書架上都擺滿了你想看的書,可是一兩個月前,你興沖沖翻開的那本,現在還是停留在最初的幾頁;

  你下載了背英語單詞的App扇貝,你原本是躊躇滿志地制訂了背考研單詞的計劃,一天背100個單詞,幾十天就搞定,可是單詞你背了又忘,忘了又背,中間斷了N天。

  你辦了健身卡說是要去學游泳,可是別人的健身卡都要續費了,你的健身卡套餐卻是在不用就要過期了……

  為什麼開始的開始,我們本來是興沖沖要去做的事,到後來總是不了了之地爛尾?

  或許,我們缺乏自制力的原因之一就是,其實你內心深處,就是不在意,不那麼想做,所以才會動力缺缺,一直拖延,一旦有什麼別的事情干擾,你的專注力就無法維持。

  而什麼是努力?吃喝玩樂睡,用不著努力,這些事是本能,是消遣。

  稱得上努力的事,都是反本能反人性的:為了完成一個課題,你會起早貪黑;為了做那份你最想做的工作,上下班路上四五個小時你也無所謂;為了看完你想看的書,你會放棄參加無效的社交聚會……

  亦舒曾說過,愛得不夠,才藉口多多。簡直真理,套用過來,你不想做一件事,才會給自己找這樣那樣的理由。

  所以,當我們在談努力的時候,請捫心自問一下,你到底有多想做那件事?到底有多想成功?為了做成那件事,你到底能做到怎樣的付出和拼命?

  因為沒有自制力的人是沒有資格談努力的。

  :有些夢想最好去嘗試一下

  作者:喚醒沉睡的豬

  2013年的8月1日,我看到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三十歲前別結婚》,作者是前美國洛杉磯市市長、自由主義倡導者、作家兼獵頭精英——陳愉。我看到她在書中寫了一句話,特別受到觸動。那句話叫:“如果你喜歡寫作,那就開設一個部落格,就一個大家可以展開熱烈討論的話題寫點東西。或者去一個需要你技能的組織做自願者,隨著你在這個新領域做得越來越好,隨著你慢慢引人注目,你可以逐漸地在這上面花更多的時間。”當時看到這句話,我身體不是特別方便,因為我懷了孩子,所以沒有那麼多精力去做這樣一個事情,但是,我特別熱愛寫作,為了那個不曾遺忘的夢想,我把作者的這句話寫進了我的一本記事本里,時刻都拿來翻閱一下。

  幾年來,我生孩子、工作、帶孩子,每天焦頭爛額,感覺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但是,每一次開啟寫有那句話的記事本,我就被刺痛一次。終於,在今年的春天,我決定鼓起勇氣去開始這樣一個事情。當時我也沒想過結果會是什麼,最糟糕的打算就是自己拼命的努力,可是依然無人問津,可是我發現當我們開始一件事情的時候,其實最難的已經過去了。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因為萬事開頭難,既然你都已經想到開始這件事會有多難,你還選擇了開始,那你還有什麼好害怕的呢?

  這就是夢想,當我們遲遲不開始的時候,它就永遠只能是個夢想,如果我們開始了,已經走在路上了,我們會發現自己不光是個有夢想的人,還是一個敢於為夢想大膽嘗試和刻苦努力的人。這個人,我相信不僅僅感動自己,也會感動你周圍的很多人。

  說起我開始寫作的日子,其實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我每週幾乎都是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週一到週五我要按時上班,中午和晚上時間還要妥善安頓好孩子,自己才能抽一點點空看書寫稿,有時候時間總是零零碎碎的,怎麼也拼不出一個長達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加上我寫稿速度比較慢,沒有一個多兩個小時我是寫不出一篇1500字左右的稿子的。這是最痛苦的事情,更痛苦的是週一到週五是工作時間,很多人一到了週五都特別興奮,因為週末來了,可是對於我而言,那才是五加二的剛剛開始。因為平時我上班的時候,孩子是我婆婆幫忙照顧的,但是每個週末我不上班的時候,她是要回農村老家的,不是她嫌棄帶小孩累或者是因為婆媳關係不好,是因為老人捨不得家裡那些農活,覺得土地閒置太可惜了,所以不管我們年輕人如何解釋說不要他們那麼拼命,我們完全可以給他們養老,他們都還是執意要去忙碌著。我的五加二生活就是這樣來的,這種忙碌的狀態讓我每一次想寫一篇稿子都只能是用夜深人靜,孩子都睡覺了的時間。有一段時間,孩子病了,老人病了,自己也病了,也曾經特別後悔自己為什麼要開始那麼痛苦的一個嘗試,但是,這只是一時自己給自己洩憤,其實,所有的事情都可能讓我後悔,唯獨寫作不會讓我後悔,因為我熱愛它。

  慶幸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文字慢慢被人關注,開始被越來越多網站推送,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讀者。有些讀者給我留言,說他們是在廣播節目裡聽到我的文字的,有些則說是在某個知名公眾號看到我文章順藤摸瓜找到我的,有些則給我發來長長的郵件,講述自己作為一位全職母親的困惑,有些則說自己準備畢業了看到我文字很受鼓舞等等,所有的這些,都給了我無限的溫暖和感動,也鼓舞了我的志氣,這些讀者,就是我即便白加黑五加二依然無怨無悔的真正原因。

  也許很多人都知道我曾經是國內某知名演講與口才網的寫手,當時我都能夠靠寫演講稿賺到一個月四五千塊錢的稿費,但是,也許沒有人知道,做個寫手不是我的夢想,我不甘願讓自己的文字被貼上別人的標籤,只是在謀生面前誰不曾低下高貴的頭。現如今那種有讀者的感覺是非常不一樣的,即便可能我每個月領的稿費還不及做寫手的時光,但是因為有了讀者,也會有人稱我為作者,甚至是專欄作者,也會有人覺得我的文字就是一種文學作品,我會非常的自豪和驕傲。這種感覺準確的說應該叫夢想成真吧。

  一個人的一生,如果有那麼一個夢想,是讓你念念不忘的,甚至是生怕自己懶惰或遺忘而刻意寫進書頁的,我覺得這個夢想,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去嘗試一下,不然我們永遠不知道夢想成真會是什麼感覺。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