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長的經典勵志文章

  我們在成長路上,都離不開一些來激勵自己,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麼還要努力學習

  文/特立獨行的貓

  我們大部分的工作都非常專一而封閉,一個螺絲釘的崗位做了七八年,在本領域多少有點發言權,誰也不會在這時候想著換個行業重頭開始。上班太累了,下班就想睡,工作差不多能賺個不高不低的錢,剩下的時間就剩下買買買和吃吃吃了,還學習點新東西?***遭雷劈!

  俗話說,技多不壓身。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單獨死守著一片鹽鹼地早就遠遠不夠了。前幾天隨手在公司的印表機旁邊拿起一份簡歷,多元化背景與豐富多彩的能力,簡直讓人後背發涼。幸好自己出生的早,要不然跟現在的小朋友競爭,單從簡歷上就要輸掉一大把。你以為自己混的還可以,但後面的年輕人早就以更低的薪水,更豐富的視野,更強健的身體向你撲來了。如果單從同齡人上來看,如果你比別人多一份技能,就有可能在職場上得到更多的資源和能力,說不定還會成為自己在職場上異軍突起的助推器。

  我有個小助理,曾經是我的讀者。她比我晚兩年畢業,畢業後和我一起合租房子,在一個私企工作。有時候我私人的事情需要做一些PPT的東西會請她幫忙一起。她是農科畢業,做文字的東西沒有研究,PPT做的就是白紙黑字的水平。我鼓勵她多學習多練習,她就真的每天晚上在自己的小房間裡搗鼓PPT。後來很久後的一天,她告訴我她被調崗到領導身邊,算是越級升職了。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因為PPT做的好,雖然沒有我好,但比單位裡的所有人都好***媽呀,我的PPT現在越來越不好了***所以,一直以來全單位需要給外人看的PPT都由她來完成,後來發展到領導的PPT也是她寫。前段大領導找她,問她想不想轉崗,到自己身邊來做事。能跟美女大Boss學習更多,當然是求之不得的機會。為這事兒,她總是特別感謝我,覺得就是因為當年我逼著她下班後天天做PPT,才會讓自己的能力比別人多了那麼一點。但就是那麼一點,自己比別人贏得了更多的機會和賞識。

  但事實上這是她自己的功勞,她願意在下班後去學一個跟自己眼下毫不相關的東西,並且看起來對未來並沒有什麼幫助的東西。可是很多東西當就是在你學完後的很久很久以後的某一天,你才會發現這個東西幫你大忙。當然,也有很多時候,當機會來到的時候,你發現就算幾乎掉在自己頭上也抓不住,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沒有多學一點?

  越來越利益化的社會,讓我們變得非常功利,與眼下無關的不做,與多賺錢沒關的不做,稍微做點自己喜歡但沒收益的事情,就會被別人嘲笑或者諷刺”你圖什麼啊?“可是,人生不僅有工作,還有生活。我總是想,如果有一天也許我們離開了現在的工作,還會做什麼呢?是否還能養活自己?如果我們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我們能有什麼樣的能力讓自己快速適應,並擁有讓自己生活的好的能力?

  我學過很多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我不敢說自己懂的東西很多,但至少別人跟我聊些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多少皮毛會知道一些,如果不是非常清楚東西我能夠立刻想象到,這個領域有哪些書哪些人?我可以去立刻把這些資料找出來學習。我知道的多一些,就會覺得心裡的安全感也多一些。安全感並不是來自於某個人或者多少房子多少錢,而是來自於自己對這是社會和世界的認識,多瞭解一些這個世界,心裡就多一分底,也更加有能力行走於整個世界,而不僅僅是自己上班的小格子或者城市裡不敢有絲毫的變動和離開。

  蔡康永說過一段話:“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說過:“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會給你快樂!”

  我們在下班後努力學習,並不僅僅是為了加薪晉職,更是為了生活,為自己能夠有更多的從容和自信,在面對各種人生的難題,讓自己有能力去選擇更加有尊嚴,有成就感的人生。

  :你心中的成功是怎樣的?

  作者:奇嵐

  你問我,人有怎樣的素質才可能成功。看來,你終於不再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孩了。你開始明白這個社會對於個人,有一種叫做“成功”的要求。而且,你想要它。

  告訴我,你心中的成功是怎樣的。做商人,腰纏萬貫,不求做比爾·蓋茨,但求刷卡時不皺眉;或者如明星,踩上紅地毯時全世界都在關注你;或者簡單些,你希望你喜歡的人喜歡你,而你希望得到的東西都可以得到——些許的名聲,優裕的生活,開心的朋友,美好的愛情,足夠的時間環遊世界。

  有夢想總是好的。不管你想要怎樣的成功,可你該如何去得到那些你要的東西?我沒有標準答案,可普遍意義上的成功人士都具有兩種素質:學習能力和平衡能力。他們太擅長學習和琢磨事情,無論是否有課堂,他們都可以從周遭發生的一切中獲得養分。

  具有學習能力的人,必須敏感,對一切和自己專業相關的事物有持續關注的熱情。學習能力還包括給自己創造學習的機會,讓別人給自己學習的機會。

  關於平衡能力,其實是更重要的。我也是後來才明白。平衡能力,就是生活的能力。你或許要到工作時才能發現這能力的重要。因為做工作狂是相對容易的,而在工作和生活之間遊刃有餘反而是難的。可是你現在連學習狂都是做不到的。你會覺得那樣沒有趣味。可主要的原因是你覺得自己夠聰明,你相信自己的才華。

  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相信自己的才華。可是人所有的成就,都要抵抗懦弱和懶惰的侵蝕。很多事情能不能做好,和天賦無關,只看是否誠心誠意。也就是,心靈的純度。你想要那些亮閃閃的東西,你不能不付出。別敷衍自己,別自欺欺人。

  你是否覺得自己足夠好,所以所有的機會應該主動來找你?那麼我問你,你有沒有為你自己喜歡的東西真的付出些什麼?真正的喜歡,就是你每時每刻都會去做而且不想回報,但你自己還是覺得愉悅。如果你沒有這種感覺,或許你只是在玩票。

  世界上有兩種道理,一種是物的道理,一種是人的道理。我們從小的學習,多偏重在物的道理上,擁有成功相對容易一些。因為那些規律和標準,從不因為人而改變,資本如何運作,市場如何反應,都是八九不離十的東西。你懂得學習,就會擁有。

  人的道理就是你內在的標準:在給蜷在牆角的乞丐錢的時候,你會蹲下來輕輕放下硬幣;你理解為何母親會生氣,而你可以擁抱她寬慰她說服她;你被人算計後你知道如何正當巧妙地討回公正。

  在人的道理上,你學會了平衡,才可能成功。一個成功的商人,可能是一個失敗的父親。在這個領域,沒有絕對的標準,很難說什麼是成功。這才誕生了所謂的“圍城”。追求夢想是好的,但是要做好付出代價的準備。有得有失才是正常的。可是成功的人是否幸福,那就看你的平衡能力是否高超。

  世界上有個叫做“成功俱樂部”的地方,裡面的人都不憤怒。因為成功之前沒有資格憤怒,成功之後沒有理由憤怒。

  所以,你別抱怨了。能夠全力去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本身就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