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生勵志文章

  勵志教育,在古今中外都具有深遠的歷史與文化內涵。國人講志,會提 志當存高遠 志不強者智不達 有志者事竟成 等;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夢想有價

  每一位作家的事業都開始於一個夢想,一個幻想,一個在遠處的地平線上隱現的目標。“我想寫一部小說。”“我想出版詩集。”“我想看到自己的名字以原著者的身份出現在一部電影的螢幕上。”

  我的事業就開始於一個夢想。我想讓別人笑。我想寫喜劇。

  但每一位作家也都必須意識到,每一個目標都有一個價格標籤。通向夢想的道路不是免費的。要研究,要學習,要實踐、實踐、實踐。最便宜的——通常也是最快的——實現任何願望的方法就是付全價——實實在在地做。

  當我決定成為一位喜劇作家的時候,我想去研究這個專業。我想,鮑伯·霍普的舞臺表演素材就可以用作參考。鮑伯·霍普是美國著名喜劇明星,他的喜劇素材不僅有趣,而且是可以用文字表達的、純粹的幽默。因此,我決定用心研究鮑伯·霍普。我將他的電視獨白錄製下來,然後把它打印出來。我認真分析其中笑話的形式、措辭、節奏和笑料的安排等。然後,我把那段獨白放到一邊,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看。

  幾星期後,我從報紙上挑選新的話題,努力用我從霍普的獨白裡學到的技巧寫一些新笑話。雖然我從未見過鮑伯·霍普但是他已經成為了我最好的老師。這個方法果然有效。我開始為一些地方喜劇演員寫指令碼,然後為國家喜劇演員寫,然後再為電視雜耍演員寫。然後,這個方法產生了更好的結果。鮑伯·霍普打電話給我了。

  “我聽說了你寫的作品,想知道你是否願意為我、為奧斯卡金像獎寫一些笑料。你知道,我是今年的頒獎大會主持人,我想看看你有沒有一些適合我表演的笑話。”

  這種事情是我想也不敢去想的,但它還是發生了。我拿起一個便箋簿和一支鋼筆,走到我家的後院裡,寫了幾百個關於當前電影、名人以及其他任何可能運用於奧斯卡的笑料。在寫作的過程中,我自然而然地用上了我在那些年中通過研究鮑伯·霍普的喜劇風格學來的小技巧。

  霍普先生在電視廣播上表演了我的十個笑話,我興奮極了。第二天,他又打電話給我,說:“我喜歡你的素材。它看起來就像你這一生一直在專門為我寫劇本一樣。”

  “我是在專門為你寫劇本,霍普先生,”我說,“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從那以後,我一直在為鮑伯·霍普寫劇本。

  在我的這段人生經歷中,有兩點有價值的地方是人們可以借鑑並從中獲得靈感的:首先,要讓任何夢想變成現實都必須付出代價。夢想是有威力的,但只有當你通過研究、學習和努力而使它們得到鞏固時,夢想才能變成現實。其次,只要你努力去做,你就會達到目的。

  :學會從朋友那裡學習

  中國古人孔子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西方大學也非常重視學術共同體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公開辯論。什麼是真正的朋友?我認為真正的朋友就是能和你深入交流、不斷砥礪、互相學習的人,這樣的朋友正如孔子所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英文friendship一詞也造得很妙:朋友是一條船上的。

  如果說,美國有一半的物質文明,要歸功於發明家愛迪生,那麼,美國有一半的精神文明,就要歸功於思想家愛默生。這當然是誇張。不過思想史家認為,代表美國精神的思想家,確實是從愛默生開始的。美國人寫“作文”,很少有不引用愛默生的。

  據說,愛默生跟朋友見面,總是問這麼一個問題:“自從我們上次見面,你又搞清楚了什麼?”這個簡單的問題,包含了許多學習的大道理。

  第一,學習是困難的。

  搞清楚一個問題,需要時間。愛默生的時代,交通不便,跟朋友見面,假設兩三個月一次。愛默生的問題的假設,就是一個人用兩三個月的時間,最多搞清楚兩三個問題,所以才值得問,而且才可以答。如果一個人每天都能搞清楚一個問題,那麼兩三個月就能搞清楚60到90個問題。這就既不值得問,也沒法回答了。

  第二,學習是必需的。

  學習對人的思想,就像氧氣對人的身體一樣,是必需的。這是愛默生問這個問題的另一個假設:就是一個人用兩三個月的時間,應該搞清楚了一兩個問題。不然,愛默生就問這樣的問題了:“自從我們上次見面,你又發現了哪家好吃的餐館?好玩的KTV?”

  第三,學習是要說出來的。

  說出來,不僅僅是告訴別人你學到了什麼。實際上,說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說,可以幫助我們想得更清楚。管理大師德魯克說:“我通過傾聽學習——傾聽我自己。”當然,寫出來也可以,小說家福克納就說:“我讀到我說了什麼,才知道我想的是什麼。”

  著名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跟我談到他將做一個演講,說:“我自己對我會講些什麼都充滿好奇。”這就是一個例子:講的過程,不是印表機的列印過程,思想已經固定,而更像是書法家的書寫過程,是思想的創作的一部分。

  第四,學習是要討論的。

  學習可以只是說,可以是單方面的,即使聽眾什麼也沒有說,你也同樣學到了東西。但是,比起單方面的說,討論往往是更有效的學習過程。這也是愛默生的問題包含的假設:我要跟你討論討論。

  第五,學習有兩種。

  一種是自己去搞清楚,從自己的經驗、觀察中學習。另一種就是向別人學習,學習別人已經搞清楚或者正在搞清楚的東西。這兩種學習,都很重要。

  第六,朋友是用來學習的。

  這個道理,比愛默生早N多年,中國的孔子就已經搞懂了。在《論語》一開頭,孔子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一句是自己搞清楚,高興。第二句就是朋友來了,可以一起學習,一起搞清楚,更高興。

  我們很不幸,沒有愛默生當朋友,怎麼辦?有兩個解決方案。

  方案一,自己做自己的愛默生,不時問問自己:“我又學到了什麼?”一日三省吾身可能要求太高,三十日一省吾身,如何?

  方案二,從現在的朋友中,不管是點頭之交、君子之交,還是酒肉之交、KTV之交,尋找愛默生。接頭暗號是,你首先問她或者他一句:“最近,你又學到了什麼?”

  如果你看到的是詫異的眼神,那麼請你打個哈哈,接著做點頭之交、君子之交、酒肉之交、KTV之交。也可能,她或者他的眼神在一瞬間的詫異後變得欣喜,然後緊緊握住你的手,激動地說:“愛默生,我可找到你了!”

  那麼,恭喜你,你也找到愛默生了!

  :有夢想才有希望,有夢想才有未來

  幼年時的夢想是:長大了當一名教師——有很多學生,教他們寫字、教他們畫畫;

  童年時的夢想是:長大了當一名世界導遊——專門給國家領導人講解世界各國風光、風土人情;

  少年時的夢想是:長大了當一名外交官——讓全國、全世界的人們認識自己;

  高中時的夢想是:能考上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能到北京去參加工作!以後生活在北京,可以在閒暇時去北京大劇院看看話劇、欣賞音樂會、聽聽相聲表演,感受藝術薰陶!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夢想也在不斷髮生變化。

  ……

  夢想,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

  夢想是美麗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我們長久以來的信仰。

  夢想是陽光的,它使人們由浮躁走向踏實,由彷徨走向堅定,並走向成功。

  夢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動力之源;高遠的夢想可以激發一個人生命中所有的潛能。

  夢想是從不言棄、努力拼搏的精神支柱,是堅持心中永不服輸的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

  夢想是生命的一雙無形的翅膀,惟有夢想的力量才能激勵和激發我們的生命,擺脫平庸和低俗,克服人性的弱點,走向優秀和傑出。

  上帝沒有給我們翅膀,卻給了我們一顆會飛的心,一個會夢想的大腦。於是讓我們大家都擁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人生因夢想而高飛,人性因夢想而偉大。從小給自己一個夢想,一個人生的遠大的目標,從而讓夢想帶著自己在人生遼闊的天空自由地飛翔。

  有夢想的人是幸福的,有夢想的人生是充滿希望的。願每一個孩子在他們的童年、少年、成年都能夠擁有自己的夢想,無論這個夢想是什麼,這個夢想有多大,這個夢想是否能實現。因為有夢想才有希望,有夢想才有未來!

  祝福所有的朋友都能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