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勵志文章

  高三的學生壓力,需要適當的勵志,增強他們的信心,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人生只能由自己來負責

  現在是小年夜,向窗外望去,教學樓裡四五層燈火輝煌,那是高三學生還在補課。真的,最苦的人可能還是高三學子,幾乎可以說全國上下,從城市到鄉村,面臨高考的學子都還在補課,儘管內心並不是百分之百地願意。不僅如此,最後雖然放上幾天寒假,可那寒假作業一定也是“目不忍視”。誰叫你高三呢?

  高三就意味著吃苦

  我知道,拿出這個觀點莫過於說了一句廢話,可有的同學偏偏就認識不到。不是嗎?前天晚上***2月6日,臘月二十二***,山東那邊很多學校的高一高二學生才剛剛開始期末考試***我以前的學生通過QQ告訴我的***,我巡視了一下高三教學樓。結果呢?看雜書雜報的,聽玩MP3MP4的,玩手機的,下位的或者進進出出的,說話的,照鏡子的,玩手的,當然還有睡覺的,如此等等幾乎是應有盡有,這能叫吃苦嗎?我也知道這只是極少數同學,但高三這麼緊張,哪有時間和機會開小差呢?不要忘記,高考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現狀並沒改變,社會競爭和就業壓力依然空前地大;不要忘記,今天不吃苦,明天將會加倍補償的,有可能會更苦!

  高三是人生的重要節點

  從今天算起,離高考僅剩下119天!“三十八年過去”不過是“彈指一揮間”,119天又算得了什麼呢?但又畢竟是高三!很多過來人都說,沒經過高三沒經過高考的人生是一種殘缺。我從來都信服這一點,因為我也認為高三說到底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品質,高三還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她能讓你歷練一種精神品質,她很大程度上能決定你一生的人生走向,她還可因此決定你未來的人生質量。高三時一個重要的終點,同時又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起點。回首過去,一個個鮮活的例子無不證明著這一立論的正確性,作為自己的人生,有且只能由自己來負總責。

  高三其實是一種責任

  如果明白了上述道理,如果你沒忘記學生的天職是學習,如果你沒忘記學習的目的,那麼你就會很自覺地接受“高三其實是一種責任”的觀點。

  我常常這樣講,我們同學讀書不要講太多的大道理,首先要明白在於“主觀為自己,客觀為黨為國為人民”,雖然境界低了點但很實在,不是也有很多同學常常在說“我要是沒學好沒考上心儀的大學就會對不住家長對不住老師對不住學校”嗎?這就是責任。帶著責任學習,就會更主動更有效率一些。

  眼下,我們高三的同學只要明白了這一點,不僅責任心會增強,自信心、恆心等都會隨之增強,然後,慢慢地就會達到“享受高三”的境界。

  高三是人生的必經階段,用心經歷高三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所以,要堅定“我的高三我做主,我的高三我奮鬥”的信念——奮鬥的人生最美麗!

  高三,苦、累但快樂著。

  :攜手並肩迎高考

  尊敬的家長:

  您好!非常感謝您在半年年對學校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高三期末考試已經結束。現將考試成績發放給您們,請您們利用寒假時間和孩子一起共同研究,分析總結,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後期備考計劃。

  高考倒計時拉開了高考衝刺的序幕。寧苦一陣子,不苦一輩子!這120天,是奮鬥的120天,是充滿希望創造奇蹟的120天,是我們的學生改變自己人生命運的120天,也是我們家庭學校搞好配合關鍵的120天。

  我們真誠地希望您在這高考備戰的最後關鍵時刻,能一如既往地理解學校,積極配合學校,幫助孩子堅定信念,調整孩子的心理,更多地關注他們,尊重他們,信任他們,激勵他們!在孩子迎考的日日夜夜裡,讓我們攜手並肩,共同為孩子打造美好的未來!

  最後恭祝大家虎年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六月,讓我們一同歡呼!

  :一百天可以創造奇蹟

  2008年一起補習的同學給我發來簡訊,說真羨慕你,運氣那麼好,能在那麼美麗的校園裡度過青春中最美的四年時光。我卻要繼續坐在補習班教室裡為未知的命運打拼,暗無天日,真可怕。

  我一直覺得自己缺乏勇氣去回憶那段苦讀的歲月,那太過慘烈與殘酷。可看到這條簡訊的時候,那些定格在記憶裡的日子就那麼清晰地浮現在眼前,恍若昨天。忽然間意識到,它們已經深深地鐫刻在生命的里程碑上,任時間洪流的沖刷,無法磨滅。

  化繭成蝶

  補習,沒有做好準備的選擇

  2008年8月的中旬,當考場上的勝者欣喜地為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做著最後的準備時,我卻要拖著行李帶著借來的課本來到一所普通中學的補習班報到。第一年高考三本的分數讓我去不了任何一所理想的大學。所有人都說,再來一年吧,你的能力不是這樣的,你最少能上個二本,誰誰誰補習一年提高了多少多少呢。爸媽說,要求不高,一個很普通的二本就行。我甚至沒有認真地考慮過我為什麼要上高四,高四這年又會碰到什麼樣的困難。只是單純愚蠢天真地認為,只要上了高四,我就肯定能像別人所說的一樣,在明年的六月,獲取那個豐碩的果實。

  就這樣,我進入了這所離家近的普通中學的補習班。頂在頭上重點中學的光環還熠熠生輝,班主任讓我擔任班裡的學習委員,一種愚蠢的“優越感”油然而生,不斷地在同學們好奇的眼光中吹噓“原來我們學校怎麼樣怎麼樣”。當別人都已經為自己的目標起跑加速時,我還沉溺於過往沾沾自喜,啃著老本,抗拒老師們新的教學方式,拒絕新的知識灌輸。以前不會的,碰上就安慰自己,高考不會考,亦不會主動地尋求老師幫助。小說照樣捧,週末回家遊戲仍然打得起勁,課堂上雜誌看得津津有味。於是,遠遠地被別人拋在後頭。

  一次又一次的考試,可憐的分數靠後的排名讓自己失去信心,同學對我好奇早已喪盡,我的“優越感”無跡可尋。大家真正關心的,是自己離高考的要求,是不是已經越來越接近。

  覺醒,戰鬥打響

  真正讓自己覺悟的,是2009年大年初六的那天晚上,下半學期正式開學,班主任發了上期末的文綜卷子,我拿了169,同桌拿了224,全班81人有16人不上170分,我這個學習委員就是其中之一。臉上就像燃燒旺盛的炭,火紅火紅的。

  我忽然無比地害怕,我問自己,自己來這而的一年,到底是為了什麼?很簡單,上大學,上一個好的大學。上好大學需要什麼?很現實,高分。至於自己為什麼要上大學上一個好大學,那是以後再考慮的事情。

  那天晚上足足寫了六頁的日記,有懺悔,更多的是自己怎麼樣做才能離高考的要求更近一些。浮躁的心終於平靜下來。那晚就像一根分割線,如果說之前那個是渾渾噩噩混日子的我,那麼那晚之後的我,已經知道該如何在剩下的100多天裡,儘自己最大努力快速地向目標靠近。即使知道自己落後的,已經太多太多。但如果不往前追,那就只能在原地哀怨,看別人越跑越遠。往前跑,距離就會越來越小,這個時候,和別人比,已經沒有任何意義,超越自己,才是真正的王道。我一定要在最後的時間裡,做最大的彌補。真正意義上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腦子有了破釜沉舟的決絕,於是生活裡除了高考還是高考。我把所有無關於高考的東西統統剔除在生活之外,小說雜誌裝了一大箱子運回了家,手機也暫停使用,玩這個詞暫時取消。沒有什麼為什麼,是自己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對它負責,而這個選擇恰恰與玩無關。把還是空白的參考書資料試卷壘在桌面上,告訴自己欠下的還有那麼多。

  剩下的時間,我把日子梳理得很整齊,每天早起,帶著熱水瓶早餐迎著地平線上躍升的第一縷陽光匆匆趕到教室。邊吃早餐邊定下當天的學習計劃,規定自己當天的學習計劃必須得完成,不然不允許睡覺,曾經就有過挑燈奮戰到凌晨兩點半的歷史。制定出不同科目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時間,語文底子比較好,自己就充分利用好課堂上的時間,針對比較薄弱的文言文閱讀,就在平時大量記憶常用的實詞和虛詞,兩個月後,14分滿分的文言文拿10分以上已經沒有問題。每天把15個生字新詞抄在一張小紙條上,排隊打飯的時候就從口袋摸出小條子背。數學是弱項,買了一本“天利38套”的模擬試卷實行“題海戰術”,分塊去練習各個題型和知識點。對個人而言這個方法還是十分奏效的,在做題的過程中記憶了大量的公式和解題方法技巧。遇到不會的,問老師問同學,逮著誰問誰,再簡單的也問,完全一副“人不要皮天下無敵”的架勢,最大的收穫,就是自己不再從心底畏懼數學,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決問題,慢慢的,卷面上的空白越來越少。英語靠積累,一個星期規定自己要做3套英語試卷。做完後把錯誤的改正,利用課間大聲朗讀背誦,做題的語感就慢慢有了。地理就分割槽域記憶,地圖不熟悉就一遍一遍地畫,自己標上重要的經度緯度。歷史按時間線索背誦,課本一遍一遍地看,慢慢填充知識網路。政治就拿著熱點問題運用原理分析……

  每天晚上12點之前從不睡覺,大口大口地喝苦丁茶防止瞌睡,每天早晨睡眼惺忪艱難地從床上爬起的時候總會對自己說:沒事,上了大學再把覺給補回來。最奢侈的放鬆,是心煩氣躁的時候,耳朵裡塞著耳機聽汪峰的《怒放的生命》,那個滄桑男人的聲嘶力竭的聲音縈繞在靜謐的空間裡,雄渾有力。一筆一劃地臨摹字帖,細細品味每一句歌詞。十五分鐘,心情平復,一股力量便會重新在血液裡沸騰。

  這條路並不好走,在過了一個月我數學測試還是拿46分的晚上,我逃課到操場全速跑了很多圈,最後沒有力氣就坐在旁邊的看臺上掉眼淚,我甚至開始思考這到底值不值,我是不是在做無用功,要不乾脆放棄算了。可我最終沒有,因為被打敗和放棄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被強者打敗,輸的是能力,自己得服,自己輸掉的只不過是一場考試。放棄?不能,我不允許自己像個懦夫。要真放棄的話,自己輸掉的不僅僅是高考,還有日後面對遙遠征途的勇氣。擦乾眼淚洗了把臉回到教室,把那個“46”從考卷上剪了下來貼在桌面上,旁邊配了一行大字:知恥而後勇!

  我想這些日子是厚重的,不然它們怎麼會在我記憶裡留下那麼深刻的痕跡,我甚至還記得每一個微小的細節。被白熾燈照耀得發白的臉,大堆大堆散發著墨香的試卷,紅藍筆跡密密麻麻交替的參考書,被翻爛的筆記本,大拇指上被筆磨出的繭子,夜晚寢室床上散發出的微光,書寫了青春中筆墨濃重的一頁,回憶起來的時候真實而溫暖。它讓一個稚嫩的孩子知道自己對未來沉甸甸的責任,賜予她在荊棘遍佈的路上執著前進的勇氣,那是孤注一擲的信仰。

  終於,我開始聞到果實的芬芳

  四月,春天的痕跡隨處可見。埋頭做題仰起痠痛的脖子,看窗外樹上草坪上冒出的嫩芽,滿心歡喜。希望彷彿縈繞在自己周圍,充斥在整個空間。微笑地告訴自己,堅持,不遠了。

  第一次市區統考,超出二本模擬分數線7分,和別人差的很遠,但自己卻很高興,它起碼讓我知道,這段時間的付出,真的沒有白費。

  第二次市區統考,差一本模擬分數線18分。這時離高考還有28天。

  桌上的練習空白越來越少,用掉的稿紙簽字筆芯越來越多,老師告訴我,只要一切正常,二本絕對沒有問題。我欣喜,在這場投入得如此深沉的戰爭中,我終於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六月的當口,我是奇蹟

  時間就像一位高傲的騎士,任白駒過隙,不為任何人停留,一百多天的時間轉瞬即逝。終於到了六月的那個當口,5號的那天下午,收拾東西準備封鎖考場。我慢慢地把自己用過的稿紙一張一張疊好,厚厚一打。寫完的考卷上盡是密密麻麻的紅色訂正筆記,認真且詳細。摞起來有一張桌子高的書本和參考書,我把它們整齊地碼進箱子裡,嚴肅而莊重。把自己的課桌擦得乾乾淨淨,它陪我走過了高四最後奮鬥的日子,見證了為夢想新增的每一塊磚瓦。我擦掉留在黑板上的倒計時,陽光透過玻璃照射在教室,看到漫天飛舞的粉塵。鎖上教室的門口,輕輕把這個承載我希望的地方,放進心底柔軟的角落。

  7號早上,班主任笑著和每個人擊掌祝福,把大家送進考場。我坐到自己位置上,擺好准考證和文具,深呼吸,在心裡默默告訴自己,你行的。

  兩天很快過去,考完英語的下午,有著燦爛的陽光和比陽光更加燦爛的笑臉。很多人都問考得怎麼樣,我不知道該怎麼樣回答。我只知道,我盡力了。我拼盡每一絲力氣在這場戰爭中與敵人廝殺,投入且認真。至於怎麼樣的結局,那得老天說了算。

  很多高一高二的學妹學弟去到高三的寢室買各種參考書資料,不少人趁機發了筆小財。我沒有賣,一箱箱地扛上車搬回家放好。它們封存了一段從迷茫到清醒的歲月,讓我學會了如何自己去掌控命運的方向,我珍愛它們。

  考完以後無論誰勸說我都沒有對答案,固執地認為那既然已經是個確定的、無力改變的結局,自己又何必徒增煩惱。捫心自問,其實是自己害怕,怕自己的付出換回一個不等價的回報,怕自己的覺悟來得太晚已經沒有翻盤的勝局。甚至不敢去關注關於高考的每一個資訊,這才知道,自己在乎結果,瘋狂地在乎。

  22號晚上6點出成績,手顫顫巍巍地編寫簡訊。不是漏了這個數字就是漏了那個字母,連續發了六次才把簡訊編寫正確。簡訊終於回覆過來:語文127數學92文綜197英語115,民族加分7分,總分538。淚水霎時間盈滿眼眶,這個分數,比自己預想的高了很多。7點半出分數線,廣西文科一本分數線523,我高出一本線15分!我再也憋不住,放聲大哭。

  也許這個分數對於其他人並不算什麼,可它在我手裡就是那麼真真切切的珍貴。我也在問自己,如果醒悟得更早一些,那麼分數會不會更高一些。可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如果,我只能慶幸自己還能在覺悟的時候,拿出逼上梁山的氣魄,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