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勵志文章精選欣賞

  勵志教育,是應用教育心理學和教育激勵學理論,激發和喚醒學生內在的人生追求,使學生獲得生命自覺,讓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用自己的意志戰勝挫折,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做一棵只管成長的樹

  文/周禮

  他出生於遼寧瀋陽,從小就喜歡音樂,並且在這方面很有天賦。9歲那年,為了讓他的愛好有所發展,父親放棄了自己熱愛的工作,陪他來到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儘管他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但他非常懂事,也非常刻苦,除了學習文化課外,他每天都堅持練琴八小時以上。一段時間下來,他已能熟練地彈奏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和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而這兩首曲子的難度都相當高。

  正當他沉浸在進步的喜悅中時,一天晚上,居委會的大媽氣沖沖地敲開了他家的門。為了表達鄰居們的憤慨,那位大媽毫不客氣地對他說:“你不要再彈琴了,你的琴聲實在嚇人,吵得大家都無法休息。你以為你是誰呀!貝多芬,克萊德曼?趁早收起那份心吧,學琴的人多的是,你看有幾個人能真正出名呢?”

  不僅如此,在學校裡,許多同學都看不起他,嘲笑他是東北的土包子,嘲笑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更令他難受的是,一位鋼琴老師也潑他的冷水說:“你還是趕緊回瀋陽去吧,以你這樣的資質,再過一百年,也不可能成為一位鋼琴家!”他心灰意冷地回到租住的筒子樓裡,哭著對父親說:“我討厭北京,討厭鋼琴,討厭這裡的一切,咱們回老家去吧,我再也不學琴了。”

  父親聽後,沒有像往常那樣安慰他,而是將他帶到公園的一片樹林前,父親指著其中的一棵樹說:“孩子,之前,曾有不少路人對它指指點點,有人說,這棵樹平淡無奇,沒有什麼觀賞價值;有人說,這棵樹不久就會枯死,根本不會有長大的機會;有人說,從來沒見過這麼醜陋的樹,簡直是影響市容;也有人說,乾脆把這棵樹挖走,重新再栽一棵,免得它礙眼。對於人們的評頭論足,這棵樹一直保持著沉默,它只管自顧自地生長著,每天照樣吸收陽光雨露,照樣從土壤裡吸取營養。你看現在,它長得枝繁葉茂,鬱鬱蔥蔥,還開出了奇香無比的花。”

  父親頓了頓,接著說:“孩子,做人就應該像樹那樣,不要在乎別人說什麼,也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你只管自己生長,當有一天你芬芳馥郁時,別人自然就理解你了。”聽了父親的話說,他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從那以後,他一心一意地練習鋼琴,不管別人怎樣打擊他、諷刺他,他始終緊持自己心中的夢想,數十年如一日。八年後,誰也沒有想到,當初這棵毫不起眼的小樹苗,長成了一棵參天巨樹,年僅17歲就享譽全球,萬眾矚目。

  他就是被譽為“當今世界最年輕的鋼琴大師”“一部鋼琴的發電機”“中國的莫扎特”的著名鋼琴家郎朗,他創造了無數個世界第一,曾先後參加過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開幕式,2008年諾貝爾頒獎音樂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式等,還曾在美國白宮舉辦過專場獨奏會,被奧巴馬稱讚為“世界和平的使者”。如今,郎朗已成為中國的一張名片,成為世界音樂的一張名片。

  郎朗之所以能取得這樣卓越的成就,可以說那棵樹幫了他很大的忙。做一棵只管成長的樹,這既是一種胸懷,也是一種智慧。

  :即使是一個人,也要堅持

  最近一週想了很多,關於未來,關於前途……

  今年已經是大二下了,20多歲的人了,轉眼就是大三、大四,然後就被逼進社會了……

  以前,總是覺得只要在學校好好學習,多獲得幾個證書,不管是職業資格證還是獎勵證書,只要好好表現,工作什麼的都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可是,突然間卻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暑假曾想去找兼職別人根本不理,可是班上很多同學都去過大銀行實習,原因很簡單他們有背景、有關係。甚至他們以後連工作都不用操心,只需要爸爸打一個電話就搞定。好一個拼爹的時代……

  可是我呢,我要怎麼辦呢?這個從農村來的,既沒有211、985的名校身份,又沒一點靠山的姑娘,我要怎樣開闢屬於我的天地呢?

  爸爸總是說,你要努力呀,銀行真不是那麼好進的,況且就算進了也只是最基礎的工作,也不會有多大的升值潛力。以前,總是很不以為然,認為你一個農夫能知道多少,以為自己認真學好專業知識,一定會有前途的。可是再回首這已經過去的大學兩年,我又真正掌握了多少專業知識了?既沒有真正理解各種知識,又沒有在實踐中加強,我真正學到了些什麼,又或許我真的什麼都沒學到。那些個一等獎學金證書,國家獎學金證書真的就能證明我是個優秀的人嗎?可是如果你優秀,你又會些什麼呢?其實,你真的什麼都不會!

  以前遇到困難從來不願意跟爸爸講,可是突然覺得他說的都很對,以至於我沒有偏離航道太遠,跟他講我現在的困惑,可是爸爸說,你已經長大了,你的問題我已無力幫你解決。突然間覺得好心酸,好心酸……

  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很獨立的人,可以一個人去吃飯,去上課,甚至去購物,去旅行……可是人有時候總想身邊能有一個真正瞭解自己的朋友,能共談生活,談理想,談未來……

  可是這麼久一直沒遇到,一直依舊是一個人孤獨的行進著。

  和室友的關係一直挺好,儘管可能生活習慣上會有不一樣,可是大家都還算彼此尊重。可是,我卻漸漸地發現與她們沒有了交集,我不想我的生活也是天天上上課,按時完成老師要求的作業,剩下的時間用來睡覺,玩遊戲,聊QQ,逛街,看電影。,談明星,聊八卦……這樣的生活未免也太過安逸,有時候在想大學真的就是用來荒廢的嗎?就是讓你在苦讀了10多年後,在面對這個世俗、醜惡的社會前,在心底留下一份還算是美好的回憶嗎?這樣未免也太過殘忍了吧!她們是我在大學裡相處時間最長,也是最瞭解彼此的人,可是如果只是酒肉朋友,算得上真正的朋友嗎?漸漸我已不想說太多,有事擱在心裡自己解決就好了。

  於是,我徹徹底底的成了一個人,形單影隻地思考著人生,思考著未來……我慶幸,我似乎先了她們一步醒悟,可是這份醒悟帶給我的確實無盡的困惑和焦慮,我只是無力地問天,我的出路在哪裡……

  總是很喜歡一個人靜靜走在路上的感覺,什麼也不用擔心,什麼也不用想,靜靜地感受這份美好;喜歡沒有目的地的行程,只是靜靜地靠著窗子,望著窗外發生的一切,有時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場景在內心感動好久;喜歡靜靜地望著湖水,或者聽者嘩嘩的流水聲……

  這一切都是這麼的美好,可是,這份美好能持續多久呢?如果我現在不好好地規劃,去努力,而而是繼續無盡的享受和揮霍青春,我只怕現今的美好都成為日後懺悔的根據。

  其實,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都是憑藉真才實學走出去的,而他們都至少會有一樣特別優秀,而我卻屬於各項都是很一般的人,所以我希望我也能擁有一個強項,一個無可替代的優勢,而我目前能想到的就是把我的金融專業知識學好,然後把英語,尤其是專業英語培養成我的優勢,這也算是這麼多天苦思冥想得到的初步收穫吧!

  我相信,我醒悟的不晚,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的。未來的路不好走,可是,即使是一個人,也要堅持!

  :不可放棄的努力

  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人生有很多東西是可以放棄的,但萬萬不可輕言放棄的是:努力。

  恰如鯪魚和鰷魚的例子說明了這一點,實驗者用玻璃板把一個水池隔成兩半,把一條鯪魚和一條鰷魚分別放在玻璃隔板的兩側。開始時。鯪魚要吃鰷魚,飛快地向鰷魚游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隔板上,遊不過去。過了一會兒工夫,鯪魚放棄了努力,不再向鰷魚那邊游去。更有趣的是,當實驗者將玻璃板抽出來之後,鯪魚也不再嘗試去吃鰷魚!鯪魚失去了吃掉鰷魚的信心,放棄了已經可以達到目的的努力。

  其實,作為萬物之靈的人,有時也犯鯪魚那樣的錯誤。許許多多的醫生、教練員和運動員斷言:要人在4分鐘內跑完1英里的路程,那是絕不可能的。然而,有一個人首先開創了4分鐘跑完1英里的紀錄,證明了他們的斷言錯了。這個人就是羅傑·班尼斯特。數十年前被認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為什麼變成了可能的事情?是因為有人沒有放棄努力。

  好多障礙並不是存在外界,而是存在於我們的心裡。

  幾乎每個勝利者,都曾經是個失敗者。勝利者與失敗者的重要區別是:勝利者屢敗屢戰,絕不輕易放棄努力;失敗者屢戰屢敗,可惜地放棄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