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技巧

  高考作文和中考作文最大的差異性就在於思想的深度上。對世事的深刻感悟、獨到認知及基本成熟的思索邏輯是高中生最應該在高考作文中予以充分展示的,而高考作文的閱卷者從本質上也是在力圖用分值評價學生的思想表達能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一、“三段思維”模式確定高考作文的“思想結構”

  “三段思維”模式是解決高考作文“思想結構”的有效方法。它的特點就是指向簡捷,思維階段明晰,回扣主題鮮明。可用如下公式來進行概括:①表達一種什麼觀點或情感+②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情感+③強調自己的觀點或情感。

  “表達一種什麼觀點或情感”是指觀點只能設定一個,不能出現並列觀點或副觀點,確立自己觀點和情感基調時儘量要有絕對的堅定感,1000字的文章玩不好辯證。經常見到同學在文章中玩辯證,把自己拼死捍衛的觀點輕易玩死。

  “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情感”主要是指你的“思想結構”的邏輯層次和展現方法。以議論文為例,這部分需要你去確定用何種論證方法、舉幾個論據、段落安排等,這些東西確定好了,作文的基本架構也就確立了。

  “強調自己的觀點或情感”是指的對觀點或情感的首尾呼應和過程呼應,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點題”。很多同學都錯誤地認為“呼應”只出現在首段和尾段,其實就考場作文而言,我們需要更強烈的過程呼應意識,時時在提醒我們那些疲憊煩躁的閱卷老師——“我沒有跑題!”,要知道,平均幾十秒批閱一篇作文的閱卷速度會經常出現“秒殺”狀況的。

  舉一個淺顯的議論文寫作的例子,來展示一下運用“三段思維”而形成的作文思想結構提綱:

  1、要表達一種什麼觀點?——嫉妒也可成為成長的正能量

  2、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主要用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法,列舉三正一反的典型事例,兼具中外古今。共設定9個段落總數,開頭結尾各用2段,主體部分5段

  3、強調自己的觀點——開頭開門見山,提出論點;主體部分利用段首句形成段落排比強調呼應中心;結尾用名言收尾,呼應強化論點。

  這樣一個基本題綱出來,剩下的就是檢驗你的基本語言表達能力和素材積累了。

  二、善於運用“行文結構標籤”

  “行文結構標籤”實際上就是在考場寫作時,利用段落、語句、詞語來形成具有視覺感的“結構標點”。

  1、段落結構標籤

  一篇文章中段落的數量外顯著作者思維的層次,也是呈現卷面美感度的重要元素。

  我們在作文閱卷過程中,常常會見到許多段落過少和段落字數比例失衡的作文,這樣的作文一般得分都很低。段落過少,表明思維簡單沒有層次,某個段落過於臃腫,證明思維出現了障礙,就是怎麼也說不清。還有全文段落為偶數的文章也會影響到分數,因為偶數段落的文章卷面不美觀。

  1000字的高考作文的段落設定應該注重這麼幾點要素,首先,段落數量為7、9或11個為好,能充分展示思維的層次,均衡美觀。大家可以參閱一下歷年的優秀作文,基本都是這個段落數字。其次,堅決不要讓段落數目為偶數,這樣全文的文字鋪排才有一個平衡點,卷面平衡美觀。第三,開頭和結尾最好是雙段式設計,且最好不超過80個字,切不可“穿靴戴帽”。閱卷老師已經對諸如“我愛梅花的……,也愛菊花的……,但我更愛那牆角的薔薇”這類的開頭產生生理上的逆反了。第四、絕對不能突兀出一個龐大的超級段落。這隻能是在提醒閱卷者你的思維出現問題了。

  2、語句結構標籤

  利用適當的修辭手法使語句成為行文結構的標籤也是結構設定的有效手段。把語句轉化為作文結構工具主要由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對段首句和段尾句的關聯使用,比如我們可以把文章主體部分各段的段首句設定為排比、遞進、設問的修辭關係,形成各段落之間的段落排比、段落遞進和段落問答,使各段落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環環相扣,相互關聯,一氣呵成,使整篇文章結構緊湊,渾然一體。

  二是首尾部分語句形成呼應關係。

  三是對“警語”和“情語”的錘鍊。論述性文章要有“警語”,文學類文章要有“情語”,“警語”要點睛,“情語”要動心,要讓他們佔據整個結構的制高點。

  總之,熟練使用語句結構標籤,會將作文的整體結構鮮明的凸顯給閱卷老師,也是平時結構意識不強的同學很好的練習方式。

  3、詞語結構標籤

  當作文題目中出現核心且凝鍊的詞語時,我們不妨好好地將其利用到我們的結構構想之中去。將其拆解、組合、深析、昇華、拓展,也可直接組成排比句上升到段首或段尾形成語句結構標籤。

  “行文結構標籤”是可以通過日常訓練達到使用自如的。我在平時指導學生作文的時候經常會用一種訓練方法,就是選定一個核心詞語,讓學生造四個有邏輯關聯的排比句,這樣及訓練了學生的立意層次,也訓練了他們的結構設計能力。建議同學們從現在開始每天練習一組,肯定會對提高寫作能力大有裨益。

  三、有效的“結構補救”是高考考場作文轉危為安的一種重要技能

  在高考考場上,巨大的心理生理壓力和作文的諸多不確定因素極有可能造成考生的重大失誤。和其他題目相比,作文若出現失誤幾乎是災難性的,現場補救起來也是難度最大的。

  首先,要從心理上降低期望值。心理平復是實現補救的最重要的前提,沒有一個顯示冷靜的心態是無法靜心思考的,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暗示,即“結構補救”是個技術層面的東西。千萬不要匆忙刪改和增寫。未思考成熟時,就貿然動筆會越改越亂,不可收拾。

  其次,快速進行立意判別,一旦發覺立意成立,迅速進入結構審視。論述類文章用核心詞語造句法刪改段首句或段尾句,採用最直接的段落排比結構方式;文學類文章抓住核心情感,梳理填補情感變化過程。

  第三,看收尾關聯,重點改結尾。

  第四,論述類文章錘鍊“警語”,在尾段新增;文學類文章增加“情語”頻次,主要在段首或段尾新增。

  “結構補救”實是無奈應急之舉,考生還是應在平時訓練中形成考場作文思考行文常規習慣,才能保證拿到最基本的高考作文穩妥分數。